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我国外交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宣布对试图干涉中国内政的美国国会议员、官员及非政府组织实施制裁。特朗普实在没想到,关税战打到现在,中国竟然还有后手,而且这些后手看着非常眼熟,都是美国人曾经做过的。问题是效果还非常大。
自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实施以来,中国已形成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等在内的完整法律框架。虽然我国一直都没激进执行这些法律,但是账单可都给美国人记着呢。这次我国直接根据名单,冻结被制裁对象在华资产,禁止组织和个人与其交易,形成“制度性威慑”。

美国人的习惯是蹬鼻子上脸,此前我国没有严格执行,让他们觉得终归只是说说,根本不敢得罪美国,反而一个个加大在中国的私人投资,甚至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放在中国。现在直接被一勺烩。要是论钓鱼打窝,谁都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几乎就在同时,我国针对美国的军工复合体以及美能源产业和汽车工业的打击也在同步进行。2025年4月推出的钐、钆、铽等中重稀土出口管制,直击美国F-35战机永磁体生产,使美军装备研发成本激增18%;对美全品类商品加征34%关税,其中汽车关税升至49%,液化天然气税率达42%,形成“超对等”打击效果。
这些措施构成“法律威慑+资源管控+市场限制”的三维反制体系,以确保美国官员不管背后的金主是谁,也不管他们有什么挣钱渠道,总之都被中国一网打尽。
在美国当官是为了挣钱,挣不到钱这个官就白当了。所以现在整个美国都陷入了政治失序的状态。
此前他们支持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反击最后都只能打在美国老百姓的头上,美国官员是不疼的。既然不疼,他们自然也没有意见。然而这一次那些发起关税战的官员实实在在吃到了损失。所以这些人现在比美国红脖子还要着急,纷纷逼迫特朗普向中国低头。
只不过特朗普自己是不可能向中国低头的。他想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让自己的儿子,替自己向中国低头。只不过中国这边对特朗普“边制裁一边喊话”的行为泼了一盆冷水,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回应,合作需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这种表态实际上否定了美方“既要打压又要合作”的幻想。
尽管小特朗普试图为父亲保留谈判空间,但不论他怎么美化自己的行为,都已经暴露出了美国战略收缩的实质。这种“代际传话”难以掩盖美国在核心利益上的妥协困境。

当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儿子外交”挽回颜面时,中国已建立起“反制裁+国产替代+国际规则重塑”的立体攻防体系。从稀土管制到量子计算突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到不可靠实体清单,中国的每次出手都直指美国霸权体系的弱点。
事实证明这种“打痛再谈”的策略,非常有效既揭穿了美国“实力地位”话语的脆弱性,也为新型大国关系树立了“以实力对话”的新规则。只不过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我国打得可能还不够疼,等什么时候特朗普愿意亲自上门道歉投降,中国才会勉强接受他们的认输。别说什么得饶人处且饶人,美国可从来没想过饶了中国。这时候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