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关注一下特朗普上任时向选民承诺在上任24小时内就能解决的重大问题,以及俄乌和平问题,然而直到现在这些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据《华尔街日报》《卫报》等媒体的最新消息,其再次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施压,要求乌克兰接受美国与俄罗斯磋商出的协定,承认俄罗斯占领乌克兰20%的领土,其中包括克里米亚,并且美国对乌克兰之后的安全不做任何保障。《基辅邮报》报道称,美国国务卿马克・卢比奥本周末表示,美国将在本周末之前给乌克兰和俄罗斯一个解决这场长达数年战争的机会。
那么,“解决”究竟意味着什么?到底谁对谁错?另外,美国在此事中又扮演何种角色?

在此必须提醒各位,马克・卢比奥在担任国务卿之前是参议员。

马克・卢比奥
当时作为参议员的他,曾明确抨击过允许承认俄罗斯占领乌克兰领土的相关提议,还表示俄罗斯占领的任何土地,将来都要归还给乌克兰,怎能让乌克兰予以承认。但如今担任了特朗普政府的国务卿后,态度却发生了180度大转变,开始逼迫泽连斯基承认乌克兰被占领土归属俄罗斯。
如果说卢比奥的发言较为激进,那么特朗普的发言则更加激进。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表示,乌克兰局势非常严峻,泽连斯基要么选择和平,要么在失去整个国家之前再打三年仗。他还指责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称其在2014年面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时,没有采取强有力的阻止措施,是无能的表现;同时谴责泽连斯基,质问其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发生时,为何没有奋起反抗。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需要指出。
在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会面时,我们看到的那段录像并非整个会议的全貌。

在那段广为人知的搞笑对话之前,泽连斯基有一长段关于俄罗斯与乌克兰历史的长篇论述,其中就提及了2014年克里米亚问题。当时特朗普的反应是询问事件发生的时间,泽连斯基回复是2014年。特朗普的第一反应则是称当时自己还未进入政府。
从他的这一反应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一是特朗普对这段历史并不了解,否则不会询问泽连斯基;
二是他试图将责任全部推卸给民主党;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特朗普对克里米亚事件的历史并不清楚,并且想通过甩锅民主党来获取好处与美名。
特朗普的整段发言可在他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搜索到,他的立场是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与美国无关,但他认为自己要为双方带去和平、拯救生命,因为平均每周有5000名俄罗斯和乌克兰士兵在这场冲突中无谓牺牲。

特朗普的发言
所以他觉得泽连斯基应该选择和平,避免延长这场杀戮。他强调目前非常接近达成和平协议,但泽连斯基“没有牌可打”。
在当下互联网语境中,“没牌可打”已成为一个梗。不过特朗普似乎对自己用这个比喻十分得意,坚持使用该表述,认为泽连斯基“没有牌可打”就应该选择和平,期望借此帮助俄罗斯和乌克兰摆脱混乱局面,并将这一切祸乱的根源归咎于民主党,称如果自己当时是总统,此事肯定不会发生。
在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根本没有给美国面子。此前,乌克兰曾希望与美国达成矿产协议,在乌克兰的强烈要求下,原本只涉及经贸合作的矿产协议中,被生硬地加入了模糊的有关“security and safety”(安全保障)的条款。
但美国究竟将如何“关切”乌克兰的安全,并未明确说明,最终该协议谈崩。
如今,面对特朗普政府要求承认被占领土归属俄罗斯的要求,泽连斯基明确表示,此事没得谈,承认俄罗斯占领的领土违反乌克兰宪法,乌克兰将斗争到底。
此外,乌克兰经济部长的发言更为强硬,称想让乌克兰屈服绝无可能。从乌克兰媒体《乌克兰真理报》的报道来看,其担忧相关协议可能会在乌克兰不参与的情况下达成,真正的谈判或许正在华盛顿、莫斯科或少数国际中介机构之间秘密进行。

从历史经验来看,一些国家确实会达成一些私下的双边交易协定,这些协定往往要等几十年后才会解密,现在是否达成此类交易并不清楚,但美国目前显然有这种意图。
回顾历史,曾有饱受列强欺凌的大国,一些知识分子幻想国际调查团能主持公道,结果国际调查团走马观花后,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如今俄乌冲突中,美国的所作所为也如出一辙,其所谓的“主持正义”实在是无稽之谈。

那么,是否存在其他政治行为体架空乌克兰,在国外起草政治解决方案,然后施压乌克兰接受的可能性呢?
针对这个问题,《基辅邮报》和《乌克兰真理报》咨询了国际法专家。专家援引国际法条款称,在被侵占的情况下,受压迫一方在胁迫下签署的协定不具有法律效力,而且侵占方对侵占领土的合法性并不会因侵占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提升。
然而,国际法的规定是一回事,实际执行又是另一回事。
在国内,即便有政府执行法律,法律条文与执行情况也可能存在差异,更何况在国际上这种无政府的混乱环境中,虽然法条明确,但根本无法得到有效执行,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并且,在这一问题上,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原本各方预计在伦敦举行的会谈,美方却以忙碌为由取消行程,使得原本高层次的外交磋商,变成了低等级外交官和技术人员之间的空谈,甚至可能只是在进行一些无关紧要的交流,仅仅讨论国际法的条款,而不涉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那么,特朗普真的是一个遵守国际法的人吗?他是否了解国际法的具体内容及其背后含义?又是否会切实推行国际法呢?或许更重要的是,美国派去的问题特使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看到,美国派出的问题特使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是时候推进特朗普总统在俄乌问题上的指令了,即停止杀戮,实现和平,把美国放在第一位。

美国派出的问题特使在社交媒体发文
这里的“把美国放在第一位”令人费解,俄罗斯与乌克兰发生冲突,美国问题特使却要求双方将美国利益置于首位,这难道不讽刺吗?
回顾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的一系列外交举措,在一些内阁会议上,对特朗普的吹捧之词不绝于耳。甚至在外交层面,也要求其他国家对特朗普进行夸赞。
例如,日本在与特朗普谈关税问题时,都要讨好特朗普。
如今,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美国同样要求俄罗斯和乌克兰将美国利益放在首位,否则就以退出相威胁。那么,美国的这种威胁退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欧洲真理报》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美国目前给乌克兰的都是糟糕的选择。
一是若乌克兰直接与特朗普翻脸,特朗普可能会因乌克兰不给面子而进行报复,对目前仍向乌克兰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的国家,以加征关税或采取其他政治打击手段进行威胁。因为特朗普曾向选民承诺上台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但至今未能兑现,乌克兰的反抗无疑打了他的脸。
二是美国退出斡旋。从军事角度来看,虽然本频道对军事专业内容了解有限,但通过观察冲突前后的战线变化可以发现,如果乌克兰在战争中处于优势,就不会出现所谓允许俄罗斯保留20%侵占领土的提议。
由此可见,俄罗斯在战场上占据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对话机制,对乌克兰而言并非好事。《欧洲真理报》认为这对乌克兰不利,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乌克兰打不过俄罗斯,但也指出这是一个糟糕的局面。
那么,在这两张“烂牌”之外,乌克兰还有其他出路吗?是否有相对较好的选择?欧洲在这个问题上真的可靠吗?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不会放弃,作为总统和政客,他坚守了底线,展现了骨气。
但现实问题是,如果得罪美国或者美国退出斡旋,乌克兰将面临巨大困境,战争仍需有人付出生命代价,而乌克兰目前尚未找到应对之策。
文本内容源自@波士顿圆脸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