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是一段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对于文艺界来说是一个毁誉参半的时期,有发展也有打击。发展就是创排出了歌颂工农兵的作品,并且促进了文艺界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仅是京剧界的,还有河北梆子、豫剧、话剧、黄梅戏、电影、话剧等等艺术种类都有发展。
但是也有阻碍,就是这一时期对于文艺界来说也是一个打击,许多传统剧目则退出了舞台,许多老艺人受到冲击。这也就造成了许多的优秀剧目不能够更好的传承,以至于十年时间很多剧目失传了,很多珍贵的资料的也被毁了。
这一时期创排出的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的主演大多数都是年轻艺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也正是参与这些剧目使得他们成为了火遍大江南北的明星,并且成为了许多人心目中的固有形象。
但是这一时期很多人迷失了自我。于会泳、刘庆棠、钱浩梁这三位是文革中文艺界的领军人物,并且先后担任文化部的部长以及副部长,这可以说是文艺界艺人担任的最高官职了。
当然了,这三位都有超高的艺术成就,但是权力却也让他们迷失了自我。沈利群回忆于会泳在《智取威虎山》进京拍摄电影之时排挤走了许多人主创人员。刘庆棠更是批判了许多人,很多人物因为他的批判离开了。
其实权力给他们带来了一时的快感,但是永恒的还是艺术。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