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发,全网维权,侵者必究)
口述:范进华
整理:水笙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1
1977年的冬天,母亲带着八岁的我嫁入了继父邓国富家。
我五岁时,生父因病去世,母亲独自抚养我三年,实在扛不住生活的艰辛,只好选择再嫁。
继父35岁了也没结过婚,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第一,因为家里太穷。
第二,他性格木讷,长相也普通。
只要占全了这两种,在农村,这样的男人很难娶到媳妇儿。
媒人介绍母亲与他见面时,母亲很失望。
父亲长得高大英俊,她哪里看得上个子矮小老实呆板的继父呢?
可是,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
自从父亲去世后,爷爷奶奶一大家子对我们就没了好脸色。
尤其是我小婶,总是阴阳怪气说我母亲脸上刮刮没三两肉,一看就不是有福气的女人。
老人都有点老封建,久而久之,爷爷奶奶就被小婶影响,横竖看母亲不顺眼。
母亲知道,在这个大家庭里,失去了父亲的庇佑,再也没有她一席之地。
因此,即使她万般看不上继父,也决定带着我嫁过去。
爷爷奶奶不同意母亲带我走,说我是范家孙子,就应该留在范家。
母亲摆出道理,说爷爷奶奶岁数那么大了,自己都养不活,拿什么来养活我?
奶奶豪情万丈说:
我还有其他四个儿子呢,大家合力拉巴拉巴,进华就长大了。
说着,就要过来抢我。
我才不肯呢,我知道,我只要离开母亲的怀抱,就没有好日子过。
世上唯有母亲,才最疼爱自己的子女,虽然我岁数小,但我懂得这个道理。
我拼命的挣脱开奶奶的手,紧紧拉着母亲的衣袖,死也不肯松开。
奶奶没办法,只好眼睁睁看着母亲带我往村口走,眼里噙满了泪水。
那个时代的老人,孙子再多也不会嫌弃多的。
我听见小婶安慰奶奶:
妈,你哭啥呢?你还有七个孙子呢,难道不够你疼的?
小婶的这句话,把我对这个家最后的一点念想掐断。
我知道,从今往后,我再也不是这个家里的一员。
可我还是舍不得陪伴我一起长大的堂哥堂姐堂弟们。
虽然他们平时会欺负我,可我仍然舍不得。
看着他们一溜排的站在那里目送我,我哭了,一步三回头的跟着母亲渐渐走远。

02
不得不说,继父是个好男人,没几天我就被他拿下。
他外表毫不起眼,可他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
为了迎接我和母亲的到来,他把三间土坯房打扫得干干净净,院子里的地坪,打得平整光滑。
最让我欣喜的,我有了一个独立的房间。
在以前的家里,我都是跟父母挤睡在一张床上,很不自在。
继父在木板床上铺了厚厚一层干稻草,褥子与棉被都晒得柔软干爽,看得出来是用心准备的。
来到这儿的第一夜,我就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早晨起来,继父就端过来一碗红糖水泡鸡蛋,乐呵呵对我说:
进华啊,快趁热吃了,吃过肚子就不冷了。
望着红糖水里面漂浮着的三个白花花的蛋,再看看继父一脸慈爱的笑,我心里一暖。
我知道,在这个陌生的家里,我大概率不会被欺负,不会被歧视。
外面的寒风与积雪,再也不会让我感觉到寒冷。
我默默接过来碗,狼吞虎咽吃个精光。
我的直觉是对的。
在与继父共同生活的日子里,他对我很好,真正拿我当亲儿子看。
冬天的天气很冷,他害怕我冻着,特意拿出了微薄的积蓄,买了一些棉花,扯了一些布,请来裁缝,替我缝制了新的棉袄棉裤。
软绵暖和的新衣服套在身上,让我感受到了幸福的滋味。
继父仔细打量我问:
进华啊,还冷吗?如果还冷的话,就让裁缝伯伯再帮你做一件棉背心。
我摇摇头,情不自禁依偎到了继父怀里说:
不冷了,爸爸,谢谢你。
这可把他高兴坏了,裂开嘴巴乐个不停,拉着我道:
走,儿子,跟爸出去逮野兔子吃。
那天下午,继父带着我漫山遍野追逐两只野兔,那串串凌乱的脚印,盛满了欢乐。
我在以前那个家里,一直不被重视。
我父亲性子弱,身体也不好,在大家庭里没有啥地位。
加上我母亲说话轴,不懂拐弯,总是得罪爷爷奶奶与伯母小婶。
因此,也就连带我被排挤被忽略。
可在这个新家庭中,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爱。
母亲疼我那是不容置疑的,主要是继父的呵护,让我温暖,让我放松,让我觉得,这日子虽然贫穷,却充满了爱的味道。

03
母亲嫁给继父的第四年,生下了妹妹小暖。
中年得女,继父的高兴劲甭提了,他抱着妹妹,一个劲喃喃:
想不到我邓国富,居然还有儿女双全的一天,这都是老天的仁慈啊!
对于貌不惊人的继父,母亲始终是看不上的。
于她来说,嫁给继父,就是为了替我和她找一个庇护所,找一张饭票。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母亲习惯性用呵斥的语调跟继父交流。
而继父,从来不跟母亲计较,总是乐呵呵的说:
雪莲啊,你哪里不满意尽管说,我改就是。
母亲生下妹妹后,继父更是对她言听计从,舍不得惹母亲生一点气。
有的女人真不能惯,越惯越会上天。
我母亲就是这种女人。
她以前在我爷爷奶奶家那种低眉顺眼的神态,自从嫁给继父后消失不见,转而变得颐指气使。
月子里,有一次继父在外面干活回来晚了一点,母亲就发脾气,说继父不拿她们母女放在心上,说继父想饿s她。
继父不敢争辩,陪着笑脸低着头钻进了灶间开始做饭。
那时我已经十二岁了,实在看不惯母亲这种态度,忍不住说:
妈,你这是干啥呢?爸一天到晚在外面忙,已经够累的了,你还朝他发脾气。
你床头柜上不是有爸买的鸡蛋糕与馓子么,你饿了不能先吃一点啊?
母亲想不到我会护着继父,生气道:
你这孩子,你帮谁说话呢?我才是你的亲妈,你咋胳膊肘往外拐?
我小脸板着说:
反正我看不惯你跟爸说话的态度,家里六七亩地,都是爸一个人在忙,平时你想干就干,不想干就在家里歇着,爸从来不说你一句不是。
现在你坐月子,更是啥也不做,我又每天去上学,家务事和农活都是爸一个人在忙活。
今天就为了做饭迟了一点,你有必要对爸大吼大叫吗?他也不是出去玩的,这点你比我更清楚。
母亲想不到我会啪啪啪说出来那么多,一时语塞,无法反驳,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我。
我一回头,看到继父端着一碗馓子泡鸡蛋站在卧室门口,早已泪流满面,他哽咽道:
儿子,谢谢你,爸没白疼你。
看到继父,我神情一松,接过来他手里的碗递给母亲,拉着他走出卧室,留她一人反思。

04
自从月子里我说了母亲一通后,只要我在家里,她收敛了不少。
毕竟我是她的亲儿子,在农村人的观念里,以后养老还是要靠儿子的。
所以,母亲比较顾虑我的态度,不想惹我反感。
而继父,他对我更好了,满村的夸我是个孝顺的儿子,还说我小小年纪就这么懂是非,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不知道是不是继父那期待的目光使然?我好像一夜之间长大,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
在那个年代里,大人口中的有出息,就是指考上大学,去大城市上班,拿大工资。
为了不让继父失望,为了让他的辛苦付出有回报,我打算做个有出息的娃。
1984年,我考上了中专,继父欣喜若狂,拿着录取通知书满村子炫耀。
我之所以选择读中专,也是为了减轻继父的负担。
他太累了,这么多年来,他忙完外面的活,还要回来干家务。
母亲被他惯的越来越娇气,除了带好妹妹,其他活她几乎不沾手,顶多会做一口饭吃,那还要看她心情。
继父对母亲要求也不高,他宁愿自己多吃点苦,只要母亲不责骂他,只要妹妹安然长大,他就别无所求。
而继父对我,是最看重的,他常说:
儿啊,你给我使劲读书,只要你愿意读下去,爸就一直供你。
可我舍不得继父如此辛苦,只想早早的有能力替他分担这份辛苦。
每次回到家,望着继父越来越矮小佝偻的身影,望着他满头的白发,望着他一脸纵横交错的皱纹,我的鼻子就会发酸,就有一种哭的冲动。
我总觉得,我与母亲就像两条吸血虫,依附着继父生活。
母亲迷失了心智不懂感恩,我可不能也做一个白眼狼。
中专毕业后,我去了镇小学任教,每个月拿到的工资,第一时间全部交给继父。
母亲受不了了,她问我:
儿啊,我可是你的亲妈啊,你的钱为啥不给我保管呢?
我回答:
你在这个家里啥都不干,买衣买肉买菜买肥料种子等,都是爸在操心,你要钱干嘛?
时间慢慢流逝,我结婚成家生子,继父也老了,干不动农活了。
我把他与母亲都接来镇上我的家里养老,母亲很有意见,她说:
儿啊,你爸在街上住不惯,你还是让他回村里住吧。
我瞪母亲一眼:
要回去的话你回去,你不回去的话,就不要代表爸发言。
母亲实在跟继父合不来,妹妹结婚生子后,她就去了妹妹家帮着服侍月子带孩子。
而继父,一直住在我家,我们父子俩一空下来就逛街聊天,有时候我开着车子带他到处转转。
继父见到熟人就会乐呵呵说:
你们看我儿子多孝顺,这新毛呢大衣与毛裤子,都是他买给我的,这双新鞋子也是,还有这,还有这……。
他恨不得把自己身上穿的戴的都展示给别人看,让别人夸一句他儿子有多么好!
可是,在我心里,我再好也抵不上他对我的十分之一好。
如果没有当初继父对我的爱与呵护,我怎么可能有如今这份幸福生活呢?
我那颗幼小脆弱的心,就是因为在他的怀抱里,在他的关爱里,才会变得坚强有目标。
继父虽然不是我的亲生父亲,可他在我心里的位置,谁也比不了。
有生之年,我不会再让他受一点儿委屈,就算是我代替母亲还债吧。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