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虚此行,美轮美奂——五店市的闽南特色古建筑

天荷写感悟 2025-03-23 17:18:44

星期六下午两点,从汉庭酒店门口出发,一个小时的车程,大巴就把我们一行送到了目的地——晋江五店市。

五店的出名,就在于这里有颇具规模和特色的闽南古厝!

从入口进去,人流如织。男女老少,省内省外的都有。走在路上,我们的腿脚好像不是自己迈出去的,而是被人群簇拥向前…

俗话说,人脚惹,肥丫丫。有人气,就有财气。

惠风和畅,阳光正好。这片被高楼环抱的“闽南建筑活化石”——五店市传统街区,让我们大开眼界—

六百年的时光在此沉淀,红砖白石与燕尾脊在光影交错间,为半日行程铺开一卷鲜活的侨乡故事。

朝北门步入街区,夯土墙上的藤蔓在微风中轻颤,斑驳的砖石尚存日晒的余温。

唐代“五间店”的炊烟早已消散,但明清至民国的130余栋建筑仍以各自的姿态讲述过往。

庄氏家庙的七开间门廊被斜阳镀上金边,楹联上“状元”“榜眼”的刻痕愈显深邃。廊下偶有穿汉服的少女倚柱拍照,朱漆木门“吱呀”轻响,惊飞了檐角剪瓷雕上的翠鸟…

行至“蔡氏家庙”,五开间的天井中,日月双井倒映着流云,石阶缝隙的青苔在阴影里泛着潮气。

我们看到,一个美女讲解员,正指着梁枋间悬垂的灯笼,绘声绘色的笑道:“若是元宵夜来,整条街的厝宅都会挂满花灯。”此时虽无灯影,但燕尾脊上跳跃的光斑与洋楼彩玻折射的虹晕,已织成一张时光的网。

四点半的街市正从午憩中苏醒。面线糊摊主揭开木桶,海蛎与大肠的鲜香漫过石埕;拳头母在铁板上滋滋作响,混着石花膏摊的冰糖味勾人馋涎。我们坐在古厝茶局的天井里,捧一盏铁观音,看斜阳从“出砖入石”的墙垣一寸寸退守。隔壁糖画摊的老伯用铜勺勾勒凤凰尾羽,糖丝在余晖中泛着琥珀色。

南音馆传出琵琶试弦的轻响。跨过门槛,满屋藤椅已坐满游客,馆外LED屏却亮起现代街舞海报——非遗与潮玩在此共生。一曲《八骏马》未终,远处露天戏台的灯光骤亮,高甲戏的锣鼓声惊起归巢的雀鸟。

登临街区观景台,西天晚霞如胭脂浸染。俯瞰层层叠叠的燕尾脊,玻璃幕墙的现代大厦成了这幅水墨长卷的留白处。庄氏家庙的灯笼次第亮起,簪花围体验馆的姑娘们笑着整理鬓边绢花,汉服少年的衣袂掠过咖啡馆的落地窗。

傍晚时分,我们打道回府。半天的旅行,不仅心情愉悦,也是收获满满。

0 阅读:5

天荷写感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