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出生在不同的起跑线,对于先天条件不太好的人来说,高考算是最公平的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而机会总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努力学习,以高考为契机,打赢翻身仗的人不在少数。也有一些人反其道而行之,不屑于跟随大众的脚步,想要追求不一样的人生。
出身贫寒,天资聪颖15年前,一家报社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小说的作者是一名来自河南山村女孩。在当时,虽然作者文笔尚可,但这篇小说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毕竟文学界从来就不缺妙笔生花的大家,可对于这篇小说的作者来说,这次发表经历却改变了她的一生。
这篇小说的作者名叫蒋多多,她出生在南阳,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虽然父母的文化水平都不太高,但蒋多多却是村里有名的学霸。
在班级里,蒋多渡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天才少女”,同学眼中的学习榜样。家里人对蒋多多也是悉心栽培,虽然经济条件一般,但父母对她学业上的花销从不苛刻。
在高二之前,对于老师和家长寄予的厚望,蒋多多丝毫没有辜负。她曾多次获得“三好学生”称号,班级的奖状也差不多被她一人揽包。此时的蒋多多如果一心一意的备战高考,一定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成功地走向大山外面的世界。但是一次无心的投稿,彻底改变了这个“天才少女”的人生轨道。
当时正在上高中的蒋多多除了学习成绩优异之外,还酷爱读课外书。这是一个好习惯,毕竟读书能让人用更加开阔的眼界去认识世界,读一些好书也有利于世界观的建立。
如果蒋多多能够好好利用“博览群书”的优势,在高考的作文上也能与别人拉开不少差距。但是蒋多多并未如此,而是把心思放在了文学创造上。
现代版“伤仲永”正值高考之际,同龄人都在紧张的备战高考,蒋多多却把心思全部放在了写小说上,导致她的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察觉到蒋多多的异样,曾主动找她谈话,希望她能够先专注于高考,文学方面的创造暂时先放一放。但蒋多多不以为然,作为已经发表过一篇小说的“作家”,她认为改变人生的道路绝不止高考一条。
因为劝说无用,班主任不得不亲自登门,找蒋多多的父母配合工作,希望他们能劝诫蒋多多专心备战高考。没想到父母的劝说却让蒋多多更加坚定了走文学之路的决心,此时的蒋多多正处于叛逆期。她不懂为什么连自己的父母也不理解自己;她不懂为什么所有人都不看好她的文学天赋,不应只有高考才能出人头地;她不懂坚持自己的梦想有什么错,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有什么错。
抱着这样的心态,蒋多多坚持在高考之际,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写作上。不仅如此,蒋多多还认为目前的高考政策应该得到改善,她曾多次向老师提出自己对于相关政策的不满与见解。
老师依然选择劝诫她专心高考,并告诉她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说,高考才是最正确的选择。然而结果还是一样,此时的蒋多多想要的不是劝导,而是支持。
终于,因为无人理解,高考时的蒋多多彻底爆发了。她决定在借此机会,向外界表达她最真实的想法。于是,她在高考试卷上大挥笔墨,写下了自己对于高考制度的不满与抨击,足足有8000字之余。然而,高考结束后,蒋多多等到的不是他人的赞同,而是零分的试卷。
放弃文学,在乡务农高考结束后,虽然蒋多多那篇8000多字的文章没掀起多大的波澜,但她在考场抨击高考制度的事迹却引来了各大媒体的关注。霎时间,这个平静的小山村,因为蒋多多的存在变得热闹了起来,当时的蒋多多也成了一个小名人。
因为昨天的报道,当地的教育局也注意到了这个非同一般的小女孩,并表示愿意再给蒋多多一次参加高考的机会。这对于蒋多多的父母来说,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网友们也纷纷表示祝福,大家都希望这个小女孩不要浪费自己的聪明才智,走出大山,将来回报父母和家乡。
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蒋多多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教育局的好意。她表示自己不愿意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命运,她坚信写作足以改变她的一生。
转眼间,14年已过,“蒋多多抨击高考”的热度早已过去,她的文学作品也在没有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曾经那个对高考不屑一顾、为了梦想不懈追求的蒋多多就这样消失在了互联网中。等到大家再一次看到她的新闻,她早已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一心在家务农,在生计面前,写作什么的早已被抛之脑后。
其实,在高考中选择冒险的并不是只有蒋多多一人。当年一篇《赤兔之死》的满分高考作文引得全国热议,让全国人民都见识到了这位学生的才华。
然而对作者蒋昕捷来说,用通篇文言文来写高考作文又何尝不是一种冒险,毕竟在此之间,高考作文中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写作形式。但是相比于蒋多多,蒋昕捷显然更知道怎样把握行为处事的“度”。
这就是同为冒险之举,为什么一个人失败了,一个人却一战成名。蒋昕捷知道在什么时刻做什么事,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每个人对于一些事情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发表看法也要注意时机,绝不应该因为自己取得了一些小成绩,就恃宠而骄,我行我素。
在同样的分岔路口,不一样的选择就这样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大学毕业后的蒋昕捷成功签约中国青年报,后发表的关于地沟油的文章再引热议。而蒋多多却走了父母的老路,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成功是有前提的,失败亦是有原因的。蒋多多的失败绝不是“天妒英才”,也绝不是“无人赏识”,而是她对机会的不屑一顾,对天赋的顾盼自雄。