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肠癌,肛肠科医生实话:这3处发黑,尽早去医院做肠镜!

北方眼娱乐 2025-04-23 00:05:12

一提起肠镜检查,好多人心里就直打鼓,怕疼、怕尴尬,还怕真查出什么大毛病。可有些事儿啊,光害怕可不行,你越是害怕,拖着不去检查,问题就可能变得越严重。肛肠科的医生们反复提醒:要是身体这 3 个部位莫名其妙地 “发黑” 了,尤其是中老年人,那可得高度警惕起来!

这可不是普通的上火,也不是吃坏东西导致的小问题,很有可能是肠道健康在拉响警报,甚至有可能是肠癌的早期信号。咱们可不能等到症状严重了,才追悔莫及,多了解这些知识,才是对自己身体真正负责的态度。

在日常接诊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让人惋惜的患者。他们因为害怕做检查,结果硬生生把原本通过切除息肉就能轻松治愈的良性肠道病变,拖成了需要手术,甚至要化疗的晚期肠癌。要知道,肠癌在发病初期特别 “狡猾”,几乎没啥明显的不舒服,等身体开始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往往都已经到了中晚期。而身体某些部位的 “发黑” 现象,恰恰就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

大便颜色异常变黑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大便的颜色。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大便应该是黄褐色或者深褐色的,这颜色主要来源于胆汁里胆红素的分解产物。但要是你的大便变成了柏油一样的黑色,而且还不是偶尔一次,老是反复出现,那可就麻烦了。这很可能是肠道在出血,血液在肠道里经过消化,就变成黑色的了。像消化道肿瘤、溃疡,还有息肉破裂出血,都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特别是结肠和直肠部位出现病变的时候,症状往往很不明显,特别容易被大家忽视。

想象一下,你每天上厕所,看着马桶里那黑乎乎的大便,是不是心里直发毛?这时候可千万别不当回事,觉得过两天就好了。长期反复的柏油样黑便,就像是肠道在小声地向你呼救,一定要重视起来。

肛周皮肤或肛门内壁颜色加深

再来说说第二个 “发黑” 的部位,肛周皮肤或者肛门内壁颜色出现异常加深。有些朋友在洗澡的时候,或者上厕所擦拭的时候,突然发现肛门周围的颜色变得比以前黑了,有时候还会觉得瘙痒、肿胀,甚至有分泌物。很多人第一反应就觉得是长了痔疮,或者得了湿疹,自己随便抹点药膏就不管了。可你知道吗,这也有可能是慢性炎症长期刺激的结果,肠道菌群紊乱也可能导致这种情况,更可怕的是,这还可能是早期直肠癌的一种表现。肠癌在早期的时候,有时候就会通过局部皮肤的这些变化露出一点 “苗头”,只是大多数人根本没注意到这些细微的异常。

就好比你发现家门口的小路突然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痕迹,你却以为是路人不小心留下的,没当回事。可这些痕迹说不定就是某个危险信号,提醒你家里可能要出问题了。肛周皮肤的异常变黑也是一样,千万别轻易放过这个细节。

指甲、嘴唇等部位色素沉着

还有一个特别容易被大家忽略的 “发黑” 情况,就是指甲、嘴唇这些地方出现异常的色素沉着。这虽然不是肠癌的直接症状,但在一些特殊的肿瘤综合征里,比如 Peutz-Jeghers 综合征,就会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同时肠道里还会长息肉。要是你的家族里有人得过肠癌,或者你自己以前就出现过类似的色素沉着情况,那可一定要尽早去排查肠道问题。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像是一个小小的 “指示灯”,反映着内部健康的状况。

比如说,你发现自己的嘴唇颜色突然变得特别深,像是涂了一层厚厚的深色口红,可你又没涂口红。再看看指甲,上面好像有一些黑色的小斑点。这时候可别只想着是不是最近晒黑了,或者是不是美甲没做好,一定要联想到身体内部可能出现的问题。

肠癌的发生可不是无缘无故的,很多因素都在背后 “推波助澜”。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的东西也越来越精细,高脂饮食成了常态,蔬菜、水果这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吃得却越来越少。再加上工作繁忙,整天坐在办公桌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动都不动一下。肥胖的人越来越多,生活压力也大得让人喘不过气,吸烟、喝酒的习惯更是不少人用来缓解压力的方式,还有那混乱的作息,熬夜成了家常便饭。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就像是一个个 “隐形杀手”,慢慢地侵蚀着肠道的健康。

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数据,我国每年新发现的结直肠癌患者超过 55 万人,因为这个病去世的人数超过 28 万人,在恶性肿瘤死亡率排行榜上,结直肠癌可是稳居前五。更让人担忧的是,这几年得肠癌的人越来越年轻,原本是中老年人高发的疾病,现在很多年轻人也不幸中招。

在药师的日常工作里,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很多患者在吃药的时候,根本没考虑过药物对肠道会有什么影响。比如说,有些人长期吃非甾体抗炎药,像布洛芬、双氯芬酸这些,吃的时候觉得能缓解疼痛,可他们不知道,这些药会增加肠道出血的风险。还有些人吃抗生素,像头孢类的,以为能消炎杀菌,却没意识到这些药在杀死有害病菌的同时,也把肠道里原本平衡的菌群给破坏了,很容易引发慢性炎症。而且很多患者都是自己去药店买药吃,要么吃错药,要么长期滥用药物,又不按照医生的嘱咐来,结果不但病没治好,还把肠道给折腾出大问题了。

还有些药物,像铁剂、某些中药,还有活性炭类药物,吃了之后可能会让大便的颜色变黑。这种情况就很容易让人混淆,分不清楚到底是正常的药物反应,还是肠道真的出血了。不是专业人士,很难一下子就分辨出来。所以,一旦发现大便变黑了,可千万别自己随便下判断,觉得是吃了什么补药导致的,最好赶紧去医院,必要的时候做个肠镜检查,看看肠道里到底有没有器质性病变。

一提到肠镜检查,还是有很多人抗拒得不行。其实现在无痛肠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整个检查过程也就 10 - 20 分钟,患者在打了镇静剂之后,就像睡着了一样,几乎感觉不到什么痛苦。更重要的是,肠镜检查可不只是看看肠道里有没有问题,要是在检查的时候发现了息肉,还能直接把息肉切除掉,这就相当于 “一边检查,一边治疗”,能大大降低息肉癌变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定期做肠镜筛查,能把肠癌的死亡率降低 60% 以上呢。

在临床上,还有一个特别常见的误区。好多人都觉得,自己身体没什么不舒服,就不用去做肠镜检查。这可大错特错了。数据显示,80% 以上的肠癌患者在早期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等到身体开始出现腹胀、便血,或者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往往病情都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了。而通过肠镜筛查,能够在身体还没有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就发现早期的病变,这可是目前预防肠癌最有效的办法。

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 50 岁以上的人群,还有那些家族里有肠癌病史的人,以及患有炎症性肠病,像溃疡性结肠炎或者克罗恩病的患者,医生一般都会建议每 3 - 5 年做一次肠镜检查。要是在检查的时候发现了高危息肉,或者肠道有癌变的倾向,那就得听医生的话,缩短复查的时间间隔。咱们可千万别等身体真的疼得受不了了,才想起来去检查,到那时候,可能就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想要守护好肠道健康,在日常生活里,就得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平时要多吃粗粮,像玉米、燕麦这些,还有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这些食物里富含膳食纤维,能帮助肠道蠕动,把肠道里的垃圾都清理出去。要少吃那些过于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这些食物吃多了,肠道可受不了。每天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早睡早起,别熬夜。还要适当地运动运动,像散散步、跑跑步、打打太极拳,让身体动起来,保持体重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另外,最好能戒烟限酒,减少对肠道的刺激。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却是保护肠道,远离肠癌的重要 “法宝”。

药师在工作中,还会经常提醒患者,在吃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生素这些对肠道有高风险影响的药品的时候,一定要多留意自己肠道的反应。看看有没有出现腹泻、腹痛、便血、黑便这些异常情况。要是发现了,别犹豫,赶紧去医院复诊,可别耽误了病情。药物虽然是治病的好帮手,但要是用得不对,也可能变成伤害身体的 “凶器”。

还有那些患有慢性便秘、痔疮、肛裂的人,也要学会分辨便血的真假。真正肠道出血和痔疮出血,在颜色、出血方式,还有伴随的症状上,都有很明显的区别。痔疮出血一般是鲜红色的,而且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滴,通常是在排便之后才看到血。可肠道病变导致的出血,颜色往往比较暗,要么是黑色的大便,要么是大便里混着血,同时还可能伴随着大便形状的改变,或者肚子不舒服。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0 阅读:0

北方眼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