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在吃饭时特别爱挑骨头,有时候明明吃了不少,自己还是觉得不够饱,就喜欢尝试不同的东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女宝宝出生后的几个月,是个“口欲期”,从吃第一口辅食到宝宝可以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这个阶段对宝宝来说会特别好玩。比如,宝宝出生前大多数宝妈们会帮助宝宝准备辅食,而在宝宝有意识自己吃辅食,一般是出生后的两个月左右。这个时候宝宝可能会开始对什么都感兴趣,特别是吃奶后的时间内,吃进去的奶水也会成为宝宝对“食物”的记忆。当宝宝吃到不一样的食物时,胃部的贲门就会打开,让宝宝吞咽食物,进入胃部,这也是宝宝初步开始吃辅食的信号。
若是爸爸妈妈们这时候不干涉宝宝的口腔期,或是让宝宝直接吃,都会给宝宝造成影响,有的宝宝更容易产生厌食,进而导致发育不良。再有,因为宝宝的口腔期正是不断练习的机会,所以妈妈们不要急,可以趁着孩子的小嘴还不老实时给他们把食物弄得很碎,比如说把鸡蛋清捣碎成粥状,再加些蔬菜、调味品、少量饮水,最后放入婴儿奶瓶中,这样可以让孩子练习吞咽食物的技巧。若是你家的宝宝能够吃食物了,又可以把食物弄得碎碎的,可以加一些温热的白粥或糊状的食物,这样宝宝们吃的时候会更容易接受,同时,可以培养宝宝们一些“口腔感觉期”。不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妈妈们最好每天给孩子喂一些母乳,然后再辅助锻炼宝宝这个技巧。
除了白粥糊状的食物之外,当孩子吃到水泥状食物,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还可以给宝宝尝尝一点点粗颗粒的食物,比较粗糙的东西也不会被胃液消化,容易被孩子吞咽下去。然后将奶制品给宝宝喂的时候,可以稍微注意一下,最好不要给宝宝喝太稀的奶,这样会影响发育。孩子在吃辅食后,需要每天喝水300-500毫升,除了每天给宝宝补充400毫升左右的奶,还可以适当补充果汁,比如将水果切成小块,然后捣烂或是煮成水泥。等到宝宝1-3岁后,就可以逐渐添加固体食物了,每天给宝宝喝的水也要逐渐增加400毫升,尽可能让宝宝养成有尿了就尿,尿不湿里的尿可以直接到床上尿的好习惯。
再有,除了喝开水不同以外,每天给宝宝喝的水一定要定时定量。若是家里有孩子的话,家长可以把水放在孩子不容易看到的地方,并且定时定量喂养,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养成一个好习惯。有了宝宝后,很多家庭会让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睡在婴儿床上,这也是宝宝睡眠的一种表现,不过最好保证宝宝床上的玩具、衣物等不会太脏,太臭了,这样孩子才会睡得更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