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查出肺结节的人,若身上出现这些表现,要千万注意!

瑞旭来看养护 2025-04-04 04:29:47

近年来,随着体检普及和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胸部CT检查中被告知肺部存在“结节”。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词语,常常让大家感到紧张和不安,担心自己是否得了肺癌。那么,肺结节到底是什么?出现肺结节的人身上可能会有哪些表现?又该如何正确对待呢?

一、 什么是肺结节?并非都是“坏东西”

简单来说,肺结节是指在肺部影像学检查(主要是胸部CT)中发现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之所以用“结节”这个词,是因为它只是影像学上的描述,并不代表疾病的性质。肺结节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从病理学角度来看,肺结节的成因非常复杂,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良性结节: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约占所有肺结节的90%以上。常见的良性原因包括:感染性肉芽肿: 这是由既往或正在发生的肺部感染引起的,比如结核、真菌感染、肺炎等。感染痊愈后,可能会在肺部留下小的疤痕,形成结节。炎性假瘤: 这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局部炎症刺激有关。错构瘤: 这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由肺部正常的组织成分(如软骨、脂肪、上皮等)以异常比例构成。肺内淋巴结: 肺部也有淋巴组织,当淋巴结肿大时,在CT上可能表现为结节。其他良性病变: 如肺囊肿、支气管扩张局限期等。

恶性结节: 这也是大家最担心的情况,肺结节可能是肺癌的表现,包括:原发性肺癌: 这是指起源于肺部组织的恶性肿瘤,肺结节可能是早期肺癌的表现,特别是腺癌和鳞状细胞癌。转移性肺癌: 这是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肠癌等)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肺部形成的结节。二、 肺结节为何越来越常见?影像技术进步是主因

近年来,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增高,这主要归功于高分辨率CT(HRCT)的广泛应用。与传统的X光片相比,CT能够提供更清晰、更精细的肺部影像,可以发现更小、更早期的病灶。

此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行体检,这也增加了肺结节的发现机会。尤其是在一些高危人群(如下文会详细介绍)中进行的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更是显著提高了早期肺癌的检出率,而这些早期肺癌往往表现为肺结节。

三、肺结节可能会导致哪些症状表现?

需要明确的是,绝大多数肺结节患者没有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肺结节都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的。 然而,当肺结节增大到一定程度,或者性质为恶性并侵犯周围组织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相关的症状。以下是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表现:

持续性咳嗽或咳嗽性质改变: 这是肺部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原本不咳嗽的人出现持续超过2-3周的干咳,或者原有慢性咳嗽的患者出现咳嗽频率、程度、性质的改变(如咳嗽加剧、出现刺激性干咳等),需要警惕肺部可能存在病变,包括肺结节恶性进展的可能性。

咳血或痰中带血丝: 这是肺癌较为典型的症状之一,虽然在良性疾病中也可能出现,但一旦发生,应高度怀疑肺部存在恶性病变。咳血量可多可少,可能为鲜红色血丝或痰中混合少量血液。

胸痛或胸部不适: 肺部本身没有痛觉神经,但如果肺结节位于肺边缘,侵犯到胸膜或胸壁神经时,可能会引起胸痛。疼痛可能表现为隐痛、钝痛或刺痛,部位不固定,与呼吸或体位改变可能有关。

气短或呼吸困难: 当肺结节较大,占据肺部空间,影响肺功能时,或者当恶性结节阻塞气道时,可能会出现气短或呼吸困难的症状。活动后气喘吁吁,甚至在休息时也感觉呼吸不畅。

声音嘶哑: 如果肺结节位于肺尖部(即肺上沟),并侵犯到喉返神经时,可能会导致声音嘶哑。

吞咽困难或胸闷: 位于纵隔的肺结节或增大的淋巴结可能压迫食管或气管,引起吞咽困难或胸闷等症状。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和乏力: 这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全身症状。如果短期内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明显下降,伴有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症状,需要高度警惕恶性疾病的可能性。

杵状指(趾): 这是指手指或脚趾末端异常增粗,指甲根部隆起,指甲与皮肤的角度增大。杵状指(趾)的出现可能与慢性肺部疾病(包括肺癌)有关,但并非所有肺结节患者都会出现。

肩背部疼痛: 肺尖部的肿瘤(Pancoast瘤)可能侵犯胸壁、神经丛,引起肩部、背部或上肢的持续性疼痛,有时可放射至手臂或手指。

还需要强调的是,以上这些症状并非肺结节特有的表现,很多其他肺部疾病也可能引起类似的症状。而且,很多肺癌早期患者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因此,不能仅凭症状来判断肺结节的性质。

四、 哪些人更容易长肺结节?高危人群要格外注意

虽然任何人都有可能长肺结节,但以下人群更容易出现肺结节,并且恶性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格外注意:

长期吸烟者: 吸烟是肺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肺结节和肺癌的风险越高。长期接触二手烟者: 即使自己不吸烟,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中也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有肺癌家族史者: 如果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患有肺癌,那么自己患肺癌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长期接触职业性致癌物者: 长期接触石棉、氡、砷、铬等致癌物质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较高。既往患有肺部疾病者: 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纤维化等患者,患肺癌的风险可能增加。年龄超过40岁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患恶性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五、 发现肺结节后该怎么办?

如果在体检中发现肺结节,不必过于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科学的评估和管理。

医生通常会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肺结节的良恶性风险:

结节的大小和形态: 较大的结节(>1厘米)和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有毛刺或分叶的结节,恶性可能性相对较高。结节的密度: 可以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密度结节。磨玻璃密度结节,特别是持续存在的,需要高度关注。结节的生长速度: 如果在复查CT中发现结节明显增大,尤其是在短期内快速增大,恶性可能性增加。患者的临床病史和危险因素: 如上文提到的吸烟史、肺癌家族史等。影像学特征: 比如是否存在钙化、空泡征、血管集束征等。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医生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

低风险结节: 对于一些很小的、形态规则、没有高危因素的结节,通常建议定期复查CT进行观察,监测结节的变化。复查的频率和时间间隔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中等风险结节: 对于这类结节,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比如PET-CT扫描,以评估结节的代谢活性,帮助判断良恶性。高风险结节: 对于高度怀疑恶性的结节,或者经过进一步检查仍无法明确性质的结节,通常需要进行活检或者直接手术切除。活检可以通过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等方式进行。

结语:肺结节的发现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癌症,绝大多数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关键在于发现后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评估和管理。不要过于恐慌,也不要掉以轻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建议,定期复查,才能更好地守护我们的肺部健康。记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肺癌治愈率的关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