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特步不落密码

时代鹿鸣 2025-03-19 10:52:27

■ 孟宪丛

绿色慢悠悠地铺满了绵延起伏的大地,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小草清香,坝上最爽快的季节到来了。

初夏时节,我走进了尚义县满井镇特步不落村,寻觅这个名声远扬的塞北特色体育村的奥秘。一入村口,眼前是一块不规则的大石头,这块刻有“您好,HELLO”的迎宾石上,“特步不落塞北体育特色村”圆形Logo,妥妥地亮出了体育村招牌。

村子迎宾大道两旁的柳树已经露出了嫩黄的尖叶。随着体育路、鱼水路等蓝色路标牌前行,体育文化公园内,塑胶篮球场、多功能门球场蓝地如海、绿地如毯,健身村民的笑脸像绽放正艳的山桃花。冰壶、足球、滑冰等体育项目的铁艺人物造型,形象逼真……在特步不落村子里,全身被浓浓的体育氛围包裹着。

这里,曾经是一个籍籍无名的省级贫困小山村,缘何能够承办几十项省级大型体育比赛、开启“体育+”的财富密码?

说起特步不落村,人们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贫困记忆。

“特步不落”是蒙语,“特步”意为“五”,“不落”意为“泉”,是一个泉水众多,水源充沛之地。村子地势南高北低,位于海拔1550米的坝上地区,全村100多户人家错落分布,与舒缓绵延的草原,起伏变幻的丘陵,构成了一幅草原地貌和亚高原特征的优美画卷。

曾几何时,这里土地贫瘠,村貌破旧,风大、地偏、天冷、石头多是最显著的特点。缘于玄武岩熔岩流喷发形成的不规则顽石,形似卧牛,满山满梁,人们称这里为“牛群梁”。村子里石头院墙石头房,零星散落着几棵杨树,在风中摇曳着春夏秋冬的四季讯息。

在这片土地上,尽管村民们用艰辛谱写着生活的曲谱,总想奏出带有乡村活力的美好旋律,但汗水浸过的土地终究没能长出令人满意的希望。

于是,年轻人扛起行囊外出谋生,村子成了老人们的村子。当阳光抛洒大地的时候,老人们便靠在石头墙根底,伸出长满厚茧的双手吸溜着旱烟,慢悠悠地阐释曾经艰辛的一生,准备在这块满是石头的土地上按时序推进生命章节。

时间指针旋转到了2019年。这一年,对于特步不落村来说,注定是一个意外的年份。

这年春天,和风细雨,鸟鸣花香,几场春雨后的小村,角角落落便灵动、鲜活、朗润起来,亮出一片新的生机,新的希望。

这一年,省体育局在帮扶特步不落村发展养殖等产业的同时,发挥体育局的优势,深度挖掘特步不落村夏季凉爽、生态优美、亚高原地貌等资源禀赋,提出了体育帮扶的新思路。

村民大会在上午10点准时召开,镇干部、村干部、工作队、全体村民悉数参加。当时任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王海屹刚把体育帮扶的思路说完,村民们瞬时激起了千层风浪。

听说在这满是石头的村子建设体育村,搞体育比赛,老人们遮捂着豁牙的嘴笑了起来。体育能脱贫?跑个步,跳个绳就有钱了?在老人们的认知里,体育就是跑步、跳绳、踢毽子。

这也难怪,村里人们普遍岁数大,就像一台发动机磨损严重的拖拉机,油门踩得满天响,动力输出怎么也不足。世代生活在这偏僻小山村,靠几个“零票票”生活了一辈子的人们,已经淡化了“大票票”的概念,总认为不可能。

对驻村干部的思想引导都付之一笑,甚至反劝干部们:“别费那个劲了,如果向上级争取了资金,给村里人按人头平分了得了,你们又省事,俺们也实惠。”

好在,镇村干部和帮扶干部耐心十足,沿门逐户一家一家地解惑释疑,动员群众参与其中。

“咱村能有啥比赛资本?”

“咱们这里有泉有水,草木丰茂,有着独特的坝上草原原生态风貌,这是优势。”

“凭啥运动员能喜欢在咱村训练?”

“咱们这里海拔达到1550米,夏天平均气温只有17度,适宜运动员训练,在高原训练,比赛能出好成绩,这也是优势。”

“凭啥体育比赛活动能来到咱村?”

“省体育局就管体育,能通过协调各运动中心,把体育比赛安排在村里。这还是优势。”

“人家搞比赛,跟咱有啥关系,咱们能挣个啥钱?”

“举办体育比赛,参加的运动员好几百人,需要雇佣好多人搞服务,比如打扫卫生、沿线安保都能挣钱,还可以销售咱们的农产品挣钱呀。”

话不讲不透,理不辩不明,村民们心中的问号渐渐被拉直了。

其实,村干部们也明白,村民们最看重的是实效,有道是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

那就先行先试,出一局看看如何。

驻村工作队干部携满井镇、特步不落村干部一同赶赴石家庄,与省体育局领导汇报,大力支持!与各中心对接,全力配合!

自行车中心率先上阵。经过前期论证、勘察,一番紧锣密鼓的周密准备,拉开了首场体育比赛的序幕。

七月的坝上,蓝天澄碧,白云悠悠,百花盛开,绿草盈盈。7月14日,河北省青少年公路自行车锦标赛(尚义站)在特步不落村鸣枪开赛。

当几百位俊男靓女涌入特步不落村的时候,吸引了村民们惊奇的目光。原来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体育比赛画面,现在实实在在就在眼前,对运动员强健的体魄、骑行的身姿惊叹不已,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哪见过这轰轰烈烈的阵势。

252名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齐聚特步不落,村里人自然不能闲下来,只要身体允许,全部参与赛会的服务工作,维持秩序、打扫卫生、为运动员做当地特色的午餐。一场比赛下来,临时就业240多人次,平均每户增收260多元。

期间,河北快马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风笙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与特步不落村村民签订了购买2万余斤胡麻油、莜麦粉等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的承诺书,现场支付现金5000余元。

一波紧随一波,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的比赛紧随其后,推波助澜。

7月23日,河北省“特步不落”杯射箭室外赛群体组暨河北省体育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助学助教启动仪式在特步不落村举行。村里29户贫困户参与场地布置、安保等工作,每人日均收获酬金100元。村民赵献珍拿出自己的厨师手艺,守家在地每天有300元进账。

赛后,全国射箭比赛冠军运动员王悦,2017年射击世界杯冠军、女神枪手杜贝,2019年世界大学生射击锦标赛冠军、河北射击名将康政国深入农户慰问,向群众讲述他们的冠军成长之路,鼓励村民们坚定信心,早日脱贫致富。

精力在哪里,精彩就在哪里。体育比赛开年顺利,首战告捷。

2019年,在特步不落村举办了5场赛事活动,累计约1000人次在服务务工中增收4.8万元。赛事运营公司选购土豆、胡麻油、莜面等村内农副产品,为贫困户增收5万多元。村民们的眼睛又一次被拉直了,人们骚动的心就像在烧开的油锅里撒进了盐粒,满锅噼噼啪啪,许久平静不下来。

一场场体育比赛办得红红火火,惊飞了草丛里的小鸟,也惊醒了存有惰性思想的人们,激情像剥开硬壳的开心果,溢出了阵阵浓香,让吃惯了莜面熬山药的农民,第一次看到了奶油蛋糕的金黄,尝到不一样的味道,彻夜兴奋不眠。

面对实实在在的变化,人们再也坐不住了,脱贫致富的自信和热情,火苗一般呼呼地燃了起来。

“嘿,体育真能赚钱啊。”

“和咱们原来想的不一样,搞几场体育比赛咱就挣了不少红票票。”

“看来是错怪工作队干部了,咱们得感谢人家!”

这是村里黄旭飞、冯高启两位村民的对话,他们是开始最不看好体育比赛能挣钱的人。为表达感谢之情,他们特意做了“山药鱼儿”特色饭,送到了驻村工作队,让同志们尝尝“稀罕饭”。

家乡的好日子不再缥缈,变化就像无声的号角,召唤着在外的游子,只要打开一纵千里的体育索引,就会顺风追光,光明一片。

那一年,村民戈建英怀着对特步不落的万般不舍,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这个质朴的小村,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子。多少年来,她总是期待故乡的富足,期待回家。她知道,无论身在何处,走到多远,故乡永远是心灵的慰藉啊。

如今,村里体育的魅力让戈建英动了心思。2021年6月,她携家口回到了特步不落村。回村就张罗着装修家里的5间房子,准备开一个超市。几番汗水,几番忙乎,大红标识的“特步不落超市”落成。一个月后,村里举办了京津冀10公里越野赛、京津冀“爱长城、向未来”自行车赛等比赛,比赛期间,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都来小超市购买日用品,当年就有5万多元收入进账。

当我采访戈建英的时候,她正忙乎着分拣刚刚挖回来的甜苣菜,脸上的笑容像盛开的月季花。我说:“你返乡开超市吃体育饭这条路算是走对了。”她说:“那可不,别看我这超市不大,商品可全着呢,生意不赖。特别是村里办比赛的时候收入更好,开赛当天营业额就能有5000多元,不但赚了钱,还结识了不少运动员朋友呢。”

是啊,村里人们顺着体育比赛的东风,扬起了增收致富的风帆,已经激情起航。

特步不落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军介绍说:“我们村开展体育特色村建设,走出了一条特色致富路,每年通过举办体育比赛,不算拉动消费性收入,仅服务保障性收入村集体增收6万元,村民增收10多万元。202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2300元。”

这样的变化是特步不落村人没有想到的,让村里的村民有点儿措手不及。

机遇瞬息万变,眼前的短暂收益还不能确定长远的成败,要想乾坤永定,就必须高瞻远瞩,未雨绸缪,这是兵家胜于无形的一种大智慧。

特步不落村体育比赛火了,为运动员提供高质量的吃、住、行保障被提上了镇村干部的议事日程。

夜晚,村会议室灯火通明,气氛热烈。

“必须为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提供高标准的安逸舒适的住宿环境,让运动员想来这里,喜欢这里。”时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王海屹开门见山。

“是啊,小打小闹绝对不行,简单对付的日子不能长久,后勤保障是重中之重!”时任满井镇镇长的张风勇道出真谛。

“结合特步不落村的实际,将村民的闲置房利用起来,高标准打造民宿。”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军信心满满。

“既满足运动员住宿,又为村民增加收入,一箭双雕,好主意!”参会人员异口同声。

消息一出,领导满意,群众愿意,共识很快形成。

整理院落,刮家刷白,布设下水道,增设卫生间,洗浴间,人声鼎沸,搅拌声声,一通精细操作下来,村里25户闲置房华丽转身,蝶变成独门独院具有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小宾馆。农户每年能收取租金1200元。

打造塞北体育特色村落,承办体育比赛,离不开硬件支撑。于是,镇村联手,趁热打铁,人人参与,一鼓作气,梯次推进。

投资180万元的2处体育小楼拔地而起,整合10间互助院房屋焕然一新。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投资60多万元的特步不落体育综合服务大厅顺利落成,配建的厨房、力量房、男女浴室功能齐全,可满足200人同时就餐和培训。建成了塑胶篮球场,4连片1500平方米高标准多功能门球场,杏花山5公里越野赛道,山地自行车场地等一应俱全。

为了营造体育特色村浓浓的氛围,在村口悬挂了“特步不落塞北体育特色村欢迎您”灯箱,启用了特步不落塞北体育特色村Logo标志。

村迎宾主路最是亮眼,柏油路随着地形的起伏,延伸到村子的尽头,道路中间白色的交通标线上标有黄色的500米、600米数标。现在的驻村第一书记周文斌介绍说,这可不是简单的道路,这是建成的1公里竞走赛道。起点为村头“特步不落”石碑处,终点位于民宿小楼广场。这条赛道的建成,满足了运动员高原赛训需求。

在村迎宾主路西侧涂白的石头墙上,用赤褐色的石头镶贴了双人下棋、儿童骑摇摇车等图案。布设了奥运五环及田径、冰雪、门球、足球、自行车等体育运动项目的铁艺造型,引人驻足。东侧一段的石头围墙颇具特色,墙体镶嵌古风古韵苏氏镂空花窗,墙顶是波浪状流水式的青砖盖顶,随着地势的起伏,涌动着向远处延伸。

紧邻村体育文化公园,建了以大境门为主打的体育文化墙,一幅幅画面,将运动场景,文化活动展示得淋漓尽致,韵味十足。

新落成的特步不落村展陈室,集结了村子的历史沿革,体育场地建设、服务保障情况、体育比赛剪影,透过“河北田径荣耀”栏,东京奥运会女子铅球冠军、全运会女子铅球四连冠张立娇,全运会女子投掷团体冠军、全运会女子铅球季军张林茹等运动员的金手印,让人在羡慕金牌荣耀的同时,感受到了他们艰苦训练的汗水。

在省体育局的扶持下,特步不落村有了“河北省坝上草原候鸟消夏30公里坝上草原公路自行车赛道”“杏花山坝上草原候鸟消夏5公里越野赛跑道”“河北省公路与山地自行车亚高原夏训基地”“河北省门球运动候鸟消夏基地”“河北省中长跑项目夏训基地”,特色体育真正成了特步不落村的新名片。

一场场精彩的体育比赛,像春风一样,带着活力与生机漫过大地,特步不落村以始料不及的速度“火”了起来。运动员来了,媒体记者来了,摄影爱好者来了,看比赛的群众来了。

举办体育比赛就像迎接亲戚朋友来赴一场盛宴。而满目残垣断壁、垃圾到处堆放、道路坑坑洼洼的现状,显然不招客人们的喜欢。

“衣服脏,不文明;方言话,听不懂;卫生差,让人嫌。这些是我们急需改变的事情。”特步不落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军在村民大会上的话音刚落,村民陈杰便抢先发言:“村里环境卫生是大家的事,我们在村里的人应该人人参与,把自己的家园建好,更好地服务体育比赛,我们也能有更好的收益!”陈杰的发言引来大家热烈的掌声。

张志军心里明白,这件事情能够得到村民的一致拥护,源于大家对修路、改善环境面貌的渴望。前些年,一辆收购土豆的汽车大半夜陷在泥坑里,司机甩下“以后八个碗席也别想请我来”的怒气的情景村里人历历在目。

事情一定,全民行动,一场大规模的村容村貌整治提升行动开始了。于是,变化在特步不落村继续演绎。

残垣断壁拆除了,垃圾乱石清走了,建起了绿白相间的栏围墙。房屋墙面统一粉刷成浅黄装扮,路边安上了路灯,砌上了方砖,栽上了柳树。体育文化健身长廊风范十足,休闲小公园里小桥流水,假山别致,树木葱茏,花儿锦簇……中铁建帮助修了1公里长的柏油主街道,被命名为美丽庭院示范一条街,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位列全县第一名。

村子整洁了,村民心亮了。

“这些年,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道路硬化了,雨靴下岗了,院墙修好了,院里种花了,路灯亮化了,出门不愁了。哈哈哈……”63岁的村民闫树春说完村里的变化,甩出一串幸福的笑声。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村子面貌的变化也带来了村民思想的改变,自觉讲卫生,讲礼貌,学说普通话,乡村文明节节攀升。村民孙照明一大早就挥舞扫帚仔细地打扫大街,尽管不在清洁卫生公益岗上,但他觉得,这活是给自己干的,自己的家园就得自己打扮。

特步不落村成了尚义县级文明村、河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实现了贫困山村到美丽乡村的华丽转身。

每年7至9月,对特步不落村来说,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收获的季节。

2023年7月29日,因了几场小雨,大地变得丰盈,滋润了起来。京津冀“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自行车系列挑战赛在坝上草原赛训道起点特步不落村举行。

在全程46.7公里的赛道上,来自拉脱维亚、罗马尼亚等国外、国内的440名选手穿过草地、树林、湖泊,带着花香的微风拂过,成为这幅自然画卷上流动的风景线,在坝上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间享受体育运动的美妙。

赛后,获得亚军的拉脱维亚选手竖起大拇指称赞这次比赛,他说参加过很多场比赛,这次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沿线风景很美,服务也很贴心,取得的成绩也很好。

2023年6月7日,河北“公益体彩助力乡村振兴媒体行”采访团队的记者漫步在特步不落村,切身感受到村子的美丽蝶变。门球场、篮球场、体育广场、健身文化长廊,美丽的庭院、整洁的街道、亮丽的景观、浓厚的体育氛围,给媒体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乡村的夜晚就是纯净,不带一点杂质,抬头仰望璀璨夜空,对着漫天星斗让思维插上翅膀,飞翔出无边无际的美好。来自唐山的射箭运动员栾紫安,就喜欢比赛之余的晚上在特步不落村漫步,她说,置身于美丽的坝上草原,在凉爽宜人的夜晚,能享受这样一份宁静,太难得了。

行走在乡村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特步不落村漫步更是一次难得的幸福体验。

我恣意地背着手,踱步在公园、花坛、绿树间。站在石头上远眺,丘陵起伏,耕牛犁田,宛如一幅质朴的田园画卷。在这幅画卷中,我努力寻找特步不落村变化的根由,总想探寻一种长盛不衰的奥妙。

“假如工作队撤了以后,体育赛事减少或者没有了,村里的收入如何保障?”我问同行的省体育局驻村第一书记周文斌。

“你提的问题很好,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准备通过展现运动魅力,让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周文斌信心满满。

满井镇党委书记张凤勇书记接过话茬:“具体说来,就是借助京张文化旅游带建设的春风,重点下好三招棋。

“棋招一,继续办好赛事活动。从2023年12月,驻村工作队就与省体育局自行车、田径等中心对接,确定比赛项目。第二季开村仪式已经顺利举办,40公里公路自行车赛等赛事活动正在筹划。

“棋招二,尽力办好培训活动。在省体育局的帮扶下,谋划建设体育亚高原训练基地,打造体育赛训和研学基地,准备投资100万元建设体能训练房,投资60万元建设投掷项目训练场。举办80多人的门球培训,70多人的竞走、标枪、铁饼等项目的训练,290多人的全省体彩工作者培训。

“棋招三,创新办好旅游活动。擦亮塞外特色体育村品牌,将体育赛事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推进引擎,借助体育事业发展旅游业,将流量变成游量,打造村子旅游产业的新IP。与中铁建和省体育局田径运动中心、自行车运动中心、门球协会以及大青山等周边景区签订合作协议,借助省内外各级竞训队伍开展亚高原夏训,吸引广大路跑、自行车、门球、户外营地健身人群赛训打卡候鸟消夏的体育特色村庄,拉动旅游产业发展。”

说罢,张凤勇看向周文斌,在四目对视的一瞬间,两人会心地笑了。

告别特步不落村出来,太阳已经西偏,村口白杨树杈上的一条丝带在风中飘扬,仿佛是牵起村民心绪与体育美丽的那根红丝线。

毋庸置疑,让特步不落村蝶变的力量就是体育的力量,这种力量带来的不单单是拼搏的体育精神和村民的幸福生活,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振兴的一幅生动图景。

0 阅读:0

时代鹿鸣

简介:秉持专业新闻理念,报告时代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