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赞美包围的孩子,长大后却更容易崩溃,原因竟是这个!

乐一小哥 2025-04-08 00:34:13

宝贝真聪明

你是最棒的

太厉害了

这些话是不是经常挂在你嘴边

现在很多家长都信奉"赞美教育",觉得多夸孩子就能培养自信。

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些被夸大的孩子,反而越来越玻璃心:赢了比赛,就趾高气扬;遇到挫折,就崩溃大哭;做错事第一反应是推卸责任。

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那些脱口而出的夸奖,真的在帮孩子建立自信吗?

为什么"你真棒"会失效?

想象一下,你每天给盆栽浇糖水,会发生什么呢?前期它或许会长得非常快,但是根系会渐渐地腐烂。

空洞的赞美呀,就如同那糖水一般,短期能够刺激孩子的表现欲,不过却在腐蚀着他们自我认知的根基。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当孩子频繁地接受笼统的夸奖时,大脑的奖赏系统会,对特定的词汇产生依赖。

就像吃多了甜食,会导致味觉麻木一样,孩子对“真棒”“聪明”这类评价,逐渐变得免疫,需要更夸张的赞美,才能够获得满足感。

更危险的是,他们开始把自我价值,等同于别人的评价,就像那个永远需要观众鼓掌的演员一样,一旦离开舞台,就会不知所措。

心理学中的“评价焦虑”现象正源于此。

哈佛大学追踪研究发现,长期接受结果性夸奖的儿童,在12岁后,普遍出现,自我认知模糊、决策依赖他人意见的特征。

他们像被输入固定程序的机器人,只会按照“获得夸奖”的指令行动,不过却失去了自我判断的能力。

被"夸"大的孩子会遇到哪些问题?

恐惧失败的完美主义者

当孩子习惯把“成功被夸奖”划上等号的时候,失败就变成了需要逃避的噩梦。

他们开始用拖延战术,逃避挑战,就像站在泳池边,迟迟不敢跳下的孩子。

更可怕的是,有些孩子会发展出“要么满分要么零分”的极端思维,考试得99分,不是喜悦而是耻辱。

自我认知的泡沫

在父母编织的夸赞泡泡里,渐渐长大的孩子,犹如活在哈哈镜的世界之中。

他们错将父母的过滤镜片,视为真实情况,当那些泡泡被现实刺破之时,通常要历经比一般人更为痛苦的认知重新构建。

青少年时期,忽然的自我否定以及抑郁情绪,许多都源自这样的认知偏差。

脆弱的人际关系

总被夸赞“最为特别”的孩子在潜意识里会将他人视为竞争对手。

他们呢或是用傲慢的态度筑起一道围墙;或是因别人受到更多称赞而内心失衡。

如此这般的孩子,或许成绩颇为优异,不过却极难获得那份真挚的友谊。

培养自信的正确打开方式

用"描述"替代"评判"

将画得真好替换成:“我看到你使用了三种蓝色来描绘大海,那浪花的形态确实充满动感。”

这样具体的评价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而不是停留在模糊的赞美之中。

这就好比在给植物浇水时说“今天加入了200毫升雨水”,而非笼统地表示“浇得不错”。

关注"过程显微镜"

当孩子解出数学题时,与其夸赞“真聪明”,不如讲:“你方才尝试了三种办法,最终凭借画图法攻克了难关。”

这就如同给孩子配备了“成长望远镜”,让他们明晰进步的路径。

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显示,注重过程的孩子,在面对难题时的坚持时长,相较于被夸赞聪明的孩子多了60%。

启动"自我评估系统"

问孩子:“你觉得这幅画究竟哪里最让你满意呢?”“这次比赛,你到底学到了些什么呀?”其实这就好像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安装了一套自我检查的程序呢。

德国教育学家留意到,时常进行自我评估的孩子,在做决策的时候,其前额叶皮层的活跃度会更高一些,而这正是理性思考的关键区域所在。

给孩子一个"容错"的成长环境

自信的本质是对自我价值的笃定,而这种笃定源于"被允许不完美"的安全感。

就像学步儿童之所以敢不断跌倒,是因为知道总有人守护。

我们可以:创造"试错安全区",每周设立"冒险时间",鼓励孩子做件不敢做的事,无论结果如何都值得庆祝。

可以是主动和陌生人交谈,也可以是尝试新发型。

创建“进步手账”:与孩子一同记载小进展,并非记录“考了100分”,而是记录“今日主动地举手回答错题”;“协助修理好了卡住的抽屉”。

这些才算是真实的成长标记。

示范脆弱的力量:家长不妨分享自己搞砸的经历,今天妈妈开会说错话,后来我这样化解,这比完美形象更能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

警惕这些"伪夸奖"

人前表演式夸奖:"快给叔叔背首诗,我们家宝贝可厉害了"——把孩子变成取悦他人的表演者

条件交换式夸奖:"要是考进前三名就给你买."——将自我价值物质化

贬低他人式夸奖:"你比隔壁小明强多了"——播种嫉妒的种子

真正的自信,是明白自身存有不足,不过仍旧敢于去尝试;是在遭人否定之际,还能够维持从容的状态;是于无人给予喝彩之时,依旧坚定且笃定地向前行进。

这种深深植根于心底的力量,绝对不会从外界的赞美堆积中产生,而是在真实的经历体验当中生长而出的生命韧性。

放下那些脱口而出的"你真棒",给孩子更珍贵的礼物:一面照见真实的镜子,一把解开难题的钥匙,还有永远向他们敞开的安全港湾。

当孩子学会在风雨中自己站稳,那才是真正的自信在生根发芽。

0 阅读:0

乐一小哥

简介:专注家庭教育,个人成长感悟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