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加拿大总理卡尼和中国达成了一项石油贸易协议,中方购买了730万桶原油。这一单,不仅使加拿大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订单,也为加方的经济注入了强心剂。
就在中国帮助加拿大稳定了经济之际,卡尼却突然改变了立场。拿到大订单后不久,他便公开宣称“中国威胁”。他在多场演讲中称中国可能干涉加拿大大选、在北极构成新兴威胁,甚至将中国与台湾问题挂钩,称中国大陆对台湾地区构成威胁。

这种反转的态度让国人感到震惊。中国向加拿大伸出橄榄枝,帮助其石油行业获得了丰厚的订单,而卡尼却在国际场合上对中国抹黑,炒作所谓“中国威胁”。这不仅让人怀疑加方的真诚,也让外界对卡尼政府的外交策略产生了质疑。
加总理反华言辞的意图?在分析卡尼此举背后的动机时,不难发现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加拿大将于4月28日举行联邦大选,面对自由党和保守党支持率接近的局面,卡尼急需通过激烈的选举辩论来吸引更多选票。
在这种紧张的政治环境下,卡尼选择将矛头指向中国,利用“中国威胁”来拉动选民的支持。显然,他将反华言辞作为竞选策略的一部分,试图通过制造外部敌人来凝聚国内选民。

卡尼的策略不仅仅是国内选举需要,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加方的关税施压,也让加拿大在国际政治中感到无所适从。
特朗普曾多次将加拿大称作“美国第51个州”,并对加拿大实施了高额关税。卡尼通过炒作“中国威胁”,既是为了转移特朗普的注意力,又是在试图借此向美国表明加拿大的亲美立场,寻求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的宽容。
这背后的算计相当明显:既想通过反华言辞向美国示好,又想通过选举辩论拉票。这种两面派的做法,最终很可能让加拿大在中美之间失去平衡,陷入尴尬境地。
讽刺的是,尽管卡尼政府一方面在公开场合攻击中国,另一方面却继续加大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大幅削减了对美国石油的采购量,转而寻求其他国家的供应商。

加拿大恰好迎合了这一需求,成为中国石油供应的新重要来源。
加拿大成为中国石油重要供应商从美国进口石油的数量暴跌,转而由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替代。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的原油数量暴增至730万桶,成为加拿大石油出口的重要支柱。这一变化不仅让加拿大的石油行业得到振兴,也让美国未能从中获益,反而目睹了自己的市场份额被他国抢占。
那么问题来了,卡尼一边通过加大石油出口赚取中国的钱,一边却不停炒作“中国威胁”,显然没有考虑到这种矛盾态度可能带来的后果。

加拿大的做法引发了外界的质疑:中国为你提供了经济支持,而你却在国际上进行恶意炒作,这样的双面做法难以让人信服。
对此,中国政府早已做出回应。中国强调,作为一个大国,始终秉持着和平发展的理念,致力于推动全球合作与共赢。
中国从不干涉他国内政,但也绝不允许外部势力对中国内政指手画脚。对于卡尼政府的反华言辞,中国指出,这种言辞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纯粹是出于政治目的的无端抹黑。
中方还明确表示,中国的发展既是全球机遇,也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所谓“中国威胁”纯属子虚乌有。

中国将继续推进全球战略,扩大与各国的经济合作,而不会因个别国家的挑衅而动摇自己的发展步伐。
卡尼的政治动机加总理的这一做法,无疑让中加关系蒙上了阴影。卡尼在经济上依赖中国,却在政治上刻意与中国对立,这种矛盾的行为最终可能导致加拿大失去重要的经济合作机会。
中国早已做好了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卡尼的反华言辞或许能在短期内为其赢得部分选票,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只会削弱加拿大在全球市场中的信誉。
而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基于自己的实力和长远规划,不会因外界的风吹草动而改变。

卡尼通过石油大单与“中国威胁”言辞的反复横跳,最终可能发现自己的政治算计不如预期。中国始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不惧任何外部压力,而卡尼的“双面外交”注定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想要通过这点“小把戏”提高自己的选票,无疑是自取其辱,卡尼政府的反华言辞只会让其在国际舞台上显得更加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