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名将坐拥百万家资,御史上疏弹劾,慈禧:他们家的银子很干净

此刻尽是空虚 2025-04-17 10:53:28

清光绪八年九月十二日,御史胡元照向慈禧太后呈递奏折,奏称湘军将领席宝田身家累聚逾百万之巨。据此,胡元照建言朝廷对席宝田启动立案彻查程序,并依据律法给予其相应之严厉惩处。

依相关制度,一旦大臣遭科道官员弹劾,处境往往极为严峻。此次,席宝田显然面临重大危机,极有可能遭遇抄家革职之惩处,甚至有性命之忧。彼时,身处京城的湖南籍官员,皆暗自为席宝田的境遇忧心忡忡。

席宝田于彼时声名远扬,在官场中,其“湘军首富”之称号广为人知。单就其于湖南老家所营造的宅邸而言,据载,建造费用高达三十余万两白银。由此可见,胡元照弹劾席宝田,称其家产逾百万之数,并非毫无根据。

【席宝田何许人?】

席宝田,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籍贯为湖南东安,生于清道光九年。其早年志在通过科举途径步入仕途。18岁时,他于院试中脱颖而出,取得秀才名号。

席宝田在学业方面颇具禀赋,自入学起便勤勉攻读,凭借出众的学业表现,获选“廪生”,此乃秀才等级中的最高层级。自道光末年始,席宝田进入岳麓书院研习深造,旨在为即将到来的乡试奠定坚实基础。

就彼时情形而言,这位备受瞩目的莘莘学子,在科举之途,若一切顺遂,极有可能于科举考试中斩获更优成绩,甚至有望高中进士,亦未为可知。

然而,咸丰初年,局势突变,太平天国运动骤然兴起,湖南地区旋即沦为受冲击的重点区域。彼时,身为文人的席宝田,心怀家国天下之念,毅然放弃文业,投身军旅,应朝廷征召,于家乡东安着手组织团练武装。

席宝田虽于湘军集团中资历尚浅,然其以无畏之勇毅,数年间即在该集团崭露头角。咸丰九年,席宝田于广西永州、宝庆等地,与太平军名将石达开对阵,战况激烈,席宝田最终斩获赫赫战功。

咸丰十年,亦即席宝田奉湖南巡抚骆秉章之令,着手筹建“精毅营”。该营一经建立,旋即凭借卓越战力,跻身湘军诸营之强者行列。

自咸丰朝末年起,迄同治三年湘军攻克天京之际,席宝田于诸多省份辗转征战。其在军事上建树颇丰,先是大败石达开,后又成功生擒洪仁玕与洪天贵福。凭借这些卓越战功,席宝田得以荣登“湘军名将”之列。不仅如此,其仕途亦顺遂通达,官职逐步擢升至道员,且获朝廷赐予布政使衔。

湘军之中,名将纷起。然而,作为湘军统帅,曾国藩在用人方面,极为注重人才的科举出身。于向朝廷推举贤才之际,行伍出身者往往难以谋得文官之职,大多获任总兵、提督等武职。需知,在彼时重文轻武的时代背景下,尽管总兵、提督品级颇高,但其实际价值与地位,却远逊于知府、道员等文官职位。

席宝田兼具军功与秀才之衔,凭借此等资历,深得曾国藩赏识与擢拔。太平天国覆灭后,席宝田投身于镇压贵州苗民起义之役,此役为其仕途铺设通途,使其官运亨通,达到巅峰状态。

【席宝田怎就成了湘军首富?】

从客观视角审视,于湘军集团这一体系内,席宝田的表现及影响力尚未达至出类拔萃之境。相较于江忠源、曾国荃、鲍超等一众湘军翘楚,席宝田实则仅处于相对次一级的梯队,与前者在湘军的地位、成就等方面存在显著差距。

湘军在军事行动中呈现出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每逢成功攻克城池,便肆意施行烧杀抢掠之举,将所掠取的钱粮等财物据为湘军自身所有。据相关记载,在攻陷天京之后,湘军从高级将领至基层军官,皆纷纷将所获财物大规模转运至湖南老家。彼时,长江之上用于运输这些财物的船只,数量竟高达上万艘之多,景象颇为惊人。

据相关史料记载,席宝田仅为中级将领,其财力积累理应有限。从历史事实角度剖析,即便有所敛财,亦难达百万家产之巨。以攻陷天京的首要功臣曾国荃为例,其资产规模亦远未及百万之数,由此更可推断席宝田在经济层面难以企及这一数额。

为消解朝廷疑忌,曾国藩安排曾国荃以称病为由,暂退仕途。此后数载,曾国荃蛰居故里。待其再度出仕之际,财务状况已现窘态。由此可见,曾国荃于攻克天京之役后,并未获取大量财富。

席宝田出身寒微,成年之后,展现出卓越的治家之才与精于理财之能。凭借投身军旅所获初始财富,于洞庭湖周边大规模购置良田与山林。至同治五年,其田产规模已达数万亩之巨。

不仅如此,席宝田于长沙、武昌、衡阳诸地,通过家族成员及族人之手,广泛涉足典当业、房地产业与其他商业经营活动。其商业布局涵盖多领域,经营成效斐然,收益颇为丰厚。彼时,长沙地区流传着一则民谣,形象地描绘了席宝田家族的富庶景象:“五里一庄房,十里一当铺”,足见其家族财富之盛。

席宝田身为官场中人,深谙官场中存在的嫌恶财富集聚之心理。有鉴于此,他以巨额资金投身慈善领域。其善举具体表现为,先后斥资创办“萍洲书院”与“诂经书院”,同时还向义庄捐献数千亩肥沃田地。

席宝田凭借创办书院、捐赠义田之举,在当时赢得 “急公好义” 的美誉。基于此,其于官场之中,同僚对他多持肯定态度,并无负面评价,亦无人公然向朝廷弹劾他。

【慈禧太后如何看待席宝田?】

胡元照,于同治四年考中进士。此人拘泥于书本知识,行事刻板。迨至光绪六年,他获擢升为御史。自此,便意图通过扳倒朝中大臣,以彰显自身功绩,为个人仕途谋取进阶之途。

胡元照并非愚钝之人,他深知湘军集团势力庞大,实力雄厚者实难轻易招惹,稍有不慎便可能反遭其制。经权衡,席宝田在官职与威望方面相对适中,于是胡元照遂向慈禧太后呈递弹劾奏疏。

鲜为人知的是,慈禧太后此前便对席宝田的种种善举有所听闻。因此,面对相关事宜,慈禧太后严厉训诫胡元照,明确要求其提供切实证据,以证实席宝田存在克扣兵饷、贪污受贿等行为。

在封建王朝的监察体系中,御史弹劾多以风闻奏事为常规手段,鲜少具备确凿实证。当慈禧就此质问时,相关人员言辞闪烁,难以应答。旋即,慈禧转而诘问胡元照:“席宝田究竟因何招致你侧目?其家族财富,每一分皆来源正当,即便坐拥百万乃至千万资财,又有何妨?”

胡元照所引发的这场风波迅速落幕。自那之后,京城御史群体中,再无针对席宝田的弹劾之举。光绪十五年六月,席宝田溘然长逝。随即,慈禧太后颁下旨意,诰授其为光禄大夫,赐予头品顶戴、花翎以及穿黄马褂的殊荣,并令其世袭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之位,同时追赠太子少保衔。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