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点或是缺点,属于主人翁的内心深处不愿提及之事,当他们不愿与人分享的时候,切记,一定要避开对方所忌讳的事,如果在人际交往中,揭人短,是对对方极为不尊重的事。
传说清朝乾隆年间,杭州南屏山净慈寺有一名叫诋毁的和尚人如其名,这和尚聪明机灵,又心直口快,常常议论天下大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少不了对一些朝政指指点点,而且有什么说什么想讲就讲,想骂就骂
后来,乾隆下江南时来到杭州,听说了此人。乾隆心中不悦,暗想:天下竟有如此狂妄之人,我去会会他,只要让我抓住把柄,我就狠狠地治治他。
于是,乾隆便乔装打扮一番,扮作秀才模样来到了净慈寺
乾隆找到诋毁和尚,相互寒暄一番。忽然,乾隆看见地上有一些劈开的毛竹片,便随手捡起一片问:“老师父,这个叫什么呀?”按照当时的说法,这种竹片叫“箴青”就是“灭清”的谐音。诋毁刚想回答,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再看看眼前这位秀才,气宇轩昂不像是个普通的秀才,于是眼珠一转,答:“这个我们都叫它竹片。”乾隆一听,心中赞叹:好个竹片,和尚你有两下子。但乾隆不甘心,随即将竹片翻过来,指着白的一面问:“老师父,这个又是什么呢?“这个嘛··....”诋毁心想,若回答“箴黄”又是“灭皇”的谐音肯定不妥,便改口道:“噢,我们管它叫竹肉。
乾隆又失败了。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诋毁和尚的机智。其实每个人都一样,如果多注意回避他人忌讳的东西,就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凡是弱点、缺点、污点,一切不如别人之处都可能成为忌讳之处。总结起来,有三方面一定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