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可以让你了解更多金融知识的“道叨”!
郑重声明:本文非广告,无任何利益关系、非投资建议,仅代表个人观点分享。
上期聊了下微众、网商年报,本期继续聊下其余几个银行。
聊的顺序,也会基于现在群友们都比较关注的银行,你懂的。
不过也不得不说一句,不少群友问的营口沿海银行年报有吗?很可惜,2020年的年报暂时还没有披露,目前能查到的最新数据是2020年3季度的(规模有增长,小部分关键经营性指标有下滑)。
另外,对普通用户要不要去看银行的年报呢,我的看法是不用。看银行年报,来选择银行存款的。这个逻辑,对于普通用户的预警作用几乎为0。
所以年报,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吃瓜的。
具体信息,肯定是看群消息会来得更可靠、及时。
跟微众银行,几乎如出一辙的董事长、行长致辞,区别就是没有露脸。
三湘的股东结构,跟其他民营银行对比,是相对分散,最大股东三一,持股才18%。
无论是现在看2020年的年报还是回想2020年三湘银行的操作,整体还是很“稳健”的。
资产规模从2019年底515亿到2020年底的570亿,增长只有10%左右。
存款余额从2019年底432亿到2020年底的435亿,增长只有0.69%左右。
但从贷款总额从2019年底的221亿到2020年底的291亿,可以感受到去年放款的诉求是明显大于揽储的需要。
去年三湘银行“不差钱”,原因不敢说只有这一个,但“放款能力有限”是肯定的。
揽储的动力缺乏,这个从银行的手续费支出方面,也可以感受得到。
去看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合起来才0.2亿,相比其他银行基本就是没怎么支出。
今年还会如此吗?从现状来看,已经不是去年的节奏了。
三方平台关闭揽储的情况下,如何维持存款规模,可能是对三湘银行今年最大的考验了。
期待三湘银行发力,今年可以有更多的活动。
众邦银行果然很多时候,都是有它的“独到之处”,连年报都是如此。
非常特殊的,在年报开篇就进行了党建工作介绍,我默默地送上“佩服”2字。
回顾2020年,众邦银行在揽储上的动作,可谓是花团锦簇。非要给它的招数定个说法的话,就是不走寻常路。
时至今日,我还是惊为天人。
当然看年报,也看得出来,众邦银行去年的付出还是有显著回报的。最直观的,就是总资产规模,从2019年底的418亿到2020年底的724亿,整整增长了73.03%。
而且关键是收入、盈利能力也同步增长了不少(虽然也不多,比微众差远了)。
当然,最最关键能体现众邦银行去年干什么的就是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了。
2020年的这个值是5.85亿,而2019年是3.5亿元。
对比下三湘银行的0.2亿,感受到差异了吧。要知道,有付出才能有回报。众邦银行可是三方平台时代,对接平台最多的银行之一。
不过2021年,略显沉寂了。非常期待众邦的下一步动作。
相比向三湘银行、众邦银行来说,亿联的银行就略显“平淡无奇”了。
这个“平淡无奇”从年报的风格就已经体现了,甚至还显得有点固执(为数不多,采用双页展示),阅读体验差。
它的总资产规模,从2019年底的313亿到2020年底的451亿,增长了44.08%(我潜意识里认为,正常的民营银行是需要保持这个增长的,数值很平淡)。
不过在亿联银行的年报里有一个有趣且关键的数值,就是银行的个人存款占比。
亿联银行的这个值是74%,这个值非常关键。
我可以负责任告诉大家,这个值基本代表了大部分民营银行的现状。“受益于互联网”,这些银行的个人存款占比“奇高”。
抱着好奇心,也重点关注了它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的部分。2020年是0.43亿,与2019年0.56亿对比,很诧异的部分是2020年是略有下降的。
但是成果还是可以接受的,起码比三湘银行0.2亿支出的投产比高。
今年总算是动起来了,更多关键信息群里吼吧。
民营银行的年报(或者称之为年报摘要)还是非常有趣的。
这些年报的内容真实性,我们不去评价,也可以肯定的是有些内容是被刻意突出或美化的。
但相比一些上市银行的年报,也更容易在中间去发掘到一些有趣的亮点。
如果不对比,你可能永远不知道某些银行(比如众邦银行)在背后默默的付出了那么多。
各位银行的储户们,咱们就当吃个瓜,看着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