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给养老金领域送出“双重利好”:一方面,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在 2024 年大幅上调 25 元的基础上,再增 20 元至 143 元/月;另一方面,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迎来连续 第 21 年 普调,市场一致预测平均涨幅仍在 3% 左右。两项政策合计覆盖 1.7 亿城乡居民 与 1.4 亿退休人员,尤其对农民老人和中低收入群体释放出“托底+提低”的强烈信号。

第一层:基础养老金 143 元——为什么意义重大?连续两年高位抬升 自 2024 年将全国最低标准从 98 元一次性提高到 123 元后,2025 年再度上调至 143 元,两年累计涨幅 46%,创下制度实施以来最大两年连涨纪录。直接惠及农民 农村老人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者的 七成以上。以 60 岁起领 20 年计算,此次多出的 20 元意味着老人在生命周期内可额外获得 4800 元,相当于一台入门级洗衣机或一套简易取暖设备的费用。地方可“在 143 元之上再加码” 最低标准是“地板价”。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已将省内最低档提至 200 元上下,增幅“叠加效应”更明显。第二层:基本养老金 3%——如何继续“提低控高”?
调整环节
2024 年参数
2025 年趋势
受益群体
定额部分
30–35 元
有望小幅上探 32–36 元
所有人,低养老金群体比例受益更高
缴费年限挂钩
每年 +1.1 元
预计维持
长缴多得者
待遇水平挂钩
1% 系数
或调降至 0.9%
抑制高收入群体过快增额
倾斜补贴
高龄/艰苦地区 30–100 元
覆盖面扩大、金额上浮
高龄、艰苦地区、低收入
层层递进效果:定额加发抬高底线→年限挂钩鼓励长缴→待遇挂钩适度压缩高收入增幅→倾斜补贴精准扶弱,最终让低养老金群体的增幅 ≥4%,高收入群体约 2%–2.5%。
第三层:案例对比——数字告诉你差距怎样被缩小甲先生:月养老金 2300 元、缴费 18 年、年龄 72 岁定额 +34 元年限挂钩 +19.8 元待遇挂钩 +20.7 元高龄倾斜 +30 元合计 +104.5 元(+4.54%)乙女士:月养老金 5600 元、缴费 38 年、年龄 66 岁定额 +34 元年限挂钩 +41.8 元待遇挂钩 +50.4 元无倾斜合计 +126.2 元(+2.25%)
结论:绝对金额相差 21.7 元,但增幅比例差距 >2 个百分点,充分体现“倾斜补偿”效果。

第四层:资金从哪里来?可持续吗?中央调剂金“蓄水池”:2024 年规模已突破 8000 亿元,对中西部基金缺口形成兜底。省级统筹与全国统筹“双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已全覆盖,2025 年将进一步打通跨省调剂。渐进式延迟退休+扩面征缴:2024 年参保职工人数首次突破 5.4 亿,基金当期结余继续保持正增长。第三支柱发力:个人养老金账户突破 3500 万户,企业年金覆盖面稳步扩大,为第一支柱减压。第五层:对个人的三点提醒城乡居民参保档次别停在最低 以山东为例,缴费档从 300 元到 3000 元不等,财政补贴也分档递增;每年多缴 1000 元,未来养老金可多领 70–90 元,长期收益远超银行存款利率。即将退休人员核对“高龄”“艰苦地区”资格 70 岁、80 岁是高龄补贴关键节点;户籍在国家认定艰苦边远地区也可加发。务必及时补录信息,避免漏领。在职职工考虑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税延额度已升至 1.8 万元/年。以税率 10% 计算,当年可少缴 1800 元个税,相当于国家帮你“贴息”投资。互动提问:你的养老金增幅预期是多少?A. 4% 以上(中低收入、高龄)B. 3% 左右(中等收入)C. 2% 左右(高收入)在评论区留言选项,并说说你准备如何规划新增收入:是补缴城乡居民高档次?还是定投个人养老金?让更多人从你的思路里获得启发。

结语:一份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金蓝图
2025 年的“双上涨”不仅是数字上的增加,更是制度公平性的再平衡:对农民群体的兜底力度前所未有,对中低收入退休人员的倾斜更加明确,对基金可持续的保障措施更系统。抓住政策窗口、主动优化个人缴费和投资策略,让这一轮红利真正转化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的生活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