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公园停车场的一辆普通SUV里,住着一位特殊的主人。34岁的程序员张运来裹着睡袋躺在后座,清晨五点被海浪声唤醒后,他熟练地收起折叠床垫,拎着洗漱包走向50米外的公共卫生间。这个场景,已在他的生活中重复了1400多个清晨。每天下班后,张运来把车停进深圳湾公园停车场。他会先用保温杯接满写字楼的热水,再到便利店买份10元特价便当。折叠桌支在车尾,就着晚霞吃完简餐后,他会沿着海滨栈道慢跑五公里。公园24小时开放的洗手间里,常年备着他的剃须刀和洗衣液,淋浴间热水器上贴着"张先生专用"的便利贴,是保洁阿姨特意为他留的记号。
每周五下班,他必定驱车240公里返回阳江老家。周一凌晨四点,后备箱里总会多出母亲塞的腊肠和妹妹烤的曲奇。车载导航记录显示,这四年他的行驶里程足以绕地球五圈,但最常出现的始终是"深圳湾公园-科技园-阳江"三个地点。
"有人觉得这是苦行僧生活,可我觉得比住在鸽子笼自由多了。"张运来拍着起了皮的皮质方向盘笑道。车窗上挂着的捕梦网随风轻晃,副驾座位堆着的《算法导论》边角已经卷起。当被问及是否会一直这样生活时,他望着海平面闪烁的晨光说:"至少现在,每天睁眼就能看见白鹭掠过海面的感觉,多少钱都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