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层面的算计更为露骨。美军近期在巴拿马的动作耐人寻味:4月初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访巴期间,美方强硬要求“优先免费通行权”,甚至被曝出协议草案包含**“永久驻军”“领土让渡”等条款**,遭巴方四次打回修改。当五角大楼计划在运河区储存军事资产、开展演习时,明眼人都看出这是**“炮舰外交”的现代翻版**——用安全合作之名,行控制航道之实。
经济账背后的“阳谋”更值得警惕。若美舰商船免交通行费,按当前标准计算,仅巴拿马运河每年就能为美国企业省下数亿美元。但更深层的意图在于重构全球供应链霸权:当中国、欧盟等经济体因运河费用抬高成本时,美国商品却能凭借“特权”攻城略地。这种不对称竞争优势,本质是将公共航道变为美利坚的“收费高速公路”。
但现实远比白宫想象的复杂。巴拿马总统穆利诺26日强硬表态:“运河收费规则不容谈判”,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去年因红海危机已损失70亿美元,更不可能放弃核心财源。更何况国际航运界早有共识——“中立通行”原则是战后贸易体系的基石,若为美国开特权先例,势必引发欧盟、中日韩等主要贸易体的连锁反应。
值得玩味的是,华盛顿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资深外交官私下透露,这种“明抢”策略将严重损害美国信誉——毕竟1999年运河移交时,美国曾承诺“尊重巴拿马永久主权”。当“契约精神”沦为厕纸,谁还敢相信白宫签署的协议?更何况,中国作为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埃及最大投资国之一,绝不会坐视航道控制权易主。
这场运河博弈,实则是新旧世界秩序的激烈碰撞。特朗普团队显然低估了21世纪的主权意识——当巴拿马民众举着“运河属于人民”的标语游行,当埃及在运河区部署S-300防空系统,白宫的炮舰恐吓已失去魔力。历史早已证明,任何企图用武力绑架航道的帝国,终将被时代巨浪拍碎在礁石上。
鲁比奥此刻的沉默,或许正是华盛顿进退维谷的写照。当“美国优先”撞上“全球公义”,当霸权逻辑遭遇多极现实,这场运河争夺战的结局早已注定——不是美国能不能“白嫖”,而是世界允不允许21世纪重现殖民幽灵。答案,正在每一艘穿越运河的货轮汽笛声中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