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 两 晋 南 北 朝 》
[玫瑰][玫瑰][玫瑰]历史其实很搞笑!今天的文章将带你轻松涨知识。如果觉得我这个历史小编有趣,别忘了点赞点关注哦,咱们一起探讨那些“古人”的奇葩事!快来围观吧![比心]
在公元291年,西晋的皇室成员们为了争夺权力,互相攻打,导致中原大乱,仿佛是一场“权力的真人秀”,而蛮族们则像是早已准备好的观众,趁机入侵中原。各地的实力派官员和军事将领们也纷纷自立门户,形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真是“山头各自为政,谁与争锋”的乱世画卷。

转眼到了301年,曾任征西将军的张轨被朝廷任命为护羌校尉和凉州刺史,踏上了他治国理政的新征程。张轨一到凉州(包括今天的甘肃、宁夏、青海和内蒙古的一部分),便开始了他“稳固政权”的两手策略。
首先,他毫不留情地对敌对势力下手。当时,凉州的治安状况堪忧,鲜卑人像是“时不时来捣乱”的小朋友,张轨果断出兵镇压,斩杀了一万多人,治安很快得到了改善。后来,鲜卑首领若罗拔能试图再次侵袭凉州,张轨派出司马宋配率军前去讨伐,结果斩杀了若罗拔能,俘获了十万敌军,凉州的鲜卑人再也不敢大规模叛乱,真是“打得敌人心服口服”。
与此同时,张轨也不忘扩张自己的势力。他听闻东羌校尉韩稚杀害秦州刺史张辅,便派出两万大军讨伐,并写信劝降。没想到,韩稚收到信后,立马投降,简直是“无招而胜,妙不可言”。张轨将此事上报给南阳王司马模,司马模大喜,便将陇西地区也交给了他管理,张轨的势力逐渐壮大。

张轨的另一手则是笼络凉州大族。他积极任用凉州的大家族成员,如宋配、阴充、氾瑗和阴澹等,这些家族在汉魏时期就是赫赫有名的敦煌大族,背景深厚。张轨与这些大族联手,在凉州开办学校、铸造新钱币、垦荒造田,经济和文化得到了飞速发展,形成了与动乱中的中原鲜明的对比。
在八王之乱后,朝廷基本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张轨虽然占据凉州一州之地,却始终没有公开叛晋,而是保持着对朝廷的效忠。面对晋廷的征召,他有求必应,成为了各州长官中唯一一个坚持上缴赋税和贡品的“好官”。
当匈奴的刘渊部将王弥进攻洛阳时,张轨毫不犹豫地派出北宫纯、张纂、马鲂和阴濬等凉州将领前去保卫洛阳,北宫纯更是亲率一百多名勇士突击敌军,成功击退了敌人。不久后,北宫纯在河东又击败了刘渊的儿子刘聪,张轨的援助让西晋政权延续了一段时间,洛阳百姓感激不已,传唱起了:“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凉州鸱苕,寇贼消;鸱苕翩翩,怖杀人。”这简直是对张轨及其凉州骑兵的最高赞誉!

然而,风头正劲的张轨并没有意识到,权力的游戏从来都是充满变数的。308年,张轨病重,他的亲戚张越和兄长张镇趁机试图篡夺凉州大权,结果被张轨和儿子张寔镇压,真是“兔子急了也咬人”。
总结来看,在当时朝廷无力掌控地方的情况下,张轨主政下的凉州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割据政权。他对凉州的经营为后来前凉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增强了中原文化在河西地区和少数民族间的影响力。张轨的传奇故事,宛如一部古代权谋剧,充满了戏剧性与历史的厚重感,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今天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分享与倾听!愿您在字里行间找到灵感,期待下次再见![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