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月 8 日消息,全球半导体行业迎来重大战略调整。Marvell 美满电子与Infineon 英飞凌联合宣布,双方已达成最终协议,英飞凌将以25 亿美元现金(约合 182.22 亿元人民币)收购 Marvell 旗下汽车以太网技术业务。这一交易不仅标志着车用通信技术竞争进入新阶段,更凸显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战略分化趋势。交易核心:25 亿美元撬动汽车电子未来

根据协议,英飞凌将获得 Marvell 的Brightlane 汽车以太网产品组合,该业务支持100Mbps 至 10Gbps的全速率连接,并集成满足未来智能汽车需求的安全功能。数据显示,Marvell 的汽车以太网业务已覆盖全球前十大汽车 OEM 中的 8 家,截至 2030 年累计设计中标订单规模达40 亿美元,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渗透力。
尽管该业务在 2025 年预计为 Marvell 带来2.25 亿至 2.5 亿美元收入(毛利率约 60%),但 Marvell 正加速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出售这一业务不仅为其带来充裕现金流,更可聚焦服务器领域的 AI 芯片、存储控制器等核心业务。英飞凌的 “补位” 逻辑:从 MCU 到车载网络的全栈布局
英飞凌作为全球最大汽车芯片供应商,此次收购直指其车用 MCU 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通过整合 Marvell 的汽车以太网技术,英飞凌将实现 “通信 + 控制” 的软硬件协同,为软件定义汽车(SDV)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具体来看,Marvell 的10Gbps 车载以太网 PHY 芯片与英飞凌的 AURIX™微控制器结合,可支持中央计算架构下的高带宽数据传输需求,满足自动驾驶、车载 AI 等场景对低延迟(<10ms)和高可靠性的要求。此外,英飞凌计划将该技术拓展至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Marvell 的战略收缩:聚焦数据中心与 AI 芯片
Marvell 的转型逻辑同样清晰。数据显示,其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占比已从 2021 年的 35% 提升至 2025 年的 71%,成为核心增长引擎。此次剥离汽车业务后,Marvell 将全力投入AI 芯片定制化赛道,例如与 AWS 合作开发的专用 AI 加速器、优化 HBM 内存架构的计算芯片等。
这一决策背后是行业趋势的驱动:云计算厂商为降低 AI 算力成本,正从通用 GPU 转向定制化芯片,而 Marvell 凭借在网络、存储领域的技术积累,已成为这一趋势的重要参与者。
行业影响:车载以太网竞争格局生变

此次交易将重塑车载以太网市场格局。目前,博通、恩智浦、Marvell 占据全球 75% 份额,而英飞凌通过收购将直接切入这一市场,与现有玩家形成差异化竞争。
对中国市场而言,国产厂商如裕太微正加速追赶,其车载以太网芯片已通过 ASIL D 级功能安全认证,并在 IVI 领域实现 17% 渗透率。但在 ADAS 域控制器等高端市场,国际厂商仍占据主导地位,此次交易可能进一步挤压本土企业的技术迭代空间。
亿配芯城与ICGOODFIND始终关注半导体行业并购动态,此次交易将影响车用芯片供应链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