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 地 重 游
——广西民族博物馆重游纪实
(散文)
文/黎立义(南宁)
八月下旬,在微信里看到党支部组织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的通知。我想,早在2011年已参观过,时过13年又去,我犹豫了一下。但转念又想,她是广西12个民族的博物馆,是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承传的宝库,是国家一级博物馆,百看不厌,机会难得啊!于是,我消除犹豫报名参加——故地重游
南国的秋天,烈日当空,胜似夏天,树木成荫,奇花异草,生机盎然。8月30日上午9点,我们在老干部党支部的率领下,一行33人,驱车前往青秀山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在车上,何处长给大家介绍了活动安排、注意事项,并提出了要求。约10点到达了博物馆。、
我们漫步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博物馆坐落在邕江之畔,依山傍水,宏伟壮观。听服务员介绍:是一座民族文化博物馆,2008年建成,占地面积13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广西12个民族传统文化为主要任务,同时兼顾对国内其他省份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研究,文物资料收藏保护和宣传展示,是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机构。中国——东盟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文化平台。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馆内藏品5万余件(套),包含铜鼓、纺织品、金银器、石器、竹木器、陶瓷器、化石标本、纸质文物等八大类别,基本形成系统完备、民族特色、地域特点鲜明的民族藏品体系。常设“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阵列”、“和谐乐章阵列”、“BETXNUENGX(贝侬)——壮族文化展”、“昨日重现——百年老物件展”、“壮美家园阵列”、“霓裳羽衣阵列”、“匠心神韵阵列”、“和谐乐章阵列”、“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阵列”、“骆越遗物——左江花山岩画数字化展览”、“天工润无声——文物保护修复展”10个固定阵列展览,及室外展示区——露天展示园,集中展示了广西世民民族特色民居建筑,开展民族文化非遗展演,是博物馆展示功能在室外的动态延伸,丰富观众的民族文化体验。
我们跟随游人,进入一楼大厅,服务员就给我们介绍参观程序,有不清楚的可以咨询,还可以提供免费雨伞、轮椅、婴儿车、简易急救医疗用品。服务热情周到。

步上二楼,是各式各样的铜鼓文化、壮族文化、左江花山岩画文化等,这些文物,彰显广西独有的新产品,为后人提供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上到三楼。这里一件件文物,一张张图片,琳琅满目,彰显各民族风格,美丽家园,看出,古人文化博大精深。
大家带着游兴下到一楼,观看演出壮乡节目,有唱歌、跳舞、音乐等精彩节目,载歌载舞、舞姿优美,让游人记得最深刻的是:我们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再接着就是观看博物馆周边环境。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周边是一座座古香古色的楼房和风雨桥。最后,我们照了集体相,11点半,我们进到孔庙餐厅就餐,吃上品种齐全,味道鲜美的午餐大家很高兴。时钟,已指向下午的一点,大家带着游兴未尽的心情高兴的回到农发行。

在回来的路上,大家七嘴八舌总结此次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见学体会——开阔眼界,受益匪浅,不虚此行。此次活动有几大亮点:
一、 党委重视、部门负责、互相协作。
二、 组织员何霞处长率覃艳美、唐晨晨全程服务。
三、 参加此次活动80岁以上就有8人,其中潘汉全90高龄,柱着拐仗参加完这次活动。他说,感谢大家一路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四、 广西民族博物馆有的参观过一次,有的参观两次,有的没有参观过,他们说,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一次就受益一次,既直接看到我们广西人各民族团结又间接看到广西各民族的团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