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咱们国家接到了英国国防部那时候的参谋长卡梅伦发来的访问邀请。接到邀请后,咱们这边就派了个军事代表团去英国,带头的是上将杨勇。
没想到英国表面上对中国代表团客客气气的,暗地里却想着给中国来个突然袭击,使绊子。
晚宴时,英国佬居然在蛋糕上堂而皇之地插了面青天白日旗,这摆明了是想找杨勇和中国代表团的茬,故意“秀肌肉”。
看到这种情况,他一点也没慌张,反而非常巧妙地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那么,咱们来看看杨勇将军到底是怎么行动的吧。
【战场上的悍将】
1955年那次大规模的授衔仪式里,42岁的杨勇拿到了上将军衔,这真的是对他这么多年在部队里摸爬滚打最好的肯定。
从1926年他加入劳动童子军那会儿起,他在不同时期都表现得特别出色,立下了大功,不过也因此受了不少伤。
1933年9月底,也就是9月29号那天,杨勇他们红三军团收到了上面的命令,得赶紧回江西黎川县去,拦住想要往南进的敌人。
那时候,听说中央苏区的东北那边防御不太行,蒋介石觉得机会来了,他急不可耐地就开始对我们进行了第五次大围攻。
黎川这地方战略位置很关键,它连着中央和闽浙赣两大根据地,因此敌人首先就选择了进攻这里。
事情来得急,28号那天,黎川被敌人占领了。上头觉得得赶紧把地方夺回来,还不能让别的城镇再丢,所以就派彭老总带着东方军回江西帮忙。
这支队伍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没想到在洵口和飞鸢那块地方撞上了敌人的部队。
红三军部队在洵口跟敌人打了一场硬仗,杨勇直接带着士兵们冲在最前线。
打着打着,他突然觉得头顶一阵钻心的疼,然后血就从脑袋上淌了下来,一下子满脸都是血。
就在那一刻,一颗子弹嗖地飞向他,紧贴着他的头皮滑了过去。
杨勇没选择撤下火线去治伤,他坚持战斗,直接和敌人拼起了刺刀。
战后,他拿到了三等红星奖章作为荣誉,不过脑袋上也因此受了伤,留了道疤。
他老是第一个往上冲,就算受了伤没法开口,也坚持要指导战士们打仗,拿起纸笔来写下战术安排。有次还因为流血太多,直接给晕倒了。
1938年9月份,杨勇接到任务,带着686团的弟兄们在汾离公路的东边路段悄悄躲起来,准备打日军第108旅团一个措手不及,阻止他们给到处乱窜的日军送补给。
任务很重,只能赢,不能输。在战斗开始前,他好好地把地形看了一遍,想了好久才做出了战斗安排,布置好了包围的地方。
当看到二十多辆日本军车被引进包围圈,他立刻喊话让大家动手攻击。
杨勇带领下,二百多名日本鬼子在短短一小时内就被收拾干净了,剩下的敌人吓得立马溜之大吉。
真没想到,这场战斗把108旅团给吓得不轻,他们一时间都不敢再派人去送物资了。
前线日军那边物资匮乏得厉害,他们琢磨了一会儿,决定派一辆车出去侦察,瞧瞧咱们的队伍是不是已经走了。
这车子一路上都没碰到啥阻碍,大家伙儿就都松懈了下来,随后又调了10辆车去前线支援。
其实,这都是杨勇设计的一个“诱敌深入”的计谋。当他看到日军真的中了计,便立刻带着战士们又一次埋伏起来,结果把敌人一网打尽,还收获了大量的物资。
日军突然变卦,转头往汾阳那边跑,他立马带着队伍去拦截他们。
他摸透了敌人的心思,料到他们会在觉得最保险的地方卸下防备,于是带着队伍悄悄埋伏在了那里。
士兵们拼命打仗,多亏了杨勇出色的指挥,成功干掉了敌军的大部分人,连他们的旅团长山口少将都被咱们给逮住了。这样一来,日军的西进计划就彻底泡汤了。
不管是打日本鬼子那会儿,还是后来的解放战斗、支援朝鲜,他都带着队伍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立下了一大堆战功。
【访问英国】
杨勇这人,不仅战场上勇猛无比,后来还涉足外交领域。有次英国人故意搞事,把国民党党旗插到了蛋糕上,结果杨勇机智应对,巧妙化解了这场尴尬。
虽然他以前主要在战场上打仗,对外交事务接触得不多,但只要国家有需要,他就会立马去学习相关的知识,跟其他国家聊起军事合作来。
1979年刚开始那会儿,中美俩大国正式搭上外交的桥,跟西方国家的关系也跟着翻开新篇章,中英之间你来我往就频繁多了。
三月底的时候,英国那边接到中国的邀请,就派了港督麦理浩跑到北京,跟邓公他们见了面。主要就是想去摸摸中国对香港问题的底,然后趁机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邓先生立场坚定,丝毫不肯让步,这让英方相当恼火。
没过多久,卡梅尔那边就发出了邀请,希望咱们这边能派人去英国访问。咱们这边呢,就决定让杨勇带着军事代表团的成员们去英国走一趟。
那年7月份,中国团队动身了,飞了十多个钟头后,总算是到了英国。
英国真的很“给力”,亮出了好多精彩的东西。
杨勇他们一行,在英国大佬的带领下,逛了逛那边的指挥中心、情报防卫中心这些关键地儿,还走到了他们以前老得意的那海军基地等重量级场所,亲眼瞅见了许多顶尖的高科技武器。
这一路走来,他心里头有不少感触。说实话,在军事这块儿,中国和英国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差距的。
英国人为了让中方人员亲眼见证鹞式飞机的独特性能,特地安排了一场试飞活动,真是下了血本。
杨勇心里明镜似的,他们到底在琢磨啥。他们八成是想把手里的装备推销给我们,不过呢,他们的任务清单上可没写着跟英国做军火买卖这一茬。
因此,他建议咱们礼貌地回绝英国那边,别购买他们的鹞式战机。
得说说这事儿,他带着代表团一到英国,英方那边就想给中方来个下马威。还好他挺沉得住气,把事儿给圆满解决了。
【机智处理英国的挑衅】
1979年的时候,杨勇上将他们几个被邀请去英国做客。可没想到的是,英国人在晚宴上闹了个大笑话,他们居然把国民党那面旗子做到了蛋糕上。
针对这事儿,他就做了一个动作,就让气氛缓和了下来。
中方代表团一到英国那晚,按照外交上的老规矩,英方得摆个宴席给他们接风洗尘。
英国人瞅准时机,在那场晚宴上悄悄做了手脚。
那天晚上,杨勇他们一伙人准时抵达了餐馆。
英国人瞧见有人来了,脸上乐开了花,赶紧招呼他们坐下。
他们没坐下来,好多人脸上都露出了严肃甚至愤怒的表情,一下子,整个场子都绷紧了。
餐桌上放了个超大的蛋糕,做得特别漂亮,上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水果,一眼看去,就让人想赶紧尝尝。
更抢眼的是,蛋糕的正中间,赫然插着一面青天白日旗。
英国人肯定能分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民党党旗,他们故意要刁难代表团,让代表团下不来台。
他们热情相邀,要是杨勇他们不坐下,就显得不太讲礼貌,也不符合咱们大国的形象。要知道,代表团的一行一动,那可都是代表着咱们中国呢。
一方面是关于立场的事儿,杨勇他们站的是中国这边,英国那边搞个地方政党的小旗子来算哪门子回事?
从新中国诞生那天起,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成了中国唯一正宗的政府。国民党的党旗啊,它就只代表中国台湾那一块儿,压根儿没法代表全中国。
中英两国开始外交交往那会儿,是基于英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如今英国人的这种做法,明显是想拿台湾问题来挑事,给中方找不痛快,还想让代表团难堪。
在场的那些西方人,就爱凑热闹,巴不得有点乱子看,就等着“中方团队”出点啥岔子呢。
他们瞅见中国代表一个都没入座,心想计谋得逞了,心里头正偷着乐呢。
那些出席的代表们,个个都是从硬仗里摸爬滚打过来的。英国佬的无理举动惹毛了他们,主权这事儿,半步都不能让。就算在英国人的老巢里,他们也照样不含糊,一点不怵。
大家都盯着杨勇,看他怎么应对。代表团站着不坐,这就是在默默表达对英方行为的不满。
在这样重大的外交活动里,一旦出点差错,中英关系就可能受影响,搞不好还会闹成国际大新闻。
杨勇一声不吭,表现得特别沉稳,大步流星走到餐桌前,猛地一把把蛋糕上的青天白日旗拽了下来,直接甩在地上,随后还踩在了脚下。
他这么做意思很清楚,中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绝对不能让任何人来“拆台”。
蛋糕上已经找不到国民党旗帜的影子了,这样一来,英方的那点小算盘就彻底落空了。他既把事情摆平了,又没跟英方直接闹僵,这手段确实挺高明。
杨勇的灵活应对,让中方代表团的其他人都打心底里佩服他的聪明才智和随机应变。
看到这种情况,英国人只好咬咬牙,装作啥也没瞧见,招呼大家坐下吃饭。
英国人以为这位将领只会舞刀弄枪,不懂外交那一套,可他们哪知道,这位将军其实既能上阵杀敌,又擅长外交手腕,是个文武兼备的人才。
1978年,杨勇带着队伍去南斯拉夫走访,但铁托觉得他只是个副总参谋长,级别不够,没必要亲自见他。
其实吧,他一直在干着总参谋长的活儿。由于某些情况,总参谋长的位子一直没人坐。
大伙都挺不爽的,觉得铁托的行为有点儿过分。
杨勇显得十分从容,他说他们此行目的是访问南斯拉夫,并非专为拜见铁托而来。要是铁托不愿意见他们,其实他也不太想见铁托。
简单几句话,他就让大家的心情平复了下来。
去英国访问前,杨勇已经有了不少外交上的历练,啥场面都能镇定处理。
他这辈子经历特别丰富,打仗时特别勇猛,等新中国成立,他又为国家的建设出了大力气。
从杨勇将军的故事里,咱们能体会到那些老一辈革命家有着多么铁打的信念和非凡的智慧。他们经历过的那些事儿,真的让人感受到他们内心的那份坚定和聪明才智。
虽然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那种高尚品质,还在鼓舞着后面的人不断努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