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国民政府会议上,汪精卫塞纸条给廖仲恺:有人将对你不利

飞鱼史记 2025-04-28 03:56:16

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廖仲恺被孙中山委任为主席团成员。

在大会过程中,廖仲恺坚持国共合作和反帝反封建的原则,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和工人部部长。

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推动者,廖仲恺公开支持和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始终是三大政策的执行者和贯彻者。

他认为:

欲国家富强,则必要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能得实行,方能有济,故谓三民主义,即救国主义也。

在廖仲恺的支持下,工农运动得以蓬勃开展,这也使得身为国民党党员的廖仲恺,也备受共产党党员的尊重。

正是因为如此,国民党右派的人甚至认为廖仲恺是共产党员的秘密党员。

在国民党右派夺取党权、拆散国共合作的路上,廖仲恺俨然成了重大阻碍,随之而来则是穷凶恶极的打击报复。

1925年8月,在国民政府的一次会议上,汪精卫偷偷塞纸条给廖仲恺劝他小心,因为他得知有人将对其不利。

左派核心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国民党内部瞬间陷入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慌乱之中。

谁能继续国民党走下去,这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在国民党元老们争夺权力之时,廖仲恺坚定维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维护国共团结,维护国民党的革命方向。

这也使得廖仲恺成了国民党右派重点打击和对付的左派核心人物。

当此之时,国民党内另一实权人物汪精卫也因为支持与俄国人合作,而被认为是左派人物,不过他的立场并不坚定,在他以后的人生中将会展现得淋漓尽致,当然这是后话了。

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谣言,廖仲恺对国民党右派进行猛烈反击,甚至公开发表《革命派与反革命派》一文,痛斥国民党右派意图破坏革命的罪恶行径。

这篇文章对国民党老右派的刺激很大,就好像当众给了他们几十个响亮的耳光,将他们丑陋的嘴脸曝光于大众之下,以至于他们对廖仲恺恨之入骨的同时,又在思考怎么堵住廖仲恺的嘴巴。

其中有一部分人认为,只有除掉廖仲恺,才能缓解心头浓浓的恨意。

国民会议

1925年8月,国民党右派要刺杀廖仲恺的小道消息已经传的满城风雨,可廖仲恺不为所动,依然奋斗在革命的第一线。

在孙中山去世后,廖仲恺的是最有实力接孙中山班的三巨头之一,另外两人是汪精卫和胡汉民。

只是廖仲恺与他们两人不同,他的精力并不在争夺权力上,而是在中国的革命事业上。

当月18日,国民政府召开了一次非常会议,坐在廖仲恺旁边的汪精卫偷偷写了一张纸条,告诉廖仲恺有人将对他不利,要他一切小心。

廖仲恺看到纸条后,当即表示:

为党为国而牺牲,是革命家的夙愿,何事顾忌!

碰了一鼻子灰的汪精卫悻悻不得语,不过他倒不是真的替廖仲恺担忧,也不是为了中国革命而善意提醒,而是他担心廖仲恺除了意外,自己对付不了胡汉民,无法将大权抢到手。

被刺身亡

国民大会结束之后的第二天,又有人将比较确切的消息说给廖仲恺,劝他一定要小心行事。

廖仲恺依然无所畏惧,他愤慨道:

际此党国多难之秋,个人生死早置之度外,所终日不能忘怀者,为罢工运动及统一广东运动两问题尚未解决!

这天晚上廖仲恺又在为筹集黄埔军校经费等工作忙到深夜,很晚才回家。

1925年8月20日上午,廖仲恺与夫人何香凝一起乘车前往党部开会,可是等到党部门口时却被行刺身亡。

国民政府立即组成廖案检查委员会,追查幕后策划者和凶手,最终查明暗杀活动是国民党右派集团所为。

出面收买凶手的则是胡汉民的堂弟胡毅生及其死党朱卓文、梁鸿楷等人。

案发之后,胡毅生和朱卓文畏罪潜逃,国民政府逮捕了胡汉民的哥哥胡清瑞等人,撤掉了梁鸿楷第一军军长的职务。

便脱不了干系的胡汉民也被迫离开广州,国民党右派势力遭到了重创。

只是让当时所有人都想不得到的是,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右派即将在中原大地上掀起腥风血雨。

参考资料:《廖仲恺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贡献》、《廖仲恺集》等。

(图网,侵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