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东莞热闹非凡的夜市中,烟火与喧嚣弥漫。唐应的炒粉摊是独特的存在,围满了人。
一次偶然,身着精致时装、妆容夺目的她炒粉的样子被镜头捕捉,“炒粉女神” 的名号由此传开,命运也悄然改变。
01
“炒粉女神” 的诞生
广东东莞热闹的夜市,烟火与喧嚣交织,唐应的炒粉摊总是围满了人,是街上独特的存在。
唐应走红纯属偶然。在人人记录生活的时代,她炒粉的日常被镜头捕捉,视频发布到网络后迅速引发关注。
视频里,她身着精致时装,踩着高跟鞋,妆容精致,烈焰红唇格外夺目,颠勺动作干脆利落,与周围烟火气碰撞出奇妙火花。
她的精致从发丝到脚尖,头发精心打理,衣服每日不重样,颈间项链、腕上手链与专注炒粉的她形成有趣反差。
她一直戴着口罩,增添神秘色彩,人们只能看到她明亮似月牙的眼睛,笑起来满是温柔。有人猜测她是体验生活的明星,有人好奇其身份,还有人被她独特气质吸引成了粉丝。
“炒粉女神” 的名号口口相传,她的摊位前多了不少专程打卡的年轻人,他们举着手机记录这位特别的炒粉姐。
02
摘下口罩引来恶意
随着时间推移,唐应的生活逐渐发生变化。疫情阴霾散去,生活回归正轨,唐应觉得是时候摘下戴了许久的口罩,以真实的自己面对支持她的顾客和网友。
可她没想到,这一摘如同打开潘多拉魔盒。首次直播露脸,屏幕瞬间被负面评论淹没。“太让人失望,不是想象中的样子”“还以为是天仙,也就一般般” 等话语,像尖锐的刀刺向她。
有人拿她戴口罩和摘口罩的照片对比,截图发在网上,嘲讽段子层出不穷。曾经夸赞她是 “炒粉女神” 的人,成了最刻薄的批判者,忘了最初是被她的气质和炒粉手艺吸引,只盯着外貌宣泄不满。
更让唐应难过的是,这些负面评价影响到了生意。曾经每天能卖 500 份炒粉的热闹摊位,在她摘口罩后的当晚,仅卖出 87 份。
老顾客路过匆匆看一眼就离开,有常客直言:“以前像明星,现在就是普通大姐,没啥特别的。”
03
不靠脸吃饭的底气
面对铺天盖地的恶意,唐应挺直腰杆回怼:“我不是靠脸吃饭,别用高要求评判我,我就是这样!” 有力的话语,敲醒了沉浸在 “颜值审判” 中的人。
唐应的底气源于岁月的磨砺。她出生于湖北普通农家,家庭负担重,父母虽辛苦但乐观,“人穷别失精气神” 深深刻在她心里。
14 岁时,为减轻家庭负担,她辍学去东莞打工,进过工厂、在理发店打过杂,还学了美甲。
后来,她与丈夫在异乡打拼,丈夫摆摊卖炒粉患腱鞘炎后,她接过生意。通过不断练习,她颠锅技术比丈夫还娴熟。
唐应始终记得母亲的教导,即便生活艰难也把自己打扮精致。面对以貌取人的指指点点,她有足够底气回怼,因为她靠的是勤劳、热爱与不服输的精神。
04
回归本真生活
炒粉姐的遭遇,折射出当下 “颜值即正义” 的荒诞。在信息爆炸时代,外貌常成为评判他人的首要标准。网红博主靠精致外表轻松收获关注,而像炒粉姐这样平凡努力的普通人却难以被看见。
职场上,超半数雇主会因外貌对应聘者做初步判断,长相出众者更易获面试机会和录用;生活中,我们也习惯以貌取人。
但真正的价值不由外貌决定。老子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炒粉姐的美,体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担当和对梦想的坚持。
我们应透过表象,发现他人内在的美,尊重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坚守内心,热爱生活,用勤劳双手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