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卿是四川人,也就是吃麻椒长大的南方人,但毛泽东第一次关注到罗瑞卿的时候,还以为他是一名北方汉子呢,这都要从罗瑞卿的身高说起,大家对南方人的印象普遍是骨架比较小,身材也较为纤细,所以身高也相对来说是矮一些的,但罗瑞卿不一样,他的身材很魁梧。
毛泽东见到罗瑞卿便问:“你是北方人吧?”
罗瑞卿回答:“不是,我是四川人。”
对于罗瑞卿的回答,毛泽东很惊讶,因为他也见过一些在川湘地区长大的战友,他们的身形整体来说,还是比较矮一些的,主席对罗瑞卿说:“川湘子弟的身高都不是很高大,可你我都是长个子呢!”
因为身高很高,罗瑞卿也从此有了个新的称呼——罗长子,在之后的岁月里,他便成为了在危险时刻为毛泽东遮挡危机的那个“顶天”的人。
全国解放了,解放后大家的工作是需要重新安排的,于是毛主席把正在前线的罗荣桓给叫了过来,他打算跟罗荣桓商讨一下关于他解放后的工作。
毛主席见到罗荣桓后直接开门见山跟他说:“我这边准备提议你来出任公安部长。”
罗荣桓想都没有想就拒绝了毛主席,他给出的拒绝理由很充分,他说:“不行,我不是很适合这个岗位,还是罗瑞卿比较合适。”
毛主席想了想,也是,因为罗瑞卿在长征的时候是当过红一方面军的保卫局长,再怎么说,他也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另外就是罗荣桓的身体不怎么好,公安部部长的工作任务整体来说任务量大,而且充满着危险,罗瑞卿确实更适合些。
1949年的一天,周恩来把罗瑞卿叫了过来,想跟他讨论一下任职的事情,但是没想到,罗瑞卿也给拒绝了,他是想继续打仗的,所以就拒绝了周恩来,并跟周恩来推荐了李克农。
周恩来对罗瑞卿说:“中央已经定了这个事情了,今天晚上的时候,毛主席要见你。”
周恩来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罗瑞卿已经是定下的人员了,即便他有很多理由,这个公安部长的职位依旧是要给他的。
毛主席知道罗瑞卿的志向是在战场上,但是国家马上要建立新政权,如果大家都去打仗了这些工作谁来负责呢?所以他只能是劝慰罗瑞卿接受这个职位。
毛主席那边一开口,罗瑞卿这边也就没问题了。
罗瑞卿智斗洋人罗瑞卿之所以被中央选为公安部长也是有原因的,首先,罗瑞卿有头脑,有胆识,其次,他有一颗细腻的心,别人想不到的,罗瑞卿可以想到,别人忽略掉的细节问题,罗瑞卿则可以看到他们,这是选罗瑞卿当公安部部长的一个关键因素。
罗瑞卿有头脑是大家目睹的事情,曾经罗瑞卿就用智慧“斗”过洋人。
一天,罗瑞卿正在武汉汉江执行任务,突然他看到前方有情况,江面上有一艘船正在被洋人的火轮追逐,罗瑞卿仔细看了看,发现那是一艘中国的船。
对方不断地挑衅中国的船,还差点把中国的船搞翻了,洋人看着中方的狼狈象得意地一直在笑,而且船还被他们给搞翻了。这样的画面激怒了罗瑞卿,这样的事情怎么可以在他眼皮子下发生呢?
罗瑞卿发出让对方停止驾驶并靠岸的讯号,结果没想到对方完全不搭理他,罗瑞卿只能动用“武力”响了几声枪,果然还是枪声有用,对方听见枪声后便停下了手上的动作,他们朝着岸上看了看。
罗瑞卿见洋人扭过头来了,便大声呵斥了一句:过来!
对方见罗瑞卿不是好惹的主,只好作罢,把小火轮停到了岸边。
从船上走下来两个人,一个是洋人,一个是中国人,看样子,这个中国人应该的他的翻译,翻译见到罗瑞卿便用粗俗的语言说了几句,这个翻译的举动惹火了罗瑞卿,罗瑞卿也对他不客气,直接骂了几句。
对方见罗瑞卿不是善茬,便想着离开,他们刚走了一步,罗瑞卿便呵斥道:“不许走!”
翻译见状说:“你们究竟是想干什么,耽误了我们的事情,你们负的起责任吗? 把你们长官叫来……”
“长官就是我”
翻译跟洋人不相信罗瑞卿的话,自顾自地继续往前走,罗瑞卿见状在翻译脚前的路打了一枪,这下可把洋人吓住了,洋人开口说:“不不! 先生,我们慢慢说!”
一旁的翻译更是被罗瑞卿给吓住了,声音颤抖着问罗瑞卿为什么要开枪,又问他凭什么开枪。
“你们看看那艘船,就是你们搞翻的,你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长江,这里还轮不到你们摆威风! 我现在命令你们去把小船给我拖上岸,并且给船上的人道歉!”
洋人和翻译见罗瑞卿很强硬,也不想屈服,依旧继续站着没有动。
“脱!”
“我们不会游泳! 长官,这样下去会出事儿的!”
罗瑞卿也不跟这个人多费口舌,他看着自己周边的战士们,说了一句:“不会可以学,把他们扔下去……”
面对对方一系列的不尊重行为,罗瑞卿也只能采取这般强硬的做法了。
罗瑞卿的勇敢和智谋不是一般人有的,他在毛泽东身边的那段日子里,更是尽职尽责,如果毛主席要外出,那么罗瑞卿事前都会亲自去现场部署安全工作,他不是很放心手下的人,所以每一次都会自己来到现场,并且对现场的安全进行检查。
罗瑞卿助毛主席走出人群1953年年初,毛主席来长江视察,他打算顺便去看看在东湖疗养院的郑位三(鄂豫皖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而且还能顺路去黄鹤楼(黄鹤楼的旧址)看看。
毛主席上黄鹤楼是临时的想法,对于这种一时兴起的事情,罗瑞卿感到很紧张,他作为毛主席的警卫员,首先要顾的是毛主席的安全问题,在这种没有提前布置安全防卫的情况下,任何事情都有可能会发生。
所以罗瑞卿只能是一边警惕地观察周围,一边在心里思考要是遇上突发事情该怎么解决。
好在毛主席安全从黄鹤楼上下来了,罗瑞卿心里的警钟暂时没有被敲响。
毛主席从楼上下来后,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到附近转了一下,他看见一个油炸豆腐的摊位,想着上去跟老板聊聊物价,没想到老板旁边的两个小姑娘认出了他。
两个小姑娘见到毛主席后相当兴奋,俩人一边拍手一边叫着:“毛主席! 毛主席!”
小姑娘不叫还好,一叫便惊动了周边的市民们,只是几分钟的时间,毛主席已经被人群给围起来了,眼前的这个场面可吓坏了罗瑞卿,他知道这些百姓见到毛主席都很开心,也没有什么坏心眼,但保不齐里面会掺进去什么人。
罗瑞卿对着毛主席的耳朵小声问了问:“主席,您要不要先上楼休息一下?等人散去再走?”
毛主席摇了摇头,他没有选择上楼,而是继续跟群众们聊了起来。
罗瑞卿理解主席的心思,百姓们好不容易能见他一次,他自然是要跟百姓们好好见个面,但是安全问题真的不能被忽视,于是罗瑞卿便找来了周边的警卫员们,让他们一起来保护毛主席。
他让警卫员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围在毛主席身边,为了不阻碍毛主席跟群众见面,他们又把这个圆缩到了毛主席的背后。但是前面不能没有安保人员啊,罗瑞卿又把武竞天给叫来了,前面的安保问题由他跟武竞天解决。
最后因为通道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毛主席根本就过不去,所以只能选择让毛主席坐渡轮,走水道。等毛主席顺利坐上船之后,罗瑞卿的心才稍微放松下来,毛主席看着在一旁不挺擦汗的罗瑞卿,用开玩笑的口吻说了一句:“怕什么呢?你呀,看见一条绳子还以为是一条蛇呢!”
罗瑞卿因游泳问题跟毛主席产生分歧罗瑞卿把毛主席的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都不会动摇这一宗旨,即便有的时候会因为安保问题而跟毛主席产生分歧。
1956年,毛主席想要游长江,罗瑞卿是反对的,虽然毛主席的水性很好,而且他曾经也在大海里游过。但是海和江不一样,江里面存在很多看不见的暗流,而且江水里也有很多不知名的虫子,如果主席不小心被叮咬了,那很容易得传染病。
也就是因为这个事情,毛泽东和罗瑞卿之间发生过一次较大的争执。
“主席,我也不是不同意你去游泳,只是长江实在是危险,这个责任我担不起。”
“无非就是怕我淹死,你怎么知道我会淹死?”
“主席!真的不是那个意思,保护您的安全是我的职责……”
毛主席下了铁心,别人也劝不动,最后派出个水性好的人去长江试游了一圈,他觉得是可以的,别人也没法说什么了,毛主席最后如愿游了长江。
虽然两个曾因为游泳的事情发生过较大的争执,但是这些争执并没有影响毛主席和罗瑞卿之间的感情。
毛主席心里也知道罗瑞卿是为了他好,再加上罗瑞卿本身就不会游泳,这导致他不能在水里保护毛主席。但是根据罗瑞卿妻子后面的回忆,不会游泳的罗瑞卿最后还是学会了游泳。
毛主席向罗瑞卿提出三个要求1959年6月,毛主席打算回韶山了,那时候他刚刚视察完河南、河北等地,想着回自己家乡看一看。此时的罗瑞卿在长沙接收到了毛主席要回韶山的消息,所以他打算在长沙等毛主席,然后再陪同毛主席一起回韶山。
毛主席在长沙见到罗瑞卿后,俩人先是聊了一下关于最近所发生的事情,然后毛主席给罗瑞卿提出了三个要求:
1、不要派部队去韶山
2、给我行动自由
3、我要广泛见群众
罗瑞卿听了毛主席说出的要求,心里思绪万千,他知道毛主席想要近距离的跟群众接触,但是距离一近,安全问题就无法保证,但是毛主席既然都提出这样的要求了,他也不能拒绝,只能是默默答应下来,然后再想办法解决毛主席的安全问题,6月25号,罗瑞卿陪着毛主席回到了韶山。
韶山对于毛主席来说,是具有回忆的地方,他是在韶山冲韶山嘴南岸出生的,毛主席之所以不让罗瑞卿带部队来这里,不让其限制他自由,也是因为毛主席觉得他这是回到自己家里了,既然都回到家里面了怎么还需要安保呢。
毛主席在韶山学习、劳动,一直到他17岁的时候才离开了家乡,所以他韶山对他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来到韶山后,罗瑞卿跟着毛主席转了转,他也跟着毛主席一起看了看主席成长的地方,罗瑞卿看着毛主席对自己故土有着深深的眷恋,所以也想让毛主席自己在这里好好回忆一下过去,所以便给了毛主席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既然回到主席熟悉的地方了,那安保问题,也是可以轻松一些的。
然而,现实永远是比想象要残酷,罗瑞卿刚想着放松安保,毛主席这边就遇到问题了。
回到韶山的第二天,警卫人员们着急忙慌得跑来跟罗瑞卿通报说:“主席不见了!”
罗瑞卿一听,心瞬间都凉了半截,主席人失踪了?但是这时候的他不能慌乱,而且现在也还没有搞清楚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
人不见了,那就应该先去找人,找主席是首要的事儿,但是找人的事儿不能兴师动众,以避免引起恐慌,所以罗瑞卿没有让警卫员们陪同,他找到当地的市委书记等人,等大家都到齐了,他们便出发寻人去了。
罗瑞卿叫上大家来到毛主席故居旁边的一座小山,罗瑞卿之所以选择来这里,也是有原因的,他知道毛主席的父母都葬在这座山上,主席回家了,很可能想要去看看父母。
别说,罗瑞卿是真的很了解毛主席,他果然在这座山上找到了毛主席,毛主席正在父母的坟前站着,一个人默默地盯着他父母的坟,看着主席严肃的表情,也许是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吧?
毛主席的父亲很能干,也很有商业头脑,所以他父亲一开始就想让毛主席可以继承自己的家业,但是主席并不喜欢,父亲从小对主席很严格,而且父亲总是喜欢用自己的一套方式去要求毛主席。
1906年,毛主席的父亲正在家里面招待客人,这些客人是他父亲生意上的朋友,那时候的毛主席只有13岁,正是读书学习的年纪,勤奋的毛主席正在自己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对于这些所谓的应酬,他自然是不愿意参加的,儿子没有来陪客人,父亲自然不满意,他觉得脸面上有点挂不住,对着毛主席呵斥了一顿。
跟父亲相比,毛主席的母亲是一位和善的女性,虽然他的妈妈只是一个农村妇女,但是妈妈身上的朴实、温顺、俭朴都在影响着少时的毛主席,可以说,毛主席的妈妈是他生活上的老师。
不管是严厉的父亲还是和善的母亲,他们都是生养毛主席的人,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双亲去,此生只剩归途……”,不管之前他们的关系如何,此时的主席很是思念自己的双亲。
罗瑞卿怕打扰到毛主席,便让身边的人把脚步放轻,罗瑞卿见主席来扫墓,他觉得他们也应该给主席的父母献上花圈,但是他们本来就不是来扫墓的,是来找人的,所以也没有准备花圈。
罗瑞卿用视线扫了一圈四周,看到前方有棵树,便用手把树上的枝条折断了两根,然后轻手轻脚地把枝条放在了主席父母的墓碑前面。
毛主席又看了看他父母的墓碑,并对着墓碑鞠了一次躬,罗瑞卿等人也跟着毛主席一起鞠了躬,这件“丢人”乌龙事件也告一段落了。
上文说到罗瑞卿后来学会了游泳,罗瑞卿第一下水,便是这次他陪主席回韶山的时候。
回家后的毛主席心情很好,他来到自己熟悉的水库游了一次泳,毛主席先下水的,等他下来后,罗瑞卿也跟着下来了,毛主席见罗瑞卿学会游泳了,非常开心,他对他说:“噢! 你也学会游泳啦!”
其实罗瑞卿学游泳,应该也是为了毛主席,只有学会游泳了,他才能在毛主席游泳的时候亲自保护主席。
结语
对于罗瑞卿来说,安保工作并不是他最想要的职位,但是既来之则安之,上任后,罗瑞卿就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放在了这份工作上,同时把毛主席的安全问题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郝治平(罗瑞卿的妻子)后来回忆起罗瑞卿给毛主席当警卫员的那段时光,她说了一句话,令很多人为之动容,她说:“瑞卿的这一片忠心,主席是知道的,也是了解的。”
谢觉哉和他的夫人也曾说过:“凡是毛主席外出和重大活动,他总是以警卫员般的责任感跟在后面……”,“罗瑞卿同志啊,并不是部长,他啊,是毛主席最好的警卫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