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建设】

当前正是工程施工的黄金时期,南京至盐城高速公路南京段全线桥梁结构进度过半、路基工程已完成80%、智慧梁场管理平台上线……各标段正按照既定的建设目标稳步推进。
进展:全线进度已过半
走进位于六合区的新篁北枢纽建设现场,小编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桥面上部结构等作业,机械在工人的操作下发出阵阵轰鸣声,新篁北枢纽南区主线桥已基本架设完成。

南京至盐城高速公路南京段起于六合区新篁北,与南京绕越高速G25交叉,途经六合区雄州街道、金牛湖街道、横梁街道,线路全长约12.16公里。

项目全线主线桥梁桩基、立柱、盖梁等下部结构目前已完成约75%,板箱梁预制及架设、现浇梁等桥梁上部结构完成约45%,主线桥梁线型流畅,已初具规模。

宁盐南京段路基施工土方作业工程量占比较大,据公建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线软基处理施工,路基土方填筑完成约80%,整体路基工程完成约80%,全线总体工程量完成过半。

“智梁”:预制梁有“身份证”
随着宁盐高速南京段智慧梁场管理平台顺利完成阶段性升级,预制梁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统近日正式上线。首批生产的234片预制梁都有了专属“身份证”,标志着项目在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方面迈上新台阶。

“通过扫描预制梁上的二维码,梁场管理人员可随时调阅预制梁的完整生产履历,实现了从原材料拌合、强度试验、张拉数据、压浆数据到养护环境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有效提升预制梁质检效率。”市公建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

智慧梁场可视化大屏也进行了同步升级。新版大屏整合了梁场生产全要素数据,可实时监测台座占用情况、预制梁生产进度、环境温湿度等关键指标,并通过平台流程化直观展示。

梁场管理人员可通过大屏显示梁当前所处的施工节点,结合设备状态数据,达到优化资源调配的效果,有效避免了传统梁场因信息滞后导致的窝工、待料等生产问题,进一步提升梁场生产效率。

提质:作业标准“毫米级”
新篁北枢纽及金牛湖东互通是宁盐高速南京段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分别连接现状G25绕越高速及现状东部干线,是宁盐高速的主要进出通道。目前,金牛湖东互通正在开展桥梁立柱、承台等下部结构施工。

▲金牛湖东互通
在建设过程中,现场指挥部构建起 “全过程、全要素、全链条” 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常态化质量管控的基础上,以 “精细化施工”为核心,运用先进检测技术对桥梁桩基、路基基底等关键部位进行全周期监测,消除潜在风险。

针对路基填筑、钢筋加工等易发质量问题环节,项目推行“毫米级作业标准”,将路基分层填筑厚度误差控制在±2cm以内,钢筋绑扎间距偏差率不超过1.5%,通过“激光定位+红外线找平”技术缩小箱梁预制线形误差。

▲钢筋加工质量检查
通过一系列智慧化、信息化手段,宁盐高速南京段重点对“原材料、软基处理、路基填筑、钢筋加工、砼强度、钢保、桥头台背回填、箱梁预制及架设”等施工环节加强管理,全面提升项目质量、安全及绿色低碳管理水平。

宁盐高速公路是南京与盐城间东西向的道路,也是江苏省“十五射六纵十横”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全线建成后,对于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引领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