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曹贞秀《列女图册》书法,品古韵诗境

在清代书法的璀璨星空中,曹贞秀的书法作品宛如一颗独特的明珠,散发着别样的光彩。她的《列女图册》不仅是绘画佳作,其书法题诗部分更是值得深入品味。

曹贞秀的书法,取法晋唐,笔力秀逸且不失端庄。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字体结构严谨,笔画细腻,每一笔都像是精心雕琢。楷书的规整在她的笔下,既有欧体的险峻,又有虞体的优雅,尽显女性书法家的灵秀与温婉。她运笔流畅自然,起笔收笔干净利落,毫无拖沓之感,体现出深厚的书法功底。

再看诗句内容,“麻姑卖酒”“罗敷采桑”“玉真入道”“王母瑶池”“织女渡河”,这些诗句皆取材于古代神话与典故。以麻姑为例,传说中的麻姑是长寿且能酿酒的女仙,诗句“麻姑卖酒 蓬莱按部记栽桑,撒米空中鸟爪长。狡狯渐除成一姥,祗堪卖酒向余杭”,短短几句,便勾勒出麻姑的形象与故事。曹贞秀借麻姑的故事,可能意在表达对岁月流转、仙人自在的感慨。

罗敷采桑的故事,在汉乐府中就已广为流传,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与坚贞。“罗敷采桑 五马生光照路衢,提筐南陌傍城隅。便无千骑东方拥,也道罗敷自有夫”,曹贞秀以诗赞罗敷,既体现了对罗敷品德的赞赏,也展现出古代女性在面对权贵时的自尊与坚守。

“玉真入道”则与唐代公主玉真公主相关,她放弃荣华富贵,一心求道。诗句“玉真入道 丹寵砂床近画屏,欲随南岳鍊真形。雷符云篆新豪下,自写灵飞六甲经”,营造出一种神秘的道教氛围,也反映出古代女性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王母瑶池”描绘的是西王母在瑶池设宴的场景,“王母瑶池 层城十二宴吹笙,黄竹歌成骏足轻。何不小留依阿母,碧桃花下问长生”,西王母作为神话中的重要人物,代表着长生与尊贵,诗句中既有对瑶池盛宴的想象,也流露出对长生的思考。

“织女渡河”讲述的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织女渡河 银汉无桥待鹊填,湔车惆怅过年年。七襄枉自堆云锦,难与牵牛抵聘钱”,曹贞秀以细腻的笔触,表达出织女的哀怨与无奈,让这个经典的爱情悲剧更添一份凄美。
曹贞秀的《列女图册》书法题诗,将书法之美与诗句之韵完美融合,通过对古代典故的引用与解读,展现出古代女性丰富的形象与情感世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古代文化与女性精神的窗口。在欣赏她的书法与诗句时,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那一份沉淀在岁月中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