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门诊上看胃病的人很多,像胃痛、反酸、烧心、打嗝嗳气、消化不良等等,这类病人群体很多,对症治疗很重要,不过我们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对于很多慢性胃病来说,远离4个坏习惯,学会正确的养胃更重要。

这4个关于饮食的坏习惯,分别是“汤、糖、躺、烫”。
1、汤
很多人吃饭的时候习惯中间或饭后吃饱的状态下喝点汤,但对于脾胃不好的人来说,这样容易稀释胃液,影响消化。
尤其是经常反酸、呃逆、呕吐等胃气上逆的人来说,胃酸分泌得不到中和,就容易刺激受损的胃黏膜,加重反流、烧心的症状。对于这类人群来说吃干的食物反而比吃稀的更好。
像一些医案中就记载了像一些消化道的溃疡病可以嚼馒头片用津液送服治疗;因为馒头的原料是小麦,色黄,能入脾胃,可以补虚养气,助五脏,浓肠胃。

并且中医认为,面团发酵之后可以更好地促进消化,帮助脾胃运化。把馒头切成片烤成焦黄的馒头片也可以,因为从中医来讲,焦香之气可以醒脾燥湿,而且烤焦的食物可以化积食。
2、糖
糖在中医中被分类为甘味,能入脾,适量的吃一些甜食,有补益脾胃的作用。
然而吃太多的甜食反而会损伤脾胃。因为吃太多甜食之后,黏腻的食物容易阻碍脾的运化,滋生痰湿。而且吃太多甜食对肾脏也不好,容易造成像龋齿、肥胖、糖尿病、衰老、心脑血管疾病、近视、佝偻病等等危害。

在糖类中,麦芽糖是由五谷粮食发酵而来的,是能健脾养脾的糖,中药称之为“饴糖”,现在正值倒春寒,脾胃虚弱的人可以给沏一杯甜甜暖暖的饴糖水来喝,加些姜枣来祛寒、补气血,也可以加点玫瑰花来疏肝解郁。
3、躺
《黄帝内经》中提出:“久卧伤气”,也就是说,久卧、喜卧会容易耗气伤气的。
我们刚吃完饭的时候,气血都集中在胃部,这时候立即躺下来,气血的运行就会不畅,经脉难以疏通,脾胃功能受损,长此以往,消化不良、胃病就找上门了。

所以,“饭后百步走”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可以让气血顺畅起来。
4、烫
中国人讲究“趁热吃”, 有一种关心叫做“多喝热水”,但如果总是喜欢吃特别烫的食物,其实是相对危险的。
《国际癌症杂志》上有一篇研究说:过烫的饮食(超过60℃)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因为食道黏膜十分脆弱,在接触到65℃左右高温的食物时,就会使得黏膜受到轻度灼伤;研究发现,长期吃烫食的人患食道癌的风险是其他人的近两倍。

所以,刚从热汤中捞出来的食物,最好是先放3-5分钟再吃,喝水也一样。
正所谓“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养护脾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每一个细节,改掉伤脾胃的坏习惯,用正确的方法呵护脾胃健康是最好的养生良药。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分享的内容,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大家如果有身体不适,不要盲目用药,请及时线下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对症调理,我是中医李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