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帮:从漕运兄弟到上海滩教父的百年江湖路

文虹的世界 2025-04-23 22:04:45

一、漕运起家:青帮的“前世今生”

青帮的起源,堪称中国帮派史上最复杂的“混血儿”。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明朝的民间宗教组织“罗教”,但真正成形是在清朝雍正年间。1727年,杭州人翁岩、钱坚、潘清三人承包了“南粮北运”的漕运业务,为了管理数万船工纤夫,他们创立了青帮,以“达摩祖师”为精神领袖,制定了严格的辈分制度——“清净道德,文成佛法”等24字辈分,后来甚至续到48字。

清朝漕运实行 “旗丁制”,水手们不仅要忍受官府盘剥,还要面对黄河泛滥、海盗劫掠。1726 年,雍正帝推行 “改土归流”,大量湘黔苗民涌入运河,加剧了资源争夺。所以,为了自保,水手们在翁岩、钱坚、潘清的组织下,成立了青帮。

1730 年,漕运总督陈大受发现水手结社,下令捣毁庵堂。翁岩、钱坚被捕处死,潘清率残部转入地下,以 “反清复明” 为口号,正式打出 “青帮” 旗号。

二、从漕工到上海教父

1848年英国传教士在镇江被漕工暴打事件,让清廷发现这帮"运粮临时工"已成气候。随着海运取代漕运,失业水手们集体黑化——苏北盐场的私盐贩子七成挂着青帮腰牌,上海十六铺码头成了他们的新总部。

1872 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漕运衰落,青帮涌入上海。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三大亨崛起,控制法租界鸦片贸易,开设 “三鑫公司”,年利润达 5000 万银元。

黄金荣:法租界巡捕房总探长,每天收的"孝敬钱"能买下半条南京路

​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把赌场开到香港,连杜公馆的下人都穿丝绸睡衣

​张啸林​:经营"大世界"游乐场,专门给日本人倒卖军火

三、民族大义与汉奸叛变

杜月笙的抗日路:淞沪会战期间,他组织上万人的“别动队”协助国军,还暗中为军统提供情报,策划暗杀汉奸张啸林、傅筱庵。香港沦陷后,他辗转重庆继续支援抗战。

黄金荣的“消极抵抗”:拒绝出任伪职,但也没离开上海,靠装病躲过日本人拉拢,晚年扫大街“赎罪”。

张啸林的叛国末路:独霸上海后疯狂镇压抗日活动,最终被军统策反的保镖击毙,成为三大亨中唯一横死者。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青帮

白色恐怖:​​

上海清党​:1947年青帮配合国民党"警备司令部",用消防车改装成水炮车,镇压"反饥饿大游行"

​黄金大劫案​:1949年国民党撤离前,杜月笙帮忙运走20万两黄金,用渔船在吴淞口外交接

​潜伏暗桩​:军统特务毛森在青帮"悟字辈"中发展500名"义务警察",专门暗杀地下党

​红色改造:​​

杜月笙的觉悟​:1950年杜月笙临终前烧毁所有帮派账本,嘱咐儿子:"共产党来了,千万别提青帮"

​黄金荣的结局​:1953年85岁的黄金荣扫了三年南京路厕所,死前对红卫兵说:"我当年抽的鸦片,都比现在抽的烟干净"

​张啸林的报应​:1949年被国民党抛弃后,逃亡香港时被青帮元老设局沉尸维多利亚港。

五、建国后彻底消亡

1950年代,新中国开展“镇反运动”,青帮作为“反动会道门”被彻底取缔。部分残余势力逃往港澳台及东南亚,演变为现代黑帮(如台湾竹联帮、香港三合会),但早已失去政治色彩,沦为犯罪团伙。

青帮的故事,是一部底层逆袭、权力异化与民族抉择的微观史诗。从大运河的漕船到外滩的赌场,从抗日烽火到镇反枪声,这群游走于黑白之间的江湖客,最终在历史洪流中消散。而他们留下的,不仅是《上海滩》的影视传奇,更是一面照见乱世生存法则的镜子——在时代巨变面前,即便是“教父”,也不过是浪潮中的一粒沙。

0 阅读:3

文虹的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