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述之的故事,引起了大伙对这座古都的兴致,更引发了监狱里最平常而最和我们的改造故事没有任何牵连、乃至于影射意义也没有的故事,甚至也早已超出了张述之所说的深奥的、或浅显的易经道理,但监狱里的男人们,却津津乐道地说着,或许这就是人性,监狱里的人性,没有住过监狱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大墙之内的人,是如何“变态”的,或许冥冥之中,又和这个阴阳组成的世界有些关联,毕竟那里面,只有其阳,没有其阴,和谐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儿了。

米文和说起这事儿来,似乎是不经过大脑的,这些杂牌军的将领们,别看文化水平不高,可满肚子里都是人情世故,都是精彩的故事,都是人间奇闻。而米文和的故事,似乎远一些,他说到了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时开封府里发生的事儿,故事的主人公是宏威军将军赵倜,说起故事来,米文和可是声情并茂。
“赵倜是河南汝阳人,和我们漯河相离不远,这个人,可真是个苦命人啊,他爹好吃、好喝、好赌,还是个大烟鬼子。家里仅有半亩坟地,如何能够营生?他的老娘胡老太太,倒是一个辛勤的人,从地主那里佃来数亩田地,辛勤耕种,日夜不息,老太太生儿子在地头,还不忘记耕种。赵倜前面,老太太倒是生了两个儿子、两个闺女,可大儿子早早就夭折了,二儿子生下来后,放在家里,被公鸡跳进房间,给活活啄死了。赵倜是老三,终于养成了人。而他的两个姐姐,不得不做了人家童养媳,他的大姐公婆嫌弃她是个大脚,竟然用一把斧头把她的脚给砍断了。大姐忍痛爬行回到娘家,胡老太太无奈,痛哭一场,就又给闺女包扎一番,把闺女背回了婆家,并给人家磕头道歉。这一家人啊,可真是受尽人间辛酸与苦难啊。”米文和说着,竟然黯然失色,流下眼泪来。方靖听说过河南宏威军将军赵倜,但并不知此人还有如此辛酸往事,又想起自己的身世,亦不免唏嘘有声。
米文和话锋一转,又说道:“这位赵老太爷,经常去赌场,却给儿子赢回来个媳妇来,这女子姓彭。呵呵,当时是面黄肌瘦,几不成人,虽说胡老太太延医救治,终于救活了她,也当了赵倜的媳妇,可是这个彭氏却不是个省油的灯,胡老太太和赵倜甚恶之。后来,赵倜主豫,不忍心弃之,毕竟有了儿女嘛,还是把她带到开封府,当了大太太。因为这个时候,赵倜已经纳了灵宝美女王芳文为妾,还生了一个儿子,赵倜视为掌上明珠,好不娇生惯养。可是王芳文无福,年纪轻轻就死了。彭氏及其子女待此子如猛虎恶兽,赵倜无奈,只好托后岳母刘氏代为养外孙。而这个时候,好事人便出现了,有一个小商人叫刘渭滨的,也就是王芳文的小舅,一日,他对姐姐刘氏说道:‘家姐,兄弟有一计,管保我们刘家一门富贵,只是要听兄弟我的安排。’刘氏一个孤老太太,听娘家兄弟如此说,也就听从了他,带上赵倜的小儿子和自己的二女儿王文瑞躲避到了刘渭滨家。”

方靖等人一听,有故事了,便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听米文和继续讲述着:“这个刘渭滨,绝非一般市井小人,他早已看透了赵倜对他那个小儿子的感情,更看到赵倜看他小外甥女王文瑞的眼色都不一样。而赵倜再到刘氏家看儿子之时,一时竟然找不到了,正四处打听之时,刘渭滨便找上门来,对赵倜说了一番话,大抵意思是,这个小外甥,也只有跟着他姐姐和小姨王文瑞,才有可能受罪,而王文瑞也不小了,他问赵倜是不是有那个意思。赵倜一听,自然是喜出望外,于是二人便回到家中,求告岳母,把小姨子嫁给他,这样儿子也就有了亲娘,两家姻亲不断。不料,小姨子王文瑞却死活也不愿意,他说,自己决不当小妾,并当众约三事,其一,明媒正娶,位置同彭氏,过门后管理督军府内人、财、物大权,任何人不得干涉;其二,回家为灵宝王家、刘家修墓立碑,立石头贞节牌坊;其三,其母刘氏,在赵家与老太太胡氏待遇同等,否则,她宁死不嫁。”
张述之笑了起来,说道:“刘渭滨者,奸滑之徒也,后来,赵倜答应了王文瑞所有的要求,外甥女王文瑞当上了督军府的西屋太太,小舅父刘渭滨也得道升天,当上了河南省铜元局、军衣局、兵工局,三个局的局长,灵宝王、刘两家,更是鸡犬升天,当上营长、科长的不计其数啊。”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转眼间,又到了午饭时光。这,就是监狱里的日子,说着他人的故事,打发着自己的时光,得过且过,把时间的缝隙用无聊给塞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