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通缉犯"卿晨璟靓出狱后直播捞金,坐牢故事成卖点:颜值即正义的畸形狂欢

文叔故事汇 2025-04-27 20:22:11

大家还记得几年前那个因为当酒托诈骗入狱的"最美通缉犯"卿晨璟靓吗?最近她又火了。

这次不是因为被通缉,而是因为她在出狱后当起了网络主播,并且把2018年通缉令上的照片当成了直播头像。

一个诈骗犯,刑满释放后不仅没低调做人,反而高调炒作自己的犯罪经历。

更魔幻的是,居然有8000多人捧场。

她的直播标题毫不掩饰:"大牢出来的女人""最美酒托"。

仿佛坐牢不是污点,而是镀金的勋章。

这年头,连犯罪都能当人设卖了?

有人说,她已经服刑完毕,有权利重新开始。

没错,法律确实给了她改过的机会。

但重新开始不等于把黑历史当噱头,更不等于利用公众的猎奇心理收割流量。

看看她的操作:通缉令照片当招牌,犯罪经历当谈资,监狱故事当付费内容。

每一步都在精准踩踏社会的道德底线。

最恶心的是那句"家人们"。

一个诈骗犯,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对着镜头喊"家人们"。

她骗过的人,恐怕这辈子都不想再听到"家人"这个词。

评论区更是一场大型荒诞剧,有人夸她"真性情",有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甚至还有人求联系方式:"姐姐好飒,带带我!"

这是什么价值观?

诈骗成了励志故事,服刑成了人生阅历。

如果犯罪都能成为网红捷径,那奉公守法的人岂不是傻子?

所幸的是,她的账号目前已经被封禁,平台这次封禁算是个迟到的清醒,但封得还不够快。

让她直播这么多场,本身就是在纵容这种畸形现象。

想想看,如果每个刑满释放人员都学她:抢劫犯直播"如何挑选目标",小偷传授"扒窃技巧",毒贩回忆"监狱风云"。

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反对的不是改过自新,我们反对的是把罪恶包装成娱乐。

更反对流量至上的时代里,是非黑白的彻底颠倒。

卿晨璟靓的走红,暴露了一个残酷现实: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颜值可以稀释罪恶。

通缉令上的照片成了她的优势,如果她长得普通,还会有这么多人追捧吗?恐怕早被骂到退网了。

这种"颜值即正义"的逻辑,正在毒害年轻人的价值观。

更可怕的是背后的资本逻辑。

平台算法才不管你是英雄还是罪犯,只要有流量,就能推。

有争议?那更好,流量翻倍。

于是劣迹网红前赴后继,反正黑红也是红,被封了换个马甲再来。

这次封禁是个好的开始,但远远不够,需要封禁的不仅是账号,更是这种"犯罪变现"的歪风邪气。

法律惩罚了她的罪行,社会不该再奖励她的无耻。

否则就是在告诉所有人:犯罪不可怕,只要长得好看,还能再赚一波。

这样的社会,我们敢让下一代生活其中吗?

0 阅读:6

文叔故事汇

简介:品故事、谈成长,于文字之间,见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