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是有不少“塌房”网红,在别的地儿翻了车,转头就跑到视频号去“复活”啦,这事儿可真是太有意思咯。
咱就说啊,互联网这地界儿,网红那可是个更新换代超快的群体。今天还是风光无限的大主播,明天说不定就因为点啥事儿被封禁得彻底凉凉。直播行业这就像是一个名利场,起高楼,楼塌了,再重新搭,戏码就没停过。像什么剧本、擦边、售假、炒作这些问题,那真是层出不穷。一整批网红就这么被拉进了“禁播名单”,不过呢,人家可不甘心就这么歇菜,这复活那可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就说那个张兰吧,老熟人啦,在商业界那也是响当当的。在抖音可没少吃亏,被封禁后那速度快得就像一阵风。结果当晚她就麻溜地转战视频号去直播啦,不过视频号也没打算给她一路开绿灯,很快就把直播关了。但你猜怎么着?视频号现在可成了她唯一的阵地。就像一个战士,别的战场打输了,这个就是最后的坚守阵地。前阵儿张兰在视频号还发了条视频,那是心态好得不得了:“希望所以人都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完全没被抖音封禁这事儿给伤到,这心理素质也是没谁了。

这可不只是张兰一个人的事儿,“小杨臻选”也是,1 月 10 日在视频号开播,4 天就吸引超 30 万人次观看,电商小店销量还增加了 1000 多单,那可算是开了个好头。可好景不长,不到一周就被舆论指责,然后直播就暂停了。这就像是刚燃起的火苗,还没烧旺就被泼了冷水。

还有那个“户外直播一哥”倪海杉,抖音和快手的账号都封禁了,听说原因可能是虚假宣传、炫富啥的。然后他就跑到视频号,建了几个号,可也没能一直火出圈,一直都站在台前。
不过,这里面也有“苦尽甘来”的例子,像凡达,抖音被封禁后去视频号,直播间热度超高,还积累了不少粉,一度还被叫做“视频号一哥”。
为啥这些网红都往视频号跑呢?这里面门道多着呢。视频号自己心里也有小九九。2023 年国海证券的报告可给咱透露了不少信息,视频号 MAU(月活用户)为 9 亿,DAU(日活用户)为 4.5 亿,这数据和当时抖音的 11 亿 MAU 、7.6 亿 DUA 比,差距有,但也挺厉害的,已经超过快手啦,就紧追着抖音。可再看看营收,2023 年视频号直播收入才 80 亿,和快手的 391 亿、抖音的 1500 亿比,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咯。电商的 GMV 规模也是差一大截,抖音 2.7 万亿元、快手突破 1 万亿元,视频号才千把亿元。而且对比抖音、快手那些大平台,视频号起步晚,都没捧出像小杨哥、董宇辉这样的顶级网红。

那为啥还收留这些有问题的网红呢?平台嘛,都争流量呢。不同平台审核标准不一样,那些有名气的网红带去流量和活跃度,平台高兴得很。对于这些“塌房”的主播来说,被自己平台的粉丝抛弃了,可私域流量还在呀。微信粉丝那么多,公域私域一转,继续做生意呗。

但咱得清醒,视频号这做法可不是百利而无一害。“塌房”网红复出可不一定全是好事儿。像东北雨姐,之前因为红薯粉事件被喷惨,本以为不会再出来祸祸大家,结果又换名头在直播平台卖低价洗发水,这互联网记忆可不是闹着玩的,网友那举报声和质疑声就没断过。
咱回过头想想看,平台这么干,主播这么做,到底有没有在想长远发展,还是就盯着眼前的流量?这网红们一次次“塌房”,给咱消费者带来的心理阴影可不少。咱在直播间花钱,可不单单是为了商品,更图个放心。可这些“塌房”网红,让人咋放心买东西?而且,对于那些涉事有严重问题的网红,轻易放他们进来“捞金”,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影响可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