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锅的金沙羊肉粉
毕节味道丨
金沙羊肉粉
金沙羊肉粉作为贵州羊肉粉的主要品牌,与遵义、水城、兴义羊肉粉构成了贵州羊肉粉的“四大门派”,以其汤鲜味美、浓而不腥的独特口感受到广大食客的热烈欢迎。《金沙县志(1993—2013)》记载:“以传统工艺制作的金沙羊肉粉发源于沙土。”沙土镇位于毕节市金沙县东部,与遵义市接壤,既有平川沃土,也有林幽草茂的起伏山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山羊采食的植物种类繁多。当地群众养殖山羊的历史悠久,有着烹制羊肉的独门绝技。早在1769年沙土建场时,就有小贩在沙土场卖羊肉汤锅,后有人专门生产米粉,两者结合为羊肉粉。清代末期,沙土中街居住的老人金永魁开始售卖熬制的羊肉汤以谋取生计。20世纪50年代,金永魁的儿子金振长已经掌握了父亲传授的熬制技术,后经不断改进,形成了独特的金家羊肉粉。改革开放后,沙土金家羊肉粉成为沙土的名小吃。2012年,金坤高作为沙土金记羊肉粉的第四代传人已把沙土羊肉粉向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请注册“沙土金坤高羊膳坊”商标保护。2019年,金沙羊肉粉制作技艺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漫步沙土镇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羊肉粉馆,空气中弥漫着熬制羊汤溢出的特有鲜香,这才有“来了沙土不吃羊肉粉就白来”一说。以沙土为起点向外辐射,羊肉粉早已演变为金沙饮食文化精髓。金沙人对羊肉粉的喜好已经超越了小吃本身,红白喜事、逢年过节、招待亲友,羊肉粉都是桌上“常客”。随着人们的迁徙流转,羊肉粉的食材、香料、配方和技艺也不断衍变、再生,形成如今的金沙羊肉粉。虽各家自有秘方,但金沙羊肉粉核心的制作流程不变,一碗羊肉粉从下锅到上桌,看似不到两分钟时间,但其背后却有着很深的门道,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煮羊肉、熬羊汤。选用散养的本地矮脚山羊,越重越肥为好,这种山羊膻味适中,肉细味鲜。将活羊宰杀,清理内脏,精刀去骨。羊肉分割成几大块,与剔下的骨头一起放进朝天大铁锅熬汤,先用中、大火煨煮去浮沫,然后用微火慢慢熬制。待汤色乳白,羊肉煮熟后,取出自然冷却一夜。熬出来的羊汤清而不浊,香浓醇鲜,带皮羊肉熟透而不绵烂,馥郁却不膻腥。关键在于对火候、时间的把控,以及去腥香料放入的比例,多则有药味,少则膻腥味熏人,各家味道是否称得上“正宗”,首先要看这一锅汤的功夫。第二步制作特色油辣椒,油辣椒的制作水平可以决定出各家羊肉粉味道高下。来源:磅礴乌蒙系列丛书之《风物毕节》
编辑:徐冰洁 责 编:陈燕民
编审:史无双 总监制:施 毅
毕节发布投稿邮箱:bjrbxbj@bjrb.cn看完点亮下方
“赞”和
分享给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