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小米说的这句话不陌生:“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一定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最好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自己。”而说到“为人父母”这件事情,其实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无私的爱,另一种是无私的控制。可是,无私爱的本质是什么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宠爱已经超过了父母自己,无论自己在做什么事情,都会要求孩子来帮助自己,甚至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作为一个家长,我们最害怕的就是在家长群里看到亲戚朋友的各种发言,尤其是有老有小的亲戚。一旦在亲戚群里看到这种发言,就会让自己的内心感觉到很难受,很纠结。这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想法很普遍,亲戚家的孩子在家长群里也总能看到大家的这种发言。而这到底合适么?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1、父母群。父母群指的是孩子的老师在群里发的通知里,可能也会有家长发这样的通知。比如说:“父母群里,各位老师、姥姥爷爷、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要加油!今天下午六点各家长可以开家长会,各位要帮助老师们把孩子都带来,大家可以多带孩子。”这样的通知是不是可以让你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真心心意?但是有的家长却觉得很难过。如果你的孩子是因贪玩或者不开心而在家长群里大吵大闹的话,父母们也会觉得很难过。
2、同学群。同学群分为两种,一种是小学同学的群。另一种是在初中同学群里。小学同学群里,发这种信息看似是和别人沟通的重要渠道,但是在家长群里发布这种信息就显得非常的小家子气,甚至让人觉得很尴尬。在有的同学中,有的孩子喜欢和同学们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果这时候别人也都是这样,那么发这样的消息就会显得很尴尬。很多时候,孩子不开心,父母们还可能会把这种难过的情绪传递给老师,让老师很难过。
而初中同学群呢?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对孩子的父母群里的信息做出过多的评价的,可是这时候家长又会问,说这个孩子挺乖的,怎么就惹到老师生气了呢?其实呢,作为家长在平日里,也尽量少要向孩子提起同学群里的这些信息,很多家长可能无法理解,可在同学们面前,他们是很尴尬的,这样的行为也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创伤。所以,父母在有难处的时候最好少提起孩子的同学群,甚至在聊天的时候,也少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而是要尽可能的用“我的朋友、领导”,这样你也会觉得很自在,少一些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