4月22日,俄乌冲突的1154天。在过去的19到21日这三天时间里,也就是复活节期间,俄乌双方经历了30小时的临时停火。这一短暂休战期,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双方军事行动与外交角力不断,为后续战局发展埋下诸多伏笔,其中有三点值得关注。

第一点,俄军停火意为占据更多主动权。4月19日,俄军下令在复活节到来之际实施30小时临时停火 。俄罗斯此举,一方面是基于宗教节日背景,展现人道主义姿态;另一方面意在试探乌克兰和谈诚意,在谈判陷入僵局背景下,表明仍希望通过对话实现停火。
乌克兰方面则表示,30小时停火不足以建立真正信任,若俄罗斯响应美国提出的“全面无条件停火30天”提议,乌方将对等回应。泽连斯基后续还呼吁将停火延长至30天,这种外交上的来回博弈,凸显双方在停火问题上各有考量,都试图在姿态上占据主动。

第二点,停火期俄乌军事行动并未完全停止。在停火令生效前夕,俄军行动频繁。炸掉奥斯科尔水库上伊久姆市至库比扬斯克市的公路桥,切断乌军补给线路;在伊久姆正东方向发动猛攻,拿下新米哈伊诺夫卡村。
该据点位置关键,处于伊久姆市正东、里曼市正北、库比扬斯克正南,使得乌军统帅部难以判断俄军后续主攻方向,陷入战略迷局。
此外,俄军虽主攻波克罗夫斯克市,但在其他上千公里战线摆出全线进攻架势,以小规模持续攻击蚕食乌军有生力量,偶尔突袭,像玩“打地鼠”游戏般考验乌军应变能力。
乌军扩大在俄本土阵地的行动也未停止。尽管基辅认可30小时停火协议,在库尔斯克地区,乌军残部利用边境林区和水系与俄军进行察打无人机对攻战;在别尔哥罗德地区,以亚速旅为首的乌国民警卫部队发动两次小规模地面突击。
不过,一支突击部队遇雷区损失惨重,另一支被俄军炮火击溃,乌军未能扩大在别尔哥罗德地区的阵地面积。俄方指责基辅无法控制前线激进的亚速旅武装,试图动摇乌克兰军心。

第三点,在面对俄军猛烈攻势的同时,乌军也在积极防线调整。由于康斯坦丁诺夫卡城南突出部压力巨大,乌陆军德拉帕蒂将军抽调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的第93机械化旅,增援在康斯坦丁诺夫卡城南防守的第109及第111国土防御旅。
这种兵力调动是为利用停火机会调整防线,有军事专家推测乌军可能在康斯坦丁诺夫卡城南水库附近打造新防线,借助水系阻击俄军,但此举可能削弱波克罗夫斯克西南部防线,使战场态势向利于俄军方向发展 。
30小时停火在4月21日已经正式到期,双方互相指责对方破坏停火协议,俄方明确无延期计划。随着停火结束,俄军继续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对乌克兰东部前线各阵地发动进攻,造成乌方人员和武器装备损失;乌方也表示过去一天前线地区共发生96次战斗,双方战火重燃。

此次短暂停火未能改变俄乌冲突持久性消耗战的特性。乌军对攻入俄本土的执着,反映出基辅对防线崩溃的焦虑;而亚速旅突击受挫表明,缺乏体系支撑的战术冒险难以撼动俄军边境防御。未来,俄乌冲突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双方军事行动、外交谈判以及外部势力介入等因素都将深刻影响战局发展,国际社会也在持续关注这一地区热点,期待和平解决方案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