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加红、价值连城,素三彩到了康熙朝就不素了吗?

醉蝶看文化 2023-02-09 12:10:01

素三彩是一种以黄、绿、紫三色为主,不用红色的低温釉上彩瓷器品种。通常是先在瓷坯上刻划好纹饰,高温烧成无釉素瓷,在涩胎上用黄、绿、紫三色绘画纹样,二次入炉低温烘烤而成。

素三彩瓷器始烧于明代成化,鸭形香薰造型新颖,色彩素雅,是其代表作。

明成化 素三彩鸭薰

正德时期技术已臻成熟,器物制作十分精致,色彩的运用和纹样也较成化更为丰富,流行折枝、缠枝莲花,蔓草纹以及海水蟾蜍图等。正德以后素三彩仍见制作,但终明一代,素三彩瓷器的色彩及制作均不及正德。

明正德 素三彩缠枝莲纹长方水仙盆

到了清代,康熙三彩器继承和发扬了明代成化、正德三彩和嘉靖、万历多种色地套叠的传统工艺,在素胎上刻划出纹饰轮廓线,再绘以图案,涂施彩色釉地。

三彩器施彩以黄、绿、紫为主,或加蓝色为辅,间露白地相佐,因少用或不用红彩,所以又有“素三彩”之称。也有个别加红彩的,例如一件“康熙素三彩松鹤纹砚盒”上,仙鹤的鹤顶红即使用红彩。可是由于数量甚为稀少,过去常论“三彩加红,价值连城”。

清光绪 素三彩云鹤纹印盒

尤其是墨地三彩,瓷器传世不多,即使在今日,故宫藏品中也没有完整器,只有康熙棒槌瓶颈一段而已。据说这种墨彩是在高温烧好的素瓷上用“珠明料”描绘纹样,并填满纹样空白处,然后在整个画面上覆盖一层水绿色料,待干后入窑二次低温烘烧,所以显得油黑似漆,但然而并不十分光亮;近代仿品反而光泽艳丽,不如真品深沉朴实、耐人寻味。

三彩器的色泽一般不及五彩艳丽,但由于它的施彩工艺标新立异,从而创造出了丰富多样、质朴雅洁的不同品种。尤其是用一种彩色铺陈为地的品种,如黄地、绿地、紫地、米地、虎皮斑等等,其彩釉以反复交替使用、变化莫测而颇具匠心。还有的运用雕塑、镂孔及绘以锦地开光图案等等技法,大大丰富了康熙三彩的表现力。

清康熙 素三彩镂空花熏

官窑的器物多为白地、黄地和虎皮斑等,署官款;民窑无款的器物尤多,并有粗细器之分。有的仿明代款识或画有图记。

清康熙 素三彩暗花云龙花果纹盘

康熙素三彩器型丰富多样,大小不一:大器有凤尾樽、棒槌瓶、大罐及人物塑像等,其中的大凤尾樽和棒槌瓶可高达一米以上;小器有杯、盂、碗、盘、文具、香薰之类,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俗称攒盘或果盒的组合器皿,造型别致却很实用,是清代的创新品种。

清康熙 黄地素三彩攒盘

常见的康熙三彩都有哪些品种?

一、黄地紫绿彩

这是沿袭明代万历时的品种,从康熙起到宣统止,成为清代延续不变的传统品种。造型以大小不等的各类盘为主,盘外壁绘三彩葡萄、云鹤、朶花、蟠螭等纹饰,盘内刻填并绘以紫绿龙图案。器底均以靑花或紫彩写款,因全器施黄釉,故款字常被黄釉覆盖而成黑色。底面可见旋胎纹路。

清康熙 黄釉地素三彩双龙戏珠大盘

二、白地三彩

白地三彩均以素白器为地,先刻出云龙、花卉、三菓等纹饰轮廓筏,再精心描绘出黄、绿、紫三彩图案,最后罩以白釉,见有盘、碗类。如三彩牡丹纹碗,造型庄重秀美,胎体细腻,碗里釉面洁白平整,外壁釉面刻龙施彩,彩色艳丽,层次分明。它是康熙三彩器中的精品。三彩中以水绿色最为突出,其绿浅淡嫩艳如一泓清水。员品釉面润、细滑而坚致。仿品器型笨拙,胎厚,器裹釉面不不且泛青,釉质硬度不足,色彩凝厚沉闷。

清康熙 素三彩花蝶暗刻龙纹碗

三、黄地三彩

先在素胎器上刻花然后施彩,釉面特别肥腴润泽,色调鲜明,纹饰层次清晰,釉色地除黄地外,还有绿地、米地、紫地或者各色反转交替作地的。工艺、纹饰大同小异。这些色地及彩绘均为低温含铅釉,烧成后釉面和彩釉的硬度较高,有自然氧化作用形成的“光晕”现象。这是康熙三彩与后期仿品的重要区分点。常见器型很多,有凤尾樽、观音樽、方或圆的棒槌瓶、将军罐、大罐等。较为新颖和贵重的有镂孔香熏、盘和攒盘(攒盘以绿地三彩焉多,并加施藕荷色)。

清康熙 黄地素三彩吹箫引凤图观音尊

四、墨地三彩

墨地三彩是康熙三彩中最为名贵种。制作时,先在器上施以绿釉,再覆施墨釉,即为墨色地,再以泛紫的深墨笔道勾描花卉、禽乌、荷莲等图案,填绘黄、绿、紫、白各色。也有的在墨地中留出白地开光绘三彩图案,其笔画纯熟,层次分明,刚劲有力,傅神自然。

目前,康熙墨地三彩的完整器物,国内少见,有些已于早年流散到欧、美一些国家,如法国巴黎卢浮宫等处就陈列有我国康熙墨地三彩大花觚、大罐、大棒槌瓶、观音樽等,甚至是成对的。连一些仿品和残破之器,也为法国人所爱好并大量收集。传世品中有很多为光绪及民国时的仿品。仿品中还有以康熙原胎旧器剥去釉面,后挂墨彩地或其他各种色地的伪作;换底或调口之物,也不在少数。

清 康熙 墨地素三彩四季花鸟瓷方瓶

五、虎皮三彩

以黄、绿、柴三色釉间隔混杂点染于器上,经自然量散形成不规则的类似虎皮状的斑片,以奇取胜。常见器有盘、碗和福禄寿三星人等,多为民窑器。

清末及民国竞相仿作,在鉴定时应特别注意。真品胎质缜密,琢器类上手便有沉重感,盘、碗等圆器则胎薄体轻;釉面光亮坚致,有变幻的光泽;虎皮斑片也大小不,呈自然垂流状。仿品则大都是人工摹拟点染,彩斑较为刻板。

清康熙 虎皮三彩撇口碗

六、三彩瓷塑

常见有西洋人、三星人、佛像、八仙人、观音、东方朔、魁星、兽类、禽乌、山石以及福、禄、寿字形的壶等。其造型都很准确,胎硬质密,雕工细微,刀法娴熟,神态自若。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有两件康熙三彩人座像,形体巨大,面目清秀,神熊飘逸,绘工细腻,甚为精彩。后世所仿三彩瓷塑,大都粗率不堪;也有的过分规整,反而显得生硬失神。

清康熙 素三彩观音像

康熙三彩是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产物(雍正之后少见),其时代性强,制作精细,品类繁多,十分名贵。对于后世大量不惜工本的傿作,应从下表所列的几个方面去鉴别。

0 阅读:282

醉蝶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