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中高卫国:大智若愚的得势者

涛涛评历史 2023-02-21 05:50:02

《孔雀》里的哥哥高卫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他的性格具有多面性。在兄妹三人中间,他无疑是最有心机的。“这个人物看起来很愣,很二乎,但我们一直不把他当傻子写,他是很功利、很鸡贼的一个人。”

从经济收入来说,他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个体户”,通过摆小吃摊,他积聚起了比其他普通的工薪阶层更多的财富。让人没想到的是,他这样一个脑子不灵光的人,倒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形势下的得势者。青少年时期的高卫国因为患脑病而脑子不灵光,成为人们眼中身体健壮却头脑简单的“二傻子”式的人物,在社会上被人耻笑和玩弄,成为妹妹高卫红和弟弟高卫强尊严的损害者。在家里,多吃多占,仗着父母的偏爱肆意妄为。

过年时父母和弟弟妹妹将最多的糖果让给他,而他却宁可将糖果喂鹅也不给其他人吃。高卫国一方面表现得有些痴傻,做事鲁莽,经常被人利用,被人玩弄。但同时他还有机智的一面,甚至很有心机。比如,当他看上了棉纺厂妖艳的女工陶美玲时,他用激将法说服了妈妈帮他张罗了宴请陶美玲的事。当妈妈以她和爸爸会照顾他来推诿时,他还给妈妈讲道理说父母总不能照顾他一辈子,如果有了老婆,等父母死后,就会有人照顾他了。

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显示出了他很机智很有心机的一面——这次是他和张喜子的见面。当年,他拿着向日葵花到棉纺厂门口向陶美玲表白,张喜子和陶美玲用在他面前秀恩爱的方式打退了他的“进攻”。而在工作中,他是被张喜子一伙儿欺负的对象,他为了让集体接纳他,不惜受他们利用,甘愿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儿,让张喜子他们一伙儿人在一边打牌。他在替张喜子他们上工的时候并不是无偿的,每次张喜子他们会不以为然地将一盒香烟递给他作报酬。若干年后,作为最早的个体户,他很快就过得比别人富裕了。而此时的张喜子早跟陶美玲告吹了,因新娶的老婆快生产了,特地来找他借钱。这时,高卫国表现得非常机智。这是张喜子在向他低头,他抓住了这次反击的机会。当张喜子称赞他“发财”时,他故作谦虚地回答“发啥财啊,小本买卖”。此时的他已经是成功者的化身了。张喜子不得不以“有眼不识泰山”这样的话表现出屈服的姿态。

当张喜子提出借钱时,他痛快地答应了,但要求是第二天给他。这就是他最机智的地方。第二天,他并没有直接给张喜子钱,而是拿出了一箱香烟,让张喜子卖了这箱香烟,还嘱咐他这是送的,不用还了。这箱香烟正是当年他替张喜子他们干活时挣到的。事实上,他正是用这种方式来向张喜子暗示他当年受过的屈辱,并且借此机会来报当年受张喜子他们欺负的仇。在电影的最后一个场景,兄妹三人带着各自的家人从动物园的孔雀笼子边经过,这时高卫国说的一句话很耐人寻味。当挑逗了半天孔雀仍然不开屏时,他说“咱自己盖个动物园,住在里头天天瞧。”这句话暴露了他的庸俗和功利,同时也显示出了他的狂妄。这是一个得势者的狂妄。他作为最早的个体工商户,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早富裕起来的一批人中的一个,这时,他的狂妄正是来自他对自己此时生活现状的满足和骄傲。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