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的联系与选择是一门学问,甚至可以说是一门玄学。最近两天曝光出来的导师与研究生,以及之前的案例其实都需要我们在这一方面多加注意
如果不能选择到一个正常正直,学术能力与人品兼具的导师,研究生三年将会度过地各外痛苦(ps:选择失去生命的很多案例里基本上都和自己的导师有关系)
导师的选择上一方面是不清楚导师品行如何,一方面是有很多同学并不清楚何时联系导师为宜,大部分同学选择在复试名单出来后着手联系导师,或者索性录取名单出来后再给导师发邮件。

图源网络
正常的导师是一方面,有没有读研的实力、毕业的实力又是另一回事。
提前明白:读研后的社交状态
不管是25还是26考研的同学,需要明白的是读研后最主要的社交来源于
1️⃣与同窗:君子之交淡如水。
与同专业的同学相处避免不了卷,即使不明显也有暗流涌动,所以大家的相处总是淡淡的,热情中总保持着矜持与距离。所以关系好的往往是其他专业的同学,没有利益纠葛的人之间更容易保持纯粹亲密的友谊。
2️⃣与导师:不同的导师性格、为人处世等均不相同。
热情型导师会定期找自己的学生谈心吃饭,会注意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佛系型导师喜欢放养学生,这一类导师往往是早已功成名就,他们不会和学生保持热络的关系,没有师门聚餐没有定期报告,到开题时再来适当催促一下自己交论文改论文。
被push时会感到无助和焦虑,被放养同样会陷入惶惑无措的状态,但是总体上仍保持愉悦——与导师推心置腹的温暖,自己安排空闲时间的自在。
当然,研究生生活不止包括这些,还有实习、社团、比赛等等,我们留待后面再说。
符合导师要求的考生还会提前跟着导师去“打工”,做实验、跑程序等等,所以之前学姐建议的是理工类研究生们可以提前和导师联系,既是刷好感同时也是在观察导师的品行。
很少人会平白无故地告诉你导师的真实品行(因为发生过不过背刺事件),所以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很多时候还是要自己观察,一旦有“雷”(比如压榨研究生、骚扰研究生等等),及时抽离,避免真的成为对方的弟子后再找学院换导师——难之又难。

导师联系的时间
一般同学联系导师是在确定已录取之后,或初复试失利准备调剂的环节。对初试本身而言,联系导师并没有那么重要。
初试考察的是我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除非导师能够告诉我们准确的题目,否则我们是无法获得确切答案的。当然,如果是抱着进入复试的必胜决心来联系导师也未尝不可,向老师表面自己的崇敬和期盼,如果有拿得出手的项目课题和论文也可以发给老师。
如果能够进入复试,就能再给老师留下不错的印象,但如果分数不够,那么老师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了。复试前联系导师(也就是现在或者出成绩和分数线后)也是不错的时间点,这关系到我们未来三年的“生存”状态,而调剂则是必须要联系导师的,我们需要自己去联系课题组老师以及学校研招办老师(后者居多)为自己争取调剂名额。
只有得到老师的认可,我们才有机会拿到入场券攻读学业。加上导师的联系本身就有一定程度上的先来后到之分,所以先联系的学生会更有可能得到心仪导师的认可。

图源网络
但不要把联系导师等同于复试!
即使是复试前的简历打动了导师,正式面试时如果效果不佳也只是会适得其反。
关于导师的联系
无论何时联系,我们要先找到确定心仪导师,并找到他的信息,可以去报考学校学院的官方网站上看导师的介绍,联系方式;或者用谷歌学术等去搜索导师的名字,了解其学术水平;还有一个是导师评价网,了解导师为人。

图源网络
这里提醒一下大家,在不确定导师为人在不确定导师的治学水平之前,不要轻易因为对方的履历和背后的学校产生太厚的滤镜。
既要看到导师的光环,同时也要看到光环后的人品,能在网上查到最好,查不到也可以去想办法问问学长学姐或者自己学校里的老师,打听一下情况。
或者可以去知网查一下该导师手下学生的论文,一般知网都能查到硕论博论,可以通过发表时间和入学时间判断该学生是否延毕……如果一个老师手下的学生都是晚几年毕业,请你务必重视!!!

图源知网
如果你觉得一切ok,想发简历——
吸引导师的目光
发给导师的简历上大致包括这几项内容:
个人信息、考研初试成绩、学历背景、本科期间的亮点经历:
获奖经历、项目经历、校内活动经历、技能证书等等、英语成绩等。
虽然简历可能不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一份足够优秀的简历和良好的复试表现足以弥补初试分数带来的漏洞,或者是锦上添花。

图源网络
ps:很残酷的一个真相是,如果你的老师能联系上你心仪的老师,牵线搭桥一下,一般来说只要你通过了初试,那复试基本上不会被刷掉。所以考研也只能是相对而言比较公平。
小编的建议是
本校考生可以早点刷脸联系(如果放在几年前,小编可能只会建议大家好好准备复试,但是现在今时不同往日,上岸的机会极为宝贵,珍惜每一种可能)
对于外校考生而言,去和导师熟络起来比较困难,与其想方设法联系上心仪的老师,不如把这个心思和时间拿来认真复习,通过面试给老师留下好印象。
最后,不管导师外在的光环多么耀眼,对方「是否品行端正」「行为世范」「师德师风优秀」才是第一要务,一旦发现不对,一定要及时告知学院,避免影响自己的读研生涯。
Ps:科研无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心安理得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