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一旦打响,美国必然会出手。”
1949年,毛主席正在办公室中批阅着文件,没想到就在这时,秘书却向他送来了一封急电。
说出这句话的若是别人还好,可此人却偏偏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他的警告让毛主席踌躇起来。

要知道,唯有彻底的将国民党赶出大陆,中国才能够重新走向富强,可若是美国真的插手,以眼下中国的军事实力又怎能与其对抗?
面对这一警告,毛主席究竟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后来在渡江战役之中,美国又是否直接参与了呢?
苏联的警告自1948年9月12日到1949年1月31日,我军向国民党相继发起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

同时,最终战争的结果也是斐然的,国民党被迫退守长江以南,企图与我军划江而治。
可毛主席又怎会如他的愿?中国的每一寸领土都是不可分割,正所谓斩草要除根,毛主席也深谙这个道理。
几乎是在三大战役结束的同一时间,毛主席便开始派遣各支部队搜罗船只、武器以及作战用的粮草,准备发起渡江战役。

可如今,面对美国的威胁,我军难道就只能迎难而退吗?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首先,在二战之后,我国便已经是战胜国,美国若在此时机与我国交战,无异于是将自己重新定性为一场不正义的战斗,恐怕向来求安稳的美国老百姓也不会答应这件事。
其次,这场战斗我军准备已久,若是因为美国的一句话,就打消了作战的念头。
且不问前线的战士们会如何讨论,恐怕就连老百姓也会质疑新政府的执政能力。

当然,渡江战役要打也不是草率的去打,毛主席在确定作战计划之后,便立即对国际形势又进行了分析。
二战之后,以德国为首的轴心国战败,而苏联和美国都在欧洲地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
眼下,他们正为了战后恢复和巩固自己的军事实力抢夺地盘,若是现在又加入了中国的战斗,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抗日战争快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

毛主席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当下存在的问题,解放战争必须要打,而且一定要快。
解放军们必须要抢先在美苏处理完欧洲事宜之前,就取得整场战斗的胜利,也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中国的大一统。
当然,对于这一点,蒋介石也极为清楚。
所以,在渡江战役打响之前,蒋介石就多次找到了我党,企图通过他们的形式实现划江而治。

只可惜的是,蒋介石所找来的谈判人员表演能力实在是不尽如人意,每次谈判,这些看似专业的谈判者总是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很明显,蒋介石也在等待着美军的支援,与此同时,国民党还在长江沿岸不断的修建军事防御建筑,企图打造出如同诺曼底登陆那般强悍的军事堡垒。
这些形势也加剧了渡江战役的紧迫性,那么,后来主席又是如何决断的呢?

就在这时,毛主席得到了一个消息,原来斯大林送来的情报很有可能是假的。
那么。斯大林为何要这么做?其又与美方之间达成了什么样的地下交易?
情报总会有些出入,所以,在接收到这条情报之后,毛主席也并未草率的认为斯大林已经背叛了中苏之间的友好同盟。
他认为这条情报很有可能存在多面性。

首先,第一种可能就是苏联的情报部门着实费了些功夫从美国得到了这条情报,但这也很有可能是美方撒出的烟雾弹,试图通过苏联之手来遏制住我军前进的步伐。
当然,从坏的方面来想,苏联也有可能明知道美国不会出手,故意故意传递这条情报来延缓渡江战役的发起。
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邻国是一个强大而又富饶的国家。

中国千百年来的实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倘若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创造奇迹,那么届时苏联又该将自己摆在何种地位?
所以,斯大林也很有可能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考虑,才想让我军与国民党划江而治。
正所谓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当时的中国仍处在混乱不堪的局面,苏联要想借机从中捞取油水,就必须要把这缸水搅的更浑一些。

再者而言,解放战争对于国共两党来说是一场决定国家未来走向的战争,但对于美苏两国而言,它却是一场商业贸易。
枪炮一响,黄金万两,这个道理更古不变。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就向美方输送了大量的资源,以此来换取武器装备。
而中国庞大的市场,也成为了这些老牌强国盯上的嘴边肥肉,再者,中国还有着苏联最羡慕的一点,那就是不冻港。

虽然苏联地大物博,占地面积世界第一,但他们梦寐以求的不冻港却微乎其微。
若是能趁着中国内战时期,狠狠的宰上一笔,那么割地的幻想也极有可能成为现实。
当然,这些猜疑也不是空穴来风。
其实,早在蒋介石派人与我军谈判之时,斯大林就曾与中央取得了联系,试图充当调听的角色,来缓解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既然苏联与共产党同为社会主义的盟友,那么在抗战形势一片大好之际,为何苏联要横加阻拦?
其背后也证明了斯大林的出发点并不是为我国考虑。
有了以上几点怀疑,后来毛主席又是怎么做的呢?美军又是否参与了这场战斗呢?

在综合分析之后,毛主席对各种能够出现的情况都进行了分析,按照理想的打算,美军并没有参加解放战争,那么,这对于我军而言就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届时解放军将会与雷霆之势,攻破长江,实现全国解放。
而按照最坏的打算,美军确实有直接下场的可能,可这一定会失败吗?

毛主席认为,以二战之后的美军情况来判断,美军是绝不可能再度派遣百万规模的士兵参加战斗。
但要知道,小股部队是根本无法影响整个抗战形势的,中国军人在抗战时期多达千万,而毛主席所撰写的论持久战更是美军无法抵御的钢铁堡垒。
届时,即便是美军真正下场,与蒋介石兵合一处,这场战斗的胜利仍旧是未知数。

再者而言,倘若美国真的参与了这场战斗,以苏联的利益来判断,其也绝不会坐视不管。
那时不过是双方各自有了一个帮手,对于解放军来说,并没有任何的损失。
所以,在接收到斯大林来电后的第三天,也就是4月20日,毛主席还是准时向各支部队发布了作战的命令。
最终,结局也如同主席事先预料的一般,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们成功击溃了国民党,将其赶出了大陆,而至于那些雷声大雨点小的美军也并未出现在渡江战场上。

从中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是其他国家领导人所不具备的。
而也正是因为有伟人的指引,新中国才会发展的如此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