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众所周知,狙击手是军警队伍中最神秘也是要求最高、培养体系最繁杂的射击岗位。整套狙击手的培养体系涵盖了人员、装备和训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军警狙击手的培训课程——
军警狙击课程是军警狙击手战斗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军警狙击手的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体课程设置
军队狙击手和警察狙击手在定位和任务上有一定不同,军队狙击手除了主要承担监视、侦察(情报收集)和精确打击任务外,还需要在进攻和防御战斗中进行掩护和支援射击,甚至需要执行反狙击和为火炮等间接打击火力提供引导等任务;而警察狙击手除了需要执行监视和侦察任务外,最主要的任务是在人质营救、反恐作战等任务中对预定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两者的定位和任务不同,决定了狙击训练课程的设置上有所区别,军队狙击手的训练课程中必须包括远程射击训练,而在警察狙击手的训练课程中则不是必需的。但是两者训练课程设置的核心是相通的,甚至有许多核心科目是相同的。
国外军警狙击手的课程主要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其中典型内容的设置有安全程序复习与课程概述、武器系统和装备审查、弹道学、步枪安装与瞄具调节、归零、观察练习、记忆训练、伪装与隐蔽移动、射击位置与射击姿势选择以及各种类型的射击训练等。
安全程序复习与课程概述
作为需要实弹射击的课程,国外军警狙击课程同国内课程一样都非常重视安全,即使参加培训人员都是经验丰富的军警狙击手,在课程的一开始也要进行安全教育,其中重点便是安全程序的复习,除了常规的安全事项外,如果训练场地有自己的安全规定或者配有急救设施,也会在这个阶段进行说明。
除了安全方面的教育以外,还会在课程正式开始前进行课程的概述,主要讲述课程的背景、目的以及主要内容安排。此外还会安排一些概述性的理论介绍课,如特警狙击手培训课程会介绍特警狙击手的定位、任务、主要装备构成等,这类课程一般以概述为主,主要目的是让参训的学员更多地了解行业内的一些专业知识,基本上不会就某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介绍,否则会耽误整体课程的进展,即“广度为主,深度为辅”。对于一些需要深入介绍的知识点,会专门组织针对性较强的课程,例如“硬质目标拦截”课程,其主要内容是使用大口径狙击步枪对车辆等目标进行专门打击,这种便是“深度为主”的课程。
利用实物开展瞄准镜基本原理与组成的教学
除军警狙击手的课程以外,还有一门特殊的课程,即针对军警狙击手指挥员的课程,主要目的是使负责部署和指挥狙击手的指挥官(往往也是狙击行动甚至更高级行动的指挥官)了解军警狙击手的队伍组成、任务类型、能力和局限以及最重要的运用和指挥,从而在行动中能更正确地运用好狙击小组,将狙击小组的效能发挥到极致。这门课程的典型代表有美国海军陆战队主办的侦察狙击手单位指挥员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战术方案制定、战术计划准备、平叛行动组织以及熟悉狙击小组的武器和光学设备等,此外还有现场练习教学,学员可以在现场学习如何指挥狙击小组。
武器系统与装备审查
军警狙击课程中,有的主办方会根据课程设置提供所需的全套装备,有的主办方只提供弹药装备。对于学员自行携带装备的情况,一般课程主办方会在组训时发布参训所需装备清单,并且在课程开始前进行武器系统与装备的审查,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课程是需要同时进行资格认证和考核的,只有预先检查好装备,才能够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此外狙击课程中还有许多需要实弹射击的科目,如果学员的装备达不到基本要求(尤其是枪+弹+镜的组合精度),则无法很好地完成训练。例如科目中需要射击1MOA大小的目标,则要求枪+弹的精度必须优于1MOA,并且瞄准镜可以辨识出1MOA大小的目标。再比如课程中有激光测距或者夜视行动的内容,则学员必须携带对应精度的激光测距仪和夜视设备。
弹道学
无论是军队狙击课程还是警察狙击课程,弹道学都是其中必备部分也是基础部分,只不过军警狙击课程的弹道学根据军警狙击手任务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对于需要执行公共场所保卫任务的警察狙击手来说,学习俯仰角射击的弹道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狙击课程中学员正在使用带弹道解算功能的红隼气象仪计算弹道数据
军队狙击手执行任务的距离多在中远距离甚至超远距离,在这种距离上,各个武器系统自身的误差因素以及外部气候环境等因素(初速、温度、湿度等)对弹道的影响非常明显,所以军队狙击课程还涉及到中远距离射击时各个影响因素的分析与修正,尤其是远距离风偏的弹道表现和修正方法往往是军队狙击课程的重中之重。
另一方面,根据数据统计,除特殊情况外,警察狙击手执行任务的最远距离一般不会超过100m,甚至有时在地铁站等封闭环境内执行任务,任务距离往往只有二三十米。故警察狙击课程弹道学的侧重点为归零情况的近距离弹道修正,一般狙击步枪的第二归零[大部分情况下,瞄准镜是高于枪管的。枪口在瞄准线下方,弹头出膛以后,先向上运动和瞄准线相交(第一归零),然后到了顶点以后再向下运动,和瞄准线相交(第二归零)]距离多为100m,而对于在100m内执行任务的警察狙击手来说,100m内存在正弹道和负弹道两种情况,这就需要警察狙击手对近距离的弹道学进行了解并熟练掌握不同距离上的弹道高。
警察狙击手多在城市环境下执行任务,因此警察狙击课程的弹道学部分还涉及在特殊地形下的弹道修正,如俯仰角射击、倾斜射击等。
根据狙击课程的性质,也会安排一些典型的弹道学内容演示,如城市狙击课程一般会安排穿透玻璃射击的演示。
城市狙击手课程中一般会安排穿过玻璃打击目标的项目演示
此外,弹道学部分还涉及到弹道解算装备的使用,以及更深层次的弹道解算模型原理。为了加深学员对课程的了解,在课程中安排学员自行使用弹道解算装备,从而得到理论的射击弹道解决方案,甚至会进行实弹射击以对弹道解决方案进行检验。
步枪安装与瞄具调节
步枪安装与瞄具调节科目主要讲授如何将光学瞄准镜与镜座稳固、正确地安装到步枪上以及瞄具的调节方法等内容。这其中最基础也是最主要的部分便是步枪、瞄准镜与镜座三者的安装,确保可以通过镜座正确地将光学瞄准镜安装到步枪上,从而确保弹道归零时瞄准线高等参数是正确的。例如在安装光学瞄准镜时,需要使用扭矩扳手来安装固定螺栓,确保固定螺栓的张紧力一致,而不是简单的拧紧即可。如果出现固定螺栓张紧力不一致的情况,可能导致光学瞄准镜发生角度偏移,这种偏移或许小到肉眼无法看出,但却会对射击精度造成较大的影响。
瞄准镜正确安装是步枪精确射击的基础,也是狙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归零日也即第零天,参训学员需要对武器系统进行归零和测试
瞄具的调整主要包括瞄具各调节部分(手轮、变倍环、视差手轮、屈度调节环)的使用和调整,确保调整以后既可以清楚地看到分划板,又可以清楚地看到目标。此外,这部分课程还涉及根据任务类型选定瞄具以及调节各部分参数的内容。
归零
由于狙击课程的场地与参训学员日常训练的场地存在一定差异,或者学员不是自行携带弹药而使用课程场地提供弹药的情况,此时归零便显得十分重要。只有枪+弹组合已经在课程场地归零,后续的实弹射击课程才有存在的必要性,如前期没有归零,后续实弹射击时出现问题就无法准确查到原因。这也是所有军警狙击比赛和军警狙击课程的第一个实弹科目都为归零科目的原因。例如在一些狙击课程中,参赛队员往往会提前一到两天到达场地,除了进行装备和审查外,最重要的便是在课程场地进行枪械弹药的归零。由于归零日安排在课程正式开始的前一天,因此有的地方也将其称为第零天。
此外,进行归零的好处还在于提前检查参训学员的水平,对于军警狙击手来说,归零是其需要掌握的最基础的技能。如果参加课程的军警狙击手连最基础的归零都无法做好,这可能意味着他并不具备参加课程的基础条件,即归零有时也可作为军警狙击手参加课程的准入测试,只有完成最基础的归零,才具备了参加后续课程的基本条件。
观察练习
观察练习也被称为侦察练习。该科目的培训流程为:首先介绍观察的基本方法,主要是预定目标区域扫描方法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情况;其次是介绍各种射程卡的组成内容及填写方法;第三,介绍在无射程卡的前提下如何从零开始自行制作目标区域草图。之所以先介绍射程卡再介绍目标区域草图,是因为射程卡是一种预设模板,学员在填写射程卡时这些模板可以提供指示,而目标区域草图的初始状态可能就是一张白纸,没有模板提示。所以从模板性质的射程卡到完全空白开始的目标区域草图是逐渐进阶的过程。
军警狙击手会携带许多光学设备,观察练习也多在这些装备的辅助下开展
无论是军队狙击课程还是警察狙击课程,基本上都会设置观察科目,这主要是军警狙击手在到达射击阵地后,首先要对目标区域的敌情进行观察,既要确保能够找到正确的打击目标,又要确保打击目标后可以安全快速撤出。其中找到打击目标便涉及到目标区域的观察,这是狙击的精确打击要求所决定的。除此之外,军警狙击手还有侦察和获取情报的任务,这也需要狙击手利用各种辅助装备对目标区域进行观察,并将观察过程中的重要时间点记录下来,如记录某个时间段目标区域中车辆的进出情况以及人员的变动情况等。
记忆训练
记忆训练又被称为KIM训练(keep in memory),不仅在狙击课程内设置,在许多训练课程中都会设置,并且与体能训练组合在一起,通过体能或时间压力进一步提高记忆训练的效果。以一种典型的三套图案记忆训练为例,其训练流程为:教员首先展示第一套图案,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并记忆图案,而后进行体能训练;体能训练结束后教员展示第二套图案,然后继续循环上述过程,直至三套图案全部展示完毕并进行完体能训练。最后学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仅凭记忆将全部三套图案复写出来,教员根据学员的复写情况给出评价。
记忆训练需要学员在体能、时间等压力条件下记住复杂图案
射击位置与射击姿势选择
射击位置与射击姿势的选择绝对是军警狙击课程中实践部分的重头戏。其中射击位置的选择主要涉及到最终射击阵地的选择,以需要潜伏的阵地为例,最终射击阵地的选择既要保证狙击手在阵地长期潜伏时不被敌人发现,又要保证目标在狙击手的有效打击距离范围之内,我们不难发现这两者是矛盾的,如果目标离得太近,虽然命中概率增加,但是被敌人发现的概率也增大;而目标离得太远,虽然被敌人发现的概率降低,但是命中概率也随之降低。所以射击阵地的选择需要狙击手在命中和潜伏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此外,最终射击阵地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例如气象的稳定性(不会突然有阵风吹过)以及阵地与目标之间的通透性,如果中间有一些障碍或者可能会造成障碍的物体,则不是一个好的狙击阵地。
课程中狙击手需要学会利用各种物体作为依托以稳定射击姿势
军警执行任务时并不能像在靶场等地采用卧姿进行稳定射击,实际上限于阵地环境的因素,虽然卧姿是最稳定的姿势,但在执行任务时多数情况下不能够采用卧姿,只能实现相对稳定。射击姿势的选择主要是狙击手根据目标和射击阵地情况灵活在立、跪、卧3种射击姿势之间选择合适的姿势,并且最重要的是在选择射击姿势的同时选择合适的依托物(脚架)等,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这一点在军队狙击手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而警察狙击手执行任务的环境多为单一的城市环境,且基本不存在跨区行动的问题,因此在阵地和姿势的选择上更具优势。
伪装与隐蔽移动
对于军警狙击手来说,能够长时间伪装潜伏在射击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军警狙击课程中专门设置有伪装和隐蔽内容,除了选择隐蔽性较强的射击阵地外,还包括各种吉利服的特征介绍与制作方法,还有实践环节,安排学员在训练场内就地取材,自行制作伪装物。
城市狙击课程中,教官正在教授在室内建立伪装阵地
伪装科目中狙击手需要就地取材并选定位置进行伪装
此外,从现阶段的军警狙击任务来看,大部分任务中军警狙击手尤其是遂行高价值目标清除任务的军队狙击手都需要提前进入阵地并潜伏下来,为了保证行动的隐蔽性,出发位置和射击阵地之间有一定距离。军警狙击手不仅需要掌握在射击阵地的静态伪装隐蔽技术,还需要掌握从出发位置到射击阵地之间的动态隐蔽移动技术。
目前该科目的主要组织流程为:首先,介绍伪装和潜行的基本原则、注意事项以及吉利服等各种伪装物的制作方法。然后组织学员自行制作伪装物进行伪装。最后组织学员进行红蓝两队模拟对抗,所谓红蓝对抗即一部分学员进行伪装,另一部分学员或者教官检查,即进行反伪装。而对抗的形式也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所谓静态是指学员在预定区域内模拟射击阵地伪装,伪装后便不再移动,另一部分学员只需在预定区域内观察伪装效果即可。而动态指的是伪装的学员在伪装状态下机动至射击阵地。一旦移动,暴露的可能性便飙升,难度也大幅增加。
各种类型射击训练
军警狙击课程中的重中之重便是各种类型的射击训练,根据难易程度不同主要分为简单训练和复杂训练两种。
简单训练简单训练多为已知距离训练,即射击的目标设置在已知距离上,射手只需查看相应的弹道数据便可进行射击距离的修正。采取的射击姿势多以卧姿有依托为主,这一部分主要用于前期的归零训练或基础训练,其目的是进一步练习狙击手的基础技能,从而打好基础进行更高级科目的教学。
复杂训练
复杂训练多以未知距离为主,狙击手在进行射击时需要根据距离进行修正,首先需要进行测距。此外复杂训练的射击姿势也比较多变,科目的内容也由单一走向复合,例如将单一的射击科目与体能训练结合到一起,或者采用限时等手段加大狙击手的压力等。射击距离根据课程类型也会适当调整,例如可以通过增大射击距离对狙击手的射击水平进行评估。对于有的课程受靶场条件限制无法增大射击距离的,可以采取缩小靶标的方式进行。
狙击课程中提供的初速测量设备,帮助学员积累初速数据,进行弹道解算
除了设置教学科目外,国外军警狙击课程也会设置考核科目,即结业考核,只有通过严格的考核,才会颁发结业证书。目前来看,国外军警狙击课程主要有分级课程和专项课程两种。所谓分级课程指的是设立初级、中级和高级3种级别的狙击课程,随着级别的提高,对狙击手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通过越高级别的课程考核也代表着狙击手的水平越高。而专项课程则主要以某个专题进行教授,典型的有远距离修正的远程狙击课程、城市环境作战的城市狙击课程、海面等不稳定平台作战的水际狙击课程等。不论何种课程,都以军警狙击手的技能提升和任务达成为主导,即通过参加课程,提升军警狙击手的射击、战术、野战等各种作战技能,最终可以完美地完成任务。
军警狙击课程在军警狙击作战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称其为“狙击的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十分恰当的。
重要通知! 帆布包已经上架,全新图案全新的尺寸等你选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