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8日,一起因房屋漏水原因不明而引发的邻里纠纷
案件在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不仅引发了双方当事人的激烈争议,也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广泛关注。
原告彭某,一位1970年出生的满族农民,居住在北京市怀柔区。据彭某诉称,其房屋地下室自2024年4月18日起出现漏水现象,导致房屋受损。彭某在发现漏水后,立即联系了为其装修的工人进行排查,但并未找到漏水原因。随后,彭某与物业公司一同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最终怀疑漏水可能来自相邻被告李某家的卫生间水管。

彭某表示,物业公司的工人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被告李某家的洗衣机出水口存在漏水情况,但李某对此坚决否认,并认为漏水是彭某自家装修导致的问题。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彭某遂将李某诉至法院,要求其排除妨害并赔偿损失16020元。
在庭审过程中,彭某详细陈述了漏水发现的过程以及自己为查找漏水原因所做的努力。他表示,为了确定漏水点,自己甚至凿开了地面,查看了地暖开关,但最终还是未能找到确切原因。彭某认为,漏水是从李某家卫生间墙内渗透过来的,因此李某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然而,被告李某则持不同意见。他辩称,自家卫生间在建房时就已经做了防水处理,且从未出现过漏水情况。李某表示,彭某家的漏水问题很可能是由于其自家装修时破坏了防水层所致。此外,李某还指出,即便自家洗衣机出水口存在漏水情况,也不可能渗透到相邻的彭某家中,因为两家之间的距离较远,且自家洗衣机配备了地漏。
庭审过程中,双方就漏水原因、责任划分以及赔偿金额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法院在听取了双方的陈述和辩论后,决定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取证,以便查明事实真相,作出公正判决。
此案不仅关乎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也引发了周围居民对房屋漏水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许多居民表示,房屋漏水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但往往因为责任划分不明确、维修费用高昂等原因而难以解决。希望此案能够得到公正处理,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借鉴。
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中。法院将依法查明事实真相,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公正判决。同时,也提醒广大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房屋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处理漏水等问题,避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