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皇帝都在吃什么?看完之后,怪不得人人都想当皇帝

漫步时光旧梦 2025-04-23 09:58:36

忙了一整年后,到了过年那会儿,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除夕夜,大家会坐下来共享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希望新的一年里,家里人都能和和睦睦,日子越过越富足。

古代的时候,皇上也会在大年三十这天,带上宫里的妃子们,还有王爷大臣这些皇亲国戚,大家伙儿一块儿过春节,吃团圆饭。不过话说回来,皇上吃的东西用的东西,那肯定跟咱老百姓平常吃的用的不一样。

皇上那可是至高无上的大人物,说到这儿,大家肯定好奇,皇上过年吃年夜饭的时候,桌上都有哪些好吃的呢?

【历朝各代的除夕夜】

虽然现在大家还是会在除夕夜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但这个传统其实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那时候就有了“新年”的说法,只不过那时候新年的日期跟我们现在认定的不太一样。

在周朝那会儿,大家把阴历十一月一号当成新年的头一天。所以,周朝人过的除夕夜,其实就是阴历十月三十号那天。

以前的人们大多靠打猎为生,能吃的蔬菜没几种,所以过年那会儿,饭桌上大都是肉菜,普通人家都是这样。可皇帝不一样啊,他是一国之君,金枝玉叶的贵人,吃穿用度哪能跟老百姓一样呢。

按照《周礼》的说法,“膳”就是好的意思,现在我们把好吃的东西叫做“珍膳”。只有顶尖的东西才能配上“膳”这个称呼,因此古代皇上吃的东西就叫“御膳”,给皇上做饭的厨房则叫“御膳房”。

《周礼·天官》里头说了,那时候皇帝吃的最顶级的八样好吃的,叫“八珍”。这些美食啊,其实主要就是肉,经过简单的煮一煮,就给皇帝送过去了。

不过,光吃白水煮肉实在没啥味道,所以那时候的贵族就想了个新招,他们用蚂蚁卵做了一种酱料,起名叫“蚳醢”,专门用来蘸肉吃,这样肉就更好吃了。

这种酱汁超级稀有,就连那些皇室贵族,也只有在大过年的时候才能品尝到。而到了秦汉那会儿,过年的日子又改了。

秦始皇把六国都统一了,然后他让全国都用秦朝的历法。他还把新年的头一天改到了阴历的十月一日。汉朝的时候,大家还是继续用秦朝历法的算法。所以在秦汉那会儿,除夕夜就变成了阴历九月份的最后一天,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汉武帝的太初元年。

按照天文学家唐都、邓平和落下闳他们一起弄出来的《太初历》规定,现在咱们说的新年第一天,就是一月一日。

人类总是在不断发展,要是拿秦汉时候跟商周时候比起来,那简直是天差地别。随着生产技术越来越好,咱们平常吃穿用的东西也都变得更先进、更多样了,皇上当然也是一样。

虽然现在能吃到的蔬菜种类还是不算多,就算加上了豆腐和汤面,但大年三十的晚饭主要还是吃肉,不过肉的种类变得更多更丰富了。除了常见的猪肉、羊肉和牛肉,还多了燕窝、熊掌、驼峰肉、猩猩嘴唇和猴脑这些高级食材。

到了隋唐那会儿,生活过得挺红火,大家对年夜饭的看法也变了变。

唐朝那时候的皇宫厨房,给皇上做饭可讲究了。光是主食这一块儿,就得有十六个人专门负责。要说这一顿皇上吃的饭,从头到尾算下来,竟然能用到来自全国各地八百多人的手艺,场面真是大得很。

到了那会儿,大伙儿对奶制品和油炸食品都挺在行的。不光是除夕那晚的团圆饭,就连皇宫里那些重要的宴席,也常把奶制品当作主要的吃食来摆上桌。

比如说,有个菜是用奶汁慢炖的鸡块,大家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仙人脔”,那时候可受欢迎了。到了明清时候,人们对吃的要求就更高了,做得越来越讲究。

朱元璋是明朝的创始人,他虽然地位很高,但因为以前家里穷,所以吃年夜饭时并不讲究排场,而是特别朴实简单,不花太多钱。

平时朱元璋吃饭就是四个菜加一碗汤,这是他不变的规矩,就连给马皇后过生日,餐桌上也是这样的四菜一汤。

而且,朱元璋还告诫后代要保持初心,过简朴日子,吃饭时常加些豆腐这样的普通菜。他自己确实做到了,可到了后代那会儿,原本简单的豆腐早就变成了用鸟脑做的珍贵佳肴。

说白了,历朝历代的皇上们吃年夜饭时那可是真下功夫,不过呢,他们桌上摆满了各种珍贵美食,却偏偏少了咱们现代人除夕晚上必吃的饺子。

听说,饺子这东西是从东汉末年那会儿开始有的。那时候,大家日子过得挺苦,冬天冷得要命,不少人耳朵都被冻坏了。

张仲景是个大医家,心肠特别好。他把一些能补身体的、热乎乎的食材跟羊肉搅和在一起,拿面皮一包,捏成耳朵样儿,丢锅里煮透了,就拿去给穷人们吃。他给这吃食起了个名儿,叫“暖身耳包汤”。

吃了那个东西的人,身上果然都暖和了起来,耳朵再也不会被冻伤了。于是,大家就把这个方法学了过来,一到天寒地冻的时候就做来吃,慢慢就变成了现在大家所熟悉的饺子。

所以,“饺子”一开始其实是当药材做给穷人治病的,也因此,皇帝肯定不会把饺子列进皇宫晚宴的菜单里头。

【清代繁华的除夕夜宴】

到了清朝那会儿,这可是现在大家伙儿都知道的一个朝代。那时候,皇宫里的规矩严得要命,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吃的那顿饭,也是讲究得不得了,特别排场。

从大年三十一早,御厨房就忙活着准备晚上的年夜饭了,这场面真是盛大得很。毕竟这一天,不管是皇家的亲戚还是朝廷的大臣,都得来这儿一块儿吃饭。

这天一大早,皇上会跟皇后还有后宫那些妃子们一起在重华宫吃早饭。虽说人多,但吃的东西挺简单,主要就是年糕、黄米饭、饽饽这些主食,不过花样挺多的,看着也挺讲究。这一切啊,都是为了晚上那顿除夕大餐做铺垫呢。

尽管准备过程挺漫长,但到了中午,餐桌上就已经摆好了一些能提前放的点心、凉菜啥的。这时候,御膳房里的仆人们还是忙得热火朝天,继续准备着。

下午四点左右,那些大臣和王公贵族们一个一个地进了宫,除夕晚上的宴会就拉开了序幕。平时寂静无声的皇宫,现在也变得熙熙攘攘,热闹得很。

通常呢,大年三十的晚宴会在乾清宫或者保和殿举办。皇帝身份高贵,所以他一个人独占一张桌子,这桌子有个响当当的名字,叫“金龙宴桌”。

餐桌上的菜肴跟以前各朝代的有点差别,现在皇上吃的多是关东那边儿的特色美食。

乾隆四十九年那会儿,年夜饭的菜单上显示,光是皇上一个人的桌上,就有六十三样好吃的。有肉有菜,有冷有热,还有咸有甜,菜品多得让人看了都吃惊。

到了清朝,人们对甜品和点心这些美食有了新的做法。就像《燕京岁时记》这本书里写的,皇宫里的人特别爱吃一种从满洲传来的甜点,它叫“萨其马”。

皇宫里吃的都是美味佳肴,喝的酒也都是顶尖的好酒。几轮酒过后,皇上和在场的兄弟姐妹以及大臣们,都津津有味地欣赏着舞女们跳舞,一直看到宴席结束。

刚才咱们聊到,皇上餐桌上的菜多得让人咋舌,皇上一个人哪能吃得完这么多,更别说那些妃子、大臣们的桌上也是满满当当的。那这些剩下的饭菜,都是咋处理的呢?

其实宴会一完事儿,皇上就会让手下人把这些好吃的送到他比较看好的大臣家里,意思就是告诉他们,皇上心里是有他们的。

不光是吃的菜,就连皇上用过的碗碟筷子这些餐具,也都会分给大臣们。能拿到皇上赏的餐具,大臣们都觉得特别荣耀。毕竟,皇上用的那些餐具,可都是纯金子做的,那当然是非常珍贵啦。

【结语】

古代皇上大年三十那晚的饭局,那真是奢侈得没话说。要按咱们现在吃饭的习惯来看,那肯定是太过复杂又讲究了。

但话说回来,年夜饭其实就是个借着过年这个机会,全家人聚在一起好好乐呵乐呵的美好时光。不管年夜饭是办得特别排场,还是简简单单,吃的是高档大餐还是家常小菜,它背后的那份情义,那真是没法比的。

只要家里人能凑一桌,吃啥都觉得香。只有当全家人欢聚一堂,和和睦睦的,年夜饭这才算真正有了它的味道和意义。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