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 两 晋 南 北 朝 》
[玫瑰][玫瑰][玫瑰]历史其实很搞笑!今天的文章将带你轻松涨知识。如果觉得我这个历史小编有趣,别忘了点赞点关注哦,咱们一起探讨那些“古人”的奇葩事!快来围观吧![比心]
贾南风的权谋如同一出精彩的戏剧,台前幕后皆是波谲云诡。自从她计杀了二王后,朝中再无与之匹敌的势力,贾南风便在晋惠帝的身后,稳稳掌控着朝政。
公元299年12月,太子司马遹被贾后废掉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令无数人感到惋惜。大家纷纷议论,晋武帝司马炎为了让聪明能干的孙子继位,才不得已让傻儿子司马衷过渡。然而,司马遹真的是理想中的君王吗?小时候他确实聪明好学,但随着青春期的叛逆,他逐渐变得贪玩,甚至不尊重师长。传言他在宫中开起了集市,做买卖的手法炉火纯青,甚至能用手一掂量物品的斤两。

有一次,舍人杜锡为了劝诫他,结果却遭到报复,坐在毡子上的他被插了针,满裤子都是血,真是“如坐针毡”的典故由此而来。可想而知,这样的太子,听从劝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贾后有个外甥贾谧,年纪与司马遹相仿,正是个心思缜密的“小人”。当谈婚论嫁时,司马遹看上了司徒王衍的大女儿,而贾谧也想争取这门亲事。结果贾后为了自家外甥的私欲,竟然让司马遹娶了王衍的小女儿。此事一出,司马遹心中如何能不愤怒?
两人关系紧张如同水火,贾谧心中不满,便对贾后进谗言,建议废掉太子。可惜,贾后的母亲郭槐尚在世,她一向主张亲近太子,局势暂时得以维持。直到296年郭槐去世,贾后终于按捺不住,开始了她的阴谋。
某日,内廷颁发密诏,命太子入宫。太子进入后,被内侍引入一个房间,坐了一会儿,宫女端来了酒水和点心。太子酒量不佳,喝了几口便开始有些醉意,便表示不想再喝。宫女却说:“这是陛下赐酒,您不喝完,是怕酒里有毒吗?”太子无奈,只得继续饮酒,结果大醉如泥。
宫女随后拿出纸笔,要求太子抄写一段话。醉眼朦胧的太子写得歪歪扭扭,贾后派人将其补全,内容竟是太子谋反的证据,指控他要自立为王,威胁皇帝和皇后。如果不主动退位,太子就要入宫“了结”他们。

然而,朝中有几位大臣并不相信太子会造反。贾后掌权后,手握重权的贾模、张华和名士裴頠都为太子说情,认为此事需查清。张华甚至说:“自古国家的不幸,均由废长立幼开始。”裴頠也主张与太子对峙以求证。于是,废太子之事在朝堂上争论不休,晋惠帝司马衷也感到犹豫。
贾后见事情不妙,便给晋惠帝下令,最终决定废掉太子,贬为庶人。太子侥幸逃过一劫,但与他一起的三个儿子却都被囚禁在金墉城,而司马遹的妻子们则难逃一死,唯有王衍的二女儿因父亲劝说,与太子离婚,逃过一劫。
那么,贾后手下的那些大臣为何会“反水”呢?其实,他们早就觉得贾后专权,甚至贾模也担心会有祸患,曾商议劝说晋惠帝废掉贾后。然而,若真废掉贾后,太子司马遹继位,真能让晋朝安稳吗?
从目前来看,司马遹若继位,恐怕也会与历史上那些臭名昭著的皇帝齐名,比如汉灵帝刘宏、南朝宋少帝刘义符等。司马遹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根本不适合做皇帝。实际上,郭槐去世后,中护军赵俊曾密请太子举兵废后,但太子却不敢。
说到贾后,她真的是万恶之源吗?历史对她的指责,往往是因传统观念认为女人干政必然为恶。若抛开性别,身处乱世,谁能不使尽心机争取胜利呢?

在《晋书》中,虽然对贾后多有贬斥,但对她掌权的八年间朝政却给予褒奖,称其为“海内晏然,朝野宁静”,这是西晋历史上除开国皇帝晋武帝外绝无仅有的稳定时期。
然而,随着八王之乱的爆发,西晋逐渐走向衰亡,北方民族纷纷南下建立政权,316年,西晋灭亡。由此可见,太子被废,最终引发了一场新的争夺与混乱,赵王司马伦趁机发兵复立太子,历史的轮回再次开启。
今天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分享与倾听!愿您在字里行间找到灵感,期待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