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春天眼睛就又痒又红?可能是过敏性结膜炎“找上门”!

清汛康康 2025-04-22 17:12:49



随着气温回升,万物复苏,不少人却遭遇了眼睛的“抗议”,出现发痒、发红、流泪、异物感等不适症状。更让人困惑的是,部分人即便足不出户,也难以逃脱眼部的困扰。“春季为何眼睛会发痒?该如何防治?”成了眼科门诊最常见的问题。专家提醒,这很可能是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是眼科的常见疾病,一般春夏季高发,秋冬季好转或消失。

过敏性结膜炎发病机制是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物质产生的过度反应,原因包括春季植物花粉浓度大幅上升,杨柳絮漫天飞舞,易附着在眼表;潮湿环境滋生的尘螨和霉菌等微生物,会随着空气与眼睛接触;春季紫外线增强,会进一步增加眼表的敏感性。

过敏性结膜炎在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中尤为常见,通常是双眼发病。这类患者的上眼皮内部会出现一层粉红色、形状不规则的扁平突起,典型症状除了眼睛发痒、眼白充血发红、流泪外,还伴有黏液性乳白色分泌物。也有部分患者常年都有类似症状,只是春夏季更为明显,秋冬季缓解。也有的患者在反复发作数年后,症状可逐渐减轻或消退。

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首先要尽可能明确过敏物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再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眼药水主要有以下几类——抗组胺类(如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肥大细胞稳定剂类(如色苷酸钠、吡嘧司特钾滴眼液)、双效药物类(如奥洛他定滴眼液)、非甾体抗炎药类(如双氯芬酸滴眼药)、糖皮质激素类(如醋酸可的松、地塞米松滴眼液)。

需要提醒的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虽然能在短期内有效控制过敏症状,但不能长期大量使用,否则可能引发眼压升高,甚至继发青光眼、白内障和视神经损害等严重问题。

如果过敏症状严重,局部用药无法有效控制,可以采取全身用药的方式。对于症状特别严重、经过多年治疗仍未痊愈的患者,还可以考虑“易地疗法”,也就是从原来居住的地区搬到较远的其他地区生活和工作,或许会带来不错的效果。

过敏性结膜炎虽不致命,但反复发作可能损伤眼表屏障,甚至影响视功能。若出现以下症状,可能并发角膜炎或其他感染,需要尽快就医,接受专业诊疗:

1)眼痛、视力下降;

2)眼睛有大量黄绿色分泌物;

3)使用药物3天后无缓解。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张晓宁】

【编辑:YT 】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