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三撕董明珠,间谍论9家企业受牵连!为何董明珠讨厌海归派

淩轩啊啊 2025-04-29 09:20:43

文 /编辑:淩轩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胡锡进三撕董明珠≻—●

4月22日,在格力的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发表了一番争议言论。

她在会上表示格力不用海归人才是因为海归派中有间谍潜伏,将矛头直指海归派。

董明珠的这番言论一经发表立刻在社会各界引发争议,很快,知名大V胡锡进发文对董明珠的言论进行了驳斥,将事件影响进一步扩大。

4月24日,胡锡进在公共平台发文,表示为了维护海归群体的声誉以及国家政策的严肃性,董明珠应该就相关言论道歉。

4月25日,胡锡进再次发文,这次他以比亚迪、大疆等9家大量任用海归人才的企业为例,继续驳斥董明珠的“海归间谍论”。

感觉这9家大厂企业被牵连,也是很无辜的,而谁给胡锡进的权力?为何他要一次次抨击董明珠?董明珠的观点又为何惹众怒?

●—≺官媒怒批≻—●

胡锡进与董明珠谁对谁错,民间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董明珠的言论没有问题,因为这些年美西方确实在不停的向我国输送间谍,而海归学子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群体,在许多人印象中会是西方势力重点渗透的对象,因此严加提防并没有错。

然而,前两天《新京报》亲自下场,对董明珠的言论进行了重点驳斥。

4月23日《新京报》发文怒批董明珠的言论严重背离常识。

文章指出,我国早已建立起严密的反间谍机制,过去五年破获的上百起间谍案中,真正牵扯到海归派的只有十分之一左右。

因此,所谓海归派容易出间谍的说法纯属臆测,毫无根据可言。

遥想新中国建立之初,邓稼先、钱学森等一大批海外学子抱着一腔热血回到祖国,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

在海归派与国内人民的共同奋斗之下,“两弹一星”等举世瞩目的成就接连诞生。

进入全球化的当今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海归学子就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海归群体为我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学领域贡献了超过40%的专利;在各大科技企业中,海归派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知名的华为研发团队中,海归占比超过30%。

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了,我国能有如今的国际地位,那些为国家发光发热的海归学子功不可没。

如今董明珠轻飘飘几句话就将海归派扣上来间谍的帽子,这对得起那些为中国发展兢兢业业的海归派吗?

如果这些功臣被寒了心,以后又怎么指望别人自愿为祖国做贡献呢?

●—≺国家政策支持海归≻—●

有网友认为,董明珠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退一万步来说,格力就算真的不录用海归派和大家也没有关系。

这种说法大错特错,董明珠作为公众人物,公开对海归群体进行抹黑攻击,本身就属于严重错误。

格力作为知名企业,对海归群体抱以偏见,本身也违反了国家政策。

就在去年11月,中组部等部门还联合发文阐述了我国的人才战略。

文中明确指出,海归是推动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到重要力量,各大企业应该消除对海归群体的偏见,努力搭建海归就业平台,争取让更多海归在国内企业就职。

而董明珠作为格力的领导人,在公众面前赤裸裸的表达对海归群体的偏见,这种一棒子打死所有海归的错误观念,若是大力支持,未来可能有更多企业受格力引发的舆论影响,进而严重影响到我们的人才战略实施。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格力公司对海归群体的偏见同样值得批判。

我国《就业促进法》第26条中明确规定,各大企业不得在招聘中实行就业歧视。

董明珠的所谓“海归间谍论”、“不用海归”等观点已经涉嫌宣扬对海归群体的歧视。

这种歧视性言论如果不加以整治,未来海归群体在国内的就业环境也有可能受到更多的负面影响。

董明珠为什么会对海归群体报以这么大的恶意?

●—≺格力的故步自封≻—●

实际上,看一下格力公司当今面临的种种困境就能发现,表面的偏见,实际来源于内心的恐惧与故步自封。

作为曾经领先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格力公司都技术创新早在几年前就陷入了瓶颈期。

曾经的对手美的,早就已经通过全球化的人才实现了对智能家居的布局与突破,而格力时至今日还被困在了空调市场无法自拔。

在如今各大科技企业技术疯狂更新换代的时代,格力公司每年却只能以不足华为三分之一的科研投入苟活,又怎么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呢?

如今格力的当家人董明珠由在公众面前发表对海归的歧视性言论,等于是拱手将人才让给了其他公司,到时候格力恐怕更难追赶美的等业内同行的脚步。

目前,董明珠的言论已经开始发酵,根据某招聘平台的数据显示:

自从“海归间谍论”被格力抬出来以后,格力的相关岗位投递量迎来了大幅度下跌,其中有多达47%的海归派撤回了对格力公司的求职简历。

这些原本可以为格力发光发热的人才,就这么被董明珠的一席话劝退了。

格力公司对海归群体的偏见如果不加以矫正,对公司本身的发展贻害无穷。

公司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新鲜人才的涌入,董明珠作为格力的当家人,无视格力技术创新乏力的困境,沉迷于老旧的间谍论,对海外人才大加防范,这种落后的思维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科技企业的竞争环境了。

格力如果想要拜托当下的困境,就不能让公司的创新发展被董明珠的一言堂所掣肘。

历史已经证明,闭关自守只能自取灭亡,只有交流合作才能发展进步。

海归群体作为连接中外的桥梁,是我国实现创新发展的宝贵财富。

信源:

上观新闻2025-04-24《董明珠“间谍论”VS外卖“五宗罪”:贴标签大战为何令人不安?》

羊城派2025-04-23《鱼眼·围观丨董明珠“海归间谍论”爆发企业安全边界与人才战略视野之争》

胡锡进个人账号

0 阅读:1

淩轩啊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