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超级猛将排行榜第三名:十三太保李存孝,自古猛将多悲剧

李悟空 2020-03-28 10:02:40

“王不过霸,将不过李”,和项羽并列的牛人。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地位相当于《说唐传》中的赵王李元霸,使八百斤禹王槊,天下无敌。

其实按成书先后来看,写李元霸的作者很有可能模仿了李存孝的事迹,秦琼十三太保的名号可能是抄袭于李存孝,这可以作为一个佐证。

李元霸是虚构人物,而李存孝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为什么能和项羽并列?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牛人。

辉煌战绩

李存孝本名安敬思,代州飞狐(今山西省灵丘县)人,少年时为救父亲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后投在李克用麾下,被其收为养子,赐以姓名。他成年后善于骑射,骁勇绝伦,常率骑兵为先锋,后随李克用救援陈州、许州,征讨黄巢,每战必胜,未曾挫败。

梁国猛将见李存孝攻取潞州,不战而退,攻取晋州,紧闭城门死守不敢出来迎战;攻打绛州,守将听闻就弃城而逃。李存孝所到处,大都不战而胜,可见其勇武异常。

《旧五代史》薛居正的评价:

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

从上面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李存孝不仅勇猛无敌,而且从他的装扮判断他很有可能是个帅哥。

野史的精彩表现

野史中李存孝最厉害的一战就是引领十八骑大破黄巢80万大军攻取长安。当然这点和李元霸单人匹马在紫金山独战一百多万军队还是差了一点点。

武功天下第二的“铁枪”王彦章,在李存孝手下走不了两回合,王彦章一百多斤的兵器被李存孝轻而易举拧成麻花,力量简直匪夷所思。排名第三的高思继在李存孝患上重感冒后全身脱力的状况下,被李存孝用十回合生擒,要知道王彦章的武功比高思继强不了多少。后来,在李存孝死后,王彦章再无敌手,竟然连挑晋军36员大将。最后李克用不得已只好采用军师的建议,让一个外貌酷似李存孝的人假扮李存孝,王彦章看到后转身便跑,他的同样是猛将的弟弟王彦童竟被活活吓死。由此可见李存孝厉害到了什么程度。

李存孝是当时名副其实的第一猛将,其他人和他差距太大。又应了那句话“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而这一点是超级猛将的共性。

悲情谢幕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存孝也不例外,因为战功显赫,他深受晋王的喜爱,而这就遭到了李克用其他义子们的嫉妒,这其中尤以四子李存信为最。

最终李存孝听信了李存信的挑拨和晋王反目,后来中计被困城中,因缺少粮食,为了城中军民,不得已而主动投降。

其实以李存孝的武力,突围完全不是问题。说到底他还是顾念父子之情,以为李克用不会听信小人谗言,不会听信一面之词,会对他网开一面,他纵究是低估了人心的险恶。

被押回太原后,李存孝经过一番辩解,无奈反叛的事实难以抵消。李克用不得已只好下令将李存孝车裂处死。其实李克用本不想杀他,希望诸将为他求情,就此顺势免了他的罪,谁知诸将都妒忌他,没一个为他求情。这就尴尬了,覆水难收,王命岂是说收回就能收回的。就这样李存孝只能悲情谢幕了。

他死前最后的传奇故事也即将来临。

最后的传奇

李存孝死得很是离奇。正史和野史他都是死于五马分尸。《残唐》中说是五牛分尸,想想就不可靠,车裂之刑靠的是速度,牛有速度吗?开玩笑。

行刑那天李存信驱赶着五马,准备结果李存孝。然而,让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当五马被鞭笞受到惊吓而用尽力量向外拉扯时,李存孝的手腕脚腕竟然因为先天的反应,自然而然地生出力道,将五马又活活地拉了回来!接连十数次,都是如此。被车裂而不死,这在古今中外,有史可考的也是仅此一人了。野史中推算这是双臂五万斤被称之为“四象不过之力”的力量,而这,也是超级猛将的标配。

《残唐五代演义史》这样写到:

存孝大叫:“我得何罪?将五牛挣我!”言未绝,只见半空中一金甲神人,叫曰:“ 存孝不得挣挫,吾奉千佛牒文,玉皇敕旨,你原是上界铁石之精, 降临凡世,今日功行完满,取汝归天,若是迟缓,神人夺了你的座位。”存孝听言曰:“既上天叫我,安敢不从?”遂叫军人曰:“这等如何挣得我死,除非是将剑割断我手足之筋,吾即死矣!”

最后军士依言照办,挑断李存孝的手筋脚筋,让他手脚无法发力,打碎膝盖肘骨,让四肢无法相连。于是李存孝就这样被车裂而死了。

神仙让他死他就死,同样的缺少了一点反抗精神。相比之下,李元霸临死前的那一击更加的震古烁今。不过李存孝为了当天神而果断放弃人间的一切,也可以认为他是超级猛将中死得最从容的一个。

义兄的陷害,义父的冤枉,人间已经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了,死就死吧!如果真的有天堂,那未尝不是一个好去处。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山西老乡——我心目中的第三位超级猛将:十三太保李存孝。

1 阅读: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