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对于中国的历史走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这一年的蒋介石羽翼逐渐丰满,他的独裁之心和权力之欲更加膨胀,早年那颗还曾赤诚的革命之心,已经被无法自拔的贪念蒙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已变,万事成空,一场泯灭人性的血腥屠杀,在蒋介石的脑海中跳跃着。
他要在独裁的路上更进一步,他要不择手段扫清一切障碍,哪怕是万夫所指,哪怕是民众离心。
4月7日,蒋介石在上海召集支持他的军官共商大计,与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密议的结果是:清党。
很显然,此时的蒋介石要单方面撕毁第一国共合作,他的反革命之心已经暴露无遗。

4月11日,已经秘密做了万全准备的蒋介石发布了一项密令:
立即没收2700名上海武装工人纠察队的枪。
山雨欲来风满楼,蒋介石已经在浓重的血腥味中露出獠牙,他要拿起屠刀砍向阻挡他独裁的进步人士。
黎明前的黑暗黎明前,往往会有一段浓郁的黑暗,它们妄想着能够阻挡太阳的到来,虽然阳光可以横扫一切黑暗,但在阳光普照之前,黑暗往往会模糊双眼。
蒋介石反革命之心,自从他掌控国民党便逐渐暴露,而在蒋介石看来,放眼天下,能对他的统治造成威胁的只有共产党。

虽然迫于各种各样的压力,国共达成了第一次合作,但与江浙财团挂上钩之后,蒋介石在经济上已经无惧无忧。
决裂。
蒋介石的思想已经完全被这两个字所支配。
在确定实施清党政策后,蒋介石在上海建立临时行政委员会,取代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后成立的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

为了麻痹上海总工会交际部主任赵子敬,蒋介石语重心长对其说:
纠察队本应武装,断无缴械之理,如有人欲缴械,余可担保不缴一枪一械。
在赵子敬信以为真之际,蒋介石又委派军乐队将写有“共同奋斗”的锦旗送给纠察队,用以表示对工人运动的“敬意”。

蒋介石这一系列举动,着实麻痹了陈独秀等人,以至于中共上海区委主席团还多次宣读了陈独秀关于“缓和反蒋”的宣言。
反革命的政变右倾麻痹思想在上海无限蔓延,蒋介石却在暗中联合所有的反动力量,意在将上海的工人纠察队一网打尽。
1927年4月11日,蒋介石向各地国民党反动派发出命令:

已克复的各省一致实行清党,立即武力没收上海2700多名武装纠察队的枪械。
4月12日凌晨,停泊在上海高昌庙的军舰上空升起了信号,早已经做好全副武装的青帮、红帮、特务等数百人组织立即行动起来。
他们乔装打扮成工人,身穿蓝色短裤,臂缠白布黑字“工”字袖标,从法租界乘坐多辆汽车分散而出,他们先后袭击了闸北、南市、沪西、吴淞、虹口等区的纠察队。

毫无准备的纠察队损失惨重,在仓促应战之时,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开来,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纠察队的枪支弹药,当场杀害纠察队工人120多人,受伤180多人。
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就此拉开序幕,而等待工人的则是更加残酷和血腥的大屠杀。
血腥的大屠杀当天上午,上海总工会各个区的工人纠察队住所尽皆被国民党反动派占领,蒋介石联合外国军警,共抓捕共产党员和工人1000多人。
4月13日上午,上海工人联合举行大罢工,20万工人抗议国民政府,上海总工会在闸北青云路广场召开有10万工人参与的群众大会。

会上群众慷慨激昂,义愤填膺,强烈指责蒋介石的反动作风,会后群众冒雨前往宝山路第二十六军第二师司令部请愿,要求释放被捕工人,交还纠察队的枪械。
在绵延数公里的群众游行队伍缓慢前行时,埋伏在里弄内的第二师士兵奉蒋介石之令突然奔出,用机枪向群众扫射,当场打死10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宝山路血流成河。

4月13日下午,蒋介石的反动军队四处查封和解散革命团体和组织,同时进行疯狂的搜捕和屠杀,又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
上海,只是被乌云遮住的一个角落。
蒋介石反动革命政变的同时,他又命令南京、北京、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立即执行他的“清党”命令。

全国上下顿时陷入迫害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先进群众的白色恐怖之中,优秀共产党员李大钊、汪寿华、萧楚女、熊雄、李启汉等等都在这次反革命政变英勇牺牲……
参考资料:《蒋介石传》、《蒋介石全记录》等。
(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