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洪学智跟钟伟说好了一起去找黄克诚。
老战友们来了,黄克诚心里头那个乐呵,赶忙热烈地迎接他们。可没想到,钟伟一进门,就放开喉咙喊道:“黄老,我得跟您说说,钟伟这儿有话不吐不快!”洪学智也紧接着跟上:“还有我呢,洪学智这儿也得跟您提点意见!”
这搞得黄克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完全不知所以。黄克诚心想,自己哪儿得罪他们了?他惊讶地追问:“你俩这是要干啥呢?有啥意见,至于这么大动干戈,直接找上门来?”
在打仗的那些年,洪学智和钟伟都是跟着黄克诚将军混的。钟伟这家伙,从红三军团那会儿起,就一直跟着黄克诚。而洪学智呢,他是在抗日战争那会儿被调到新四军第三师的。黄克诚特别看重他,一路提拔他,让他当上了参谋长,后来又成了副师长。
到了东北那边,第三师的主力部队逐渐壮大,后来成立了第六纵队,洪学智就当上了司令员。紧接着,第十二纵队也建起来了,钟伟成了那个纵队的司令员。这俩得力干将都成了东北野战军里挑大梁的纵队司令员,真是风光无限好啊。
建国以后,黄克诚不再担任总后勤部长,他提议让洪学智来当这个部长。他俩都挺擅长军队后勤这块儿,干这行都很有一套。
黄克诚心里头最感激的就是钟伟。在庐山那次大会上,居然有人说黄克诚私吞了金子,这简直就是瞎扯嘛!但黄克诚自己却没法辩解。这时候,钟伟挺身而出,为老领导说了几句良心话。结果,钟伟也因此被牵连,和黄克诚一起遭了殃。
这么多年上下级相处,还有那么深厚的战友感情,洪学智和钟伟究竟为啥对老领导黄克诚有啥不满呢?
洪学智先开了口,他说起最近一两年的情况,好多人都得到了平反,就连刘少奇那么大的案子都给平反了。还有罗瑞卿、萧华他们,也马上就要平反了。我还听说,瞿秋白、张闻天、李立三他们的事儿也要再拿出来好好审查一遍,没错吧?
黄克诚回应道,没错,咱们中纪委干的活儿,就是给那些冤枉的人翻案。你俩不也都翻过来了嘛?还有啥不满的?还是说,有啥要求想跟我提?要是这样的话,那可就不像是我了解的洪学智和钟伟了。
钟伟这人挺豪爽,是个直性子。他直接了当地讲:“黄老,我们不是说对自己的案子翻得不满意,我真心感激您给我翻了案。咱们的问题是,对您本人有点看法。”
黄克诚这人特爱听批评,一生中最爱干的事就是给人提建议,同时也特别欢迎别人给他挑毛病。他稍微直了直身子,说道:“来来来,大家都坐下,咱们慢慢聊,别站着晃悠了,看得我眼晕。”
大伙都找了个地儿坐下,黄克诚家里的人赶忙端了几杯水过来,一一放到大家面前。感觉这会儿,聊天才算是步入正轨,真正拉开了序幕。黄克诚手底下干活的人,拿起笔和纸头,打算开始记东西,他眼神里透着紧张,直勾勾地盯着钟伟,心里头七上八下的,生怕钟伟一会儿说出啥惊人的话来。
钟伟挺激动地开口:“黄老,您听说了吗?您以前的很多老同事都恢复名誉了。但他们私下里都在嘀咕,说您帮这个翻了案,帮那个平了反,可您自己头上的那顶冤枉帽子,还没能摘下来呢。”洪学智也附和着说:“对啊,黄老,您自己的问题啥时候能给解决呢?”
哎,说起来也是怪事。从1959年那会儿起,黄克诚和彭德怀就被归为一类,俩人都挺不顺的,这一晃都快20年了,黄克诚那边居然还没给恢复名誉。这事儿听起来挺让人意外的,他那些老部下也都挺为他着急,觉得不公平,纷纷站出来为他说话。
黄克诚悠闲地倚在沙发上,心平气和地讲道:关于你们的意见,我现在就统一给你们个回应。身为一个共产党员,在党内受点小憋屈,真的不算啥大事儿。想想战争那会儿,多少战友都献出了生命,跟他们比起来,咱们现在可算是掉进蜜罐里了。
我现在手头有活儿干,有屋檐遮头,每月领着薪水,生病也能去医院瞧病,还有啥好抱怨的呢?想想彭老总,一辈子征战沙场,却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的名誉得到恢复,跟他比起来,我真是够走运的了,应该知足常乐,哪还有啥憋屈和不公平的事儿值得提呢?
听完老首长的那番讲话,洪学智和钟伟心里头那是满满的敬佩,直接竖起了大拇指。老首长就是老首长,这思想觉悟,确实比他俩高出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