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有福儿孙过,何用祖上置马牛?小说窦尔敦里面的荒谬故事

书桃看看趣事 2025-03-21 04:15:30

我小时候读过一本非常古旧的小说《大侠窦尔敦》,对,就是京剧里面唱的那个盗御马的蓝脸汉子。这部小说讲述了乾隆年间窦尔敦的传奇一生,他如何被贪官污吏迫害而家破人亡,然后三进少林学得一身武功,由除暴安良到走上跟官府对抗的道路。

这部小说在正常的复仇的描写之外,还穿插了一个非常神奇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彻底导致了窦尔敦和官府的对抗。

这个神奇的小故事是关于一个叫朱三的乡村秀才,他成亲之后可能因为生育能力太过强大,而且老婆身体素质又强得逆天根本不需要休息,接二连三挂四牵五的在九年里生了18个孩子,一年一对双胞胎。这可比陈浩民的老婆厉害多了。

孩子多了,生计自然就成问题,尤其对没有功名不识五谷四体不勤的读书人。面对嗷嗷待哺的子女,无奈的朱三动起了歪脑筋。他要偷。偷谁呢?他要偷村里的一个地主家。读书人也是有点小智谋的,朱三的计谋就是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安迪一样每天挖洞。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被他挖了一个通往粮仓的洞。但是足智多谋的朱三没有贸然从洞里钻进去,相反他用一个木棍装了一个木的假人头先从洞口钻进去,结果就听咔嚓一声,木人头被砍掉了。原来地主家的守卫老早就注意到有人打洞了,于是他们要瓮中捉鳖。看到事情暴露的朱三扭头就跑,地主带着人从后面追。月光照耀下,地主也认出了朱三。他长叹一口气说不要追了,这也是贫困逼迫的。

不敢回家的朱三跑了好久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落脚了,你说巧不巧,他在这儿被招赘后的第二任老婆又是接二连三挂四牵五的在九年里生了18个孩子。日月如梭,30年就这样过去了,朱三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了,但是他开始怀念第一任老婆了。知道这件事情的第二任老婆和18个孩子非常支持自己的丈夫/老爹的决定,他们决定踏上寻亲的道路。

都说近乡情怯,朱三也不能避免,他想到自己从青年到老年,又想到这么多年自己曾经的老婆和孩子还不知道怎么样,更是焦虑。快到家乡了,朱三让其他人先在村外等待,他决定自己先进去看看。结果发现村子里热闹,一个硕大的院落里面聚集了很多笑容满面的人。经过打听,朱三得知原来他离家后,在自己第一任老婆的拉扯下,18个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有的开了店铺,有的做了镖师,还有的考取了功名,总之个个都很有出息。朱三忍不住潸然泪下的同时也放下了惴惴不安的心,但是他也决定不再去认亲了。但是他又偷偷摸摸地到到账房里面找了一块红布在上面写了一首打油诗:

三十年前我去偷,钢刀断掉木人头。

儿孙有福儿孙过,何用祖上置马牛?

写罢,他把笔一扔然后就走了。

过了不多会,他前任老婆的大儿子来到账房偶然看见这幅字,惊奇之下拿给自己的老母亲。结果刚刚读完,老母亲眼泪就出来了,喊道:“快追,孩子,那就是你们的爹啊。”

接下来的事儿读者肯定能猜出来,36个子女组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所谓家和万事兴,喜出望外的朱三大笔一挥,在庄园大门口上面写下七个大字“合天下人不如我”。谁知道这被下江南回京的乾隆老儿看见了,他看见这七个大字再问询了这个故事,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回京后告诉自己的后宫。

一个妃子看不下去了,吹起了枕边风,说:“皇上啊,这个头可不能起啊,你想想看他说合天下人都不如他,皇上你是天子,岂不是说你也不如他。”乾隆老儿听着很有道理,于是决定动手铲除这一大家子。这个指令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窦尔敦那,于是他决定和这一大家子共进退,由此开启了他可歌可泣的斗争史。

怎么样,是不是有震碎三观的感觉?古人结婚生娃早,就算朱三15岁成家生子,生到第九对双胞胎的时候,大概24岁,妙在这9年里他老婆每胎的间隔只有3个月,也是身体素质逆天了。朱三出逃在外又过了30年回来,这时候算他55岁,他最大的孩子40岁,最小的孩子大概20岁。那么问题来了,第一任老婆的18个孩子是怎么抚养成材的?书里面没有说,估计作者要么不屑于说,要么就是说不出来。朱三在的时候都无力抚养以致于想去偷窃,怎么他一跑了之,老婆一个人就能带大这18个孩子?而且丝毫没有怨言,很急迫的就立刻认亲了?而且出逃在外的30年里,朱三就丝毫不考虑儿女妻子的生计问题?

怪不得乾隆老儿的后宫都看不下去了,呸,这个渣男。

0 阅读:2

书桃看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