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财经社 冰火
目前,42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报“交卷”已过半,而2025年一季报“成绩单”仅3家银行率先发布。
4月21日晚间,南京银行(601009)同时披露2024年报以及2025年一季报。
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家以服务“包邮区”闻名的城商行,通过核心数据,看看过去一年至今过得咋样?


截至2024年末,南京银行总资产跨过2.5万亿大关,达到2.59万亿元。截至今年3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较年初再增6.71%至2.77万亿元。
存贷款总额不断攀新高。截至2024年末,存款和贷款总额分别为1.5万亿元和1.2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26%和14.31%;截至2025年3月末,分别为1.66万亿元和1.35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0.77%和7.14%。
“主要经营指标走出明显的‘双U型曲线’。”南京银行董事长谢宁在2024年报致辞中如是说。
“双U型曲线”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让增长的继续增长,让该降的尽量下降。
一方面,南京银行营收和净利润“正U型曲线”持续向上。

2024年,该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突破500亿元和2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2%和9.05%,净利润增速同业居前,营收增速更是领跑万亿规模上市银行;
2025年一季度,上述两数值较年初分别再增6.53%和7.06%,其中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7.8%。从一季度业绩表现来看,内生增长动能充沛,为全年经营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南京银行成本和不良率“倒U型曲线”持续向下。
2024年,该行净息差1.94%,保持在行业较好水平。成本收入比28.08%,同比降低2.39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成本收入比再降4.28 个百分点至23.80%,降本增效、精细化管理取得实效。
与此同时,2024年,该行不良贷款率0.83%,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连续15年保持在1%以下;2025年一季度,不良率与年初持平,拨备覆盖率保持在320%以上,风险抵补能力充足,稳健经营的基本盘进一步打牢。
太平洋证券研报表示,南京银行营收及利润增速提升,成本收入比及不良率持续压降,高质量发展态势延续。

从深层次看,“双U型曲线”趋势明显的背后,是南京银行锚定实体经济和激发改革动能。
金融的根基在实体经济,南京银行在年报中反复强调,做深做精金融“五篇大文章”,围绕实体经济和老百姓的真实需求,聚焦战略领域和薄弱环节,实现共赢发展。
过去一年多,南京银行立足江苏,服务辐射长三角及北京地区,将中央确定的“路线图”转化为“施工图”,不断加大对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的信贷倾斜力度。
围绕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及区域特色产业,该行配置专项信贷额度,通过创新场景产品,多层次、多渠道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截至2024年末,对公贷款余额9362.04亿元,同比增幅14.86%,成为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尤其是信贷资源持续向绿色金融、普惠小微、科技金融、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倾斜,贷款余额同比增幅分别为25.20%、15.86%、37.55%、22.30%,贷款增速均高于整体贷款增速。
截至今年3月末,该行对公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大关,至1.02万亿元,较年初增幅 8.75%。其中,科技金融贷款、绿色金融贷款、普惠金融贷款、涉农贷款分别较年初增长13.24%、11.96%、9.25%、6.40%。
以科技金融为例,近年来,南京银行不断融入到地方经济,擦亮科技金融的品牌。
庐瓜网络主要为建筑工程等领域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是一家国家级高新科技企业,因下游客户回款延迟面临现金流断链危险。
关键时刻,公司创始人邱玉洲通过南京银行“鑫e科企”,快速获得100万元预授信额度并实现放款。“多亏这笔钱,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邱玉洲说。
这只是南京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鑫e科企”是该行基于多年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实践经验及大数据技术,针对科技企业专属推出的线上对公标准化融资工具。今年1月,“鑫e科企”荣获全国金融系统职工“五小”优秀创新成果奖。
在线上,该行以“鑫e科企”为引擎,持续扩大科技金融覆盖超2.30万户;在线下,以企业生命周期发展特点为根本,创新推出“科创鑫贷投”“科担贷”等产品,深化“政银园投”投贷联动模式,持续布局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圈”。
“客户是银行生存之本。”
深水财经社观察到,2024年以来,南京银行启动了有效客群三年倍增计划,希望将服务的实体客群翻一倍。从全年推进情况看,专业的服务、多元的产品、精准的覆盖,得到了客群的积极回应。
其中,科技企业贷款户同比增长超30%,江苏省内专精特新企业对接服务覆盖率达50%;国际业务客户数同比增长超过50%达到1万户;代发个人客户数增长38% ;App签约客户数同比增长28%;公募基金托管规模增长45%……

“得零售者得天下”早已成为银行业的共识,但零售转型同质化和内卷化是始终绕不开的话题。
南京银行在大零售、交易银行、金融市场等业务厚植特色经营,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破局之路。
以大零售业务为例,自2017年推出大零售战略,并在2020年启动大零售2.0改革以来,零售业务就成为南京银行业绩增长的重要推手。2024年,公司零售业务实现营收125.59亿元,其中代销8.42亿元,增速16.62%。
截至2024年末,公司零售客户金融资产(AUM)规模8269.43亿元,同比增幅12.77%;截至今年3月末,AUM规模再增10.48%至9135.86 亿元。
在银行净息差承压背景下,私人银行业务弱周期、低波动、高价值的特质凸显,不少银行将其作为重要的非利息收入增长点,各家对高净值客户的争夺也愈发激烈。

南京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差异化体现在“比大银行更专注,比小银行更专业”。该行聚焦私行客户“人、家、企、社”综合化服务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产品与服务组合;加强私行队伍建设;持续丰富私行产品体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私募产品购买流程的智能化水平。
截至2024年末,公司私人银行客户金融资产(AUM)1304.40亿元,同比增幅15.53%。
从私人银行客户数量来看,南京银行近年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具体来看,2022年,私行首次突破万户;2023年,规模升至1.17万户;2024年,私行客群增长13.80%,规模突破1.3万户至1.34万户。

在过去的2024年,银行板块表现亮眼。
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A股银行板块累计涨幅43%,跑赢沪深300指数28个百分点,在市场30个板块中居首位。
从42家上市银行股价表现看,2024年,南京银行全年累计涨幅63.92%,排名A股上市银行第4位,大幅跑赢“五大行”和全部股份制银行。
长江证券研报表示,当前市场环境下银行股展现出明显的“类债资产”属性,具备防御避险和股息率跟随利率中枢下行的特征,银行股估值修复的节奏会明显加快。
分红方面,南京银行在中期分红37.1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末拟再度分红23.44亿元,合计占当年归属净利润30%。自上市以来,该行已累计分红近460亿元,派息率维持在30%以上。
目前南京银行股息率超5%,而银行存款利率在2%左右,就连银行理财利息也普遍不足3%。这意味着,买南京银行股票比存钱吃利息划算多了。
2024年,对南京银行知根知底的大股东纷纷出手增持,法巴银行、江苏交控、东部机场集团投资公司等主要股东全年累计增持超70亿元,在A股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
中泰证券研报表示,对等关税背景下,银行股红利属性凸显。
政策宽松加码,内需领域政策可能对零售信贷需求有提振,降准降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建议积极关注银行板块配置价值。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